原告:馬某某,男,1946年1月生于青銅峽市,回族,小學文化,農民,住青銅峽市。
委托代理人:薛磊,寧夏韓烈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丁國勝,男,1964年10月生于青銅峽市,回族,小學文化,農民,住青銅峽市。
原告馬某某與被告丁國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4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龔廷明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馬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薛磊,被告丁國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5年2月25日9時50分許,被告未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其未入戶的“重慶力帆”牌110型兩輪摩托車沿省道303線由西向東行駛至135KM+40M米處,與前方同向原告駕駛的“金彭”牌電動三輪車追尾相撞,造成原告受傷,三輪車損壞。原告被送至青銅峽市人民醫(yī)院青鎮(zhèn)分院、吳忠市人民醫(yī)院治療,經診斷為:腦挫傷、顱內積氣、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顱骨骨折、腦脊液耳漏、頭皮裂傷、面部挫傷。原告住院21天,支付醫(yī)療費25625.71元。被告向原告支付10000元。此事故經青銅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認定,被告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負事故的次要責任。2015年12月28日,原告之傷經寧夏正泰司法鑒定所鑒定屬九級傷殘附一項十級傷殘,誤工期為210天,護理期為90天、營養(yǎng)期為72天。原告支付鑒定費1200元。
本院認為,被告未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未入戶的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對前方路面車輛觀察不夠,未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是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原因,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駕駛非機動車未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是造成此事故的另一原因,負事故的次要責任。青銅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客觀事實,被告對該認定書有異議,沒有在法定時間內申請復核,審理中也沒有提交相應證據(jù)反駁,本院予以采信。被告在此事故中給原告造成了損害,被告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應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原告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被告駕駛的肇事車輛沒有投保交強險,原告請求被告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下剩部分由被告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予以支持,經庭審調查,被告承擔70%的責任、原告承擔30%的責任為宜。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經核實為25625.71元;被告認可司法鑒定意見書,原告主張的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鑒定費,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事故發(fā)生時原告尚未年滿60歲,沒有喪失勞動能力,原告主張的誤工費,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原告主張的交通費,結合原告的住院地點、時間、次數(shù)、路程等酌情認定為600元。原告主張的修理費,沒有提交相應的證據(jù),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馬某某的經濟損失:醫(yī)療費25625.71元、伙食補助費2100元、護理費8838.9元、誤工費20580元、殘疾賠償金56349.7元、鑒定費1200元、交通費600元,合計115294.31元,被告丁國勝在交強險責任范圍內向原告馬某某賠償96368.6元,下剩損失18925.71元由被告丁國勝賠償70%為13248.00元,共計109616.6元,已付10000元,再付99616.6元,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10日內付清。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177元,原告馬某某負擔35元,被告丁國勝負擔1142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中級人民法院。
原告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二年內,逾期則視為自動放棄申請執(zhí)行的權利。
審判員 龔廷明
書記員:李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