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某。
委托代理人:王紅梅,河北路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住所地:秦某某市山海關區(qū)關城東路30號。組織機構代碼證代碼:60114709-1。
法定代表人:金勇,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劍,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馬某某因與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秦某某市山海關區(qū)人民法院(2015)山民初字第113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5月原告馬某某到被告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處工作,2012年8月9日原告在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傷,該事故原告無責任。2012年9月27日秦某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秦人社傷險認決字(2012)234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原告左肩鎖關節(jié)脫位、右足及面部軟組織挫裂傷、多發(fā)軟組織挫傷屬工傷,2014年8月8日秦某某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河北省秦某某市勞鑒(2014)年0813號初次(復查)鑒定結論書,鑒定原告的傷殘程度為九級。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工傷保險費被告已為原告繳納。2013年4月19日因原告申請辭職,原、被告解除勞動合同。2014年8月傷殘等級鑒定結論作出后原告即將相關材料送至被告處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2015年9月被告告知原告其不能取得相關補償。2015年10月27日原告向秦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同日秦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秦勞人仲審字(2015)第756號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以原告申請已超仲裁時效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另查明,原告已自交通事故責任人處獲得民事賠償。
原審法院認為:2014年8月傷殘等級鑒定結論作出后原告即將相關材料送至被告處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2015年9月被告告知原告其不能取得相應補償,2015年10月27日原告即申請勞動仲裁,故本案未超過仲裁及訴訟時效。原告雖已自交通事故責任人處獲得民事賠償,但其仍可主張工傷保險待遇補償。被告已為原告繳納工傷保險費,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上述兩項補助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被告已于2013年4月19日解除勞動合同,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原告有權要求被告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9770元(3295元×6個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向原告馬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9770元;二、駁回原告馬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審理查明的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關于上訴人馬某某工傷保險待遇訴請是否超過申請仲裁時效問題。上訴人馬某某的工傷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于2014年8月8日作出,上訴人馬某某收到該結論書后請求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為其辦理工傷保險待遇理賠,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亦承認去工傷部門為其辦理,但因其他原因未辦妥,上訴人馬某某在2015年9月從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處拿回工傷保險手續(xù),于2015年10月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故上訴人馬某某工傷保險待遇訴請未超過申請仲裁時效。關于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是否應向上訴人馬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問題。上訴人馬某某的工傷保險待遇,因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已為上訴人馬某某繳納工傷保險費,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上訴人馬某某工傷保險待遇中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故對上訴人馬某某要求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支付上述兩項補助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上訴人馬某某與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已于2013年4月19日解除勞動合同,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應向上訴人馬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經(jīng)審核,原審法院判決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向上訴人馬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數(shù)額計算并無不妥,本院予以維持。綜上,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基本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元,分別由上訴人馬某某和上訴人秦某某正大有限公司各負擔1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韓 穎 審 判 員 郭玉田 代審判員 王林果
書記員:張瑞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