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文杰,河北維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郝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深州市。
委托代理人:徐佳佳,衡水市正元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高揚,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深州市。
原審被告:張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因犯罪現(xiàn)羈押于衡水監(jiān)獄。
原審被告:張瑞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深州市。
原審被告:張燕,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深州市。
上訴人馬某某、郝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高揚、原審被告張帥、張瑞凱、張燕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51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3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F(xiàn)已審理終結。
馬某某的上訴請求:1、撤銷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5154號民事判決第二項,改判高揚對張帥、張瑞凱、張燕、郝某某的借款26.5萬元及違約金5.3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高揚作為擔保人,擔保期間為2014年7月15日至2016年1月14日,馬某某在2015年9月份曾打電話催要借款,高揚一審中對此認可。一審法院認為馬某某沒有在法律規(guī)定的擔保期間向高揚主張權利,高揚免除保證責任,屬于事實認定不清和適用法律錯誤。
郝某某的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駁回馬某某對郝某某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1、郝某某與馬某某之間不存在借貸關系。郝某某與馬某某并不認識,也沒有借款需求,郝某某是在張帥的欺騙下簽署自己的名字,張帥說是讓郝某某擔保借款,當時簽字的是一張空白紙。郝某某對借款協(xié)議第三頁不知情,借款人并未指定銀行賬戶,至今也沒有收到馬某某的任何款項。2、本案涉及刑事詐騙,應移交公安機關查處。深州市人民法院作出的(2016)冀1182刑初118號刑事判決書認定,張帥犯詐騙罪已被追究刑事責任,只是由于當時本案的出借人未到辦案機關提供相應證據(jù),法院沒有確認該筆借款?,F(xiàn)本案已落實馬某某向張帥出借款項的事實,原審法院應將本案移交公安機關處理。3、由于郝某某與馬某某不存在借貸關系,馬某某未向郝某某支付過任何款項,故導致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
針對馬某某的上訴請求,高揚辯稱:我不應當承擔責任,我的擔保期間已經(jīng)過了。馬某某在2015年7月27日被康復街派出所刑事拘留,后被逮捕,他不可能給我打電話催要借款。
針對郝某某的上訴請求,馬某某辯稱:1、郝某某主張在一張空白紙簽字,是被張帥欺騙的情況下簽署自己的名字,馬某某對此不予認可。郝某某是借款人,是在完全了解借款內容的前提下作為借款人簽字,郝某某對自己的主張沒有提供相關證據(jù)證明,其主張依法不能成立。2、經(jīng)向有關司法機關了解,就張帥、張燕、郝某某、張瑞凱共同向馬某某所借的本案所涉借款,司法機關經(jīng)審查認為該筆借款并不存在詐騙,所以郝某某要求移送公安機關的主張不能成立。
張瑞凱述稱:我是擔保人,不是借款人。借款合同的第3頁我們沒見過,也沒有簽過字,應該是張帥自己簽的。2015年8月份曾經(jīng)就這筆借款續(xù)了一份合同我們都簽了字。深州市公安局曾經(jīng)找過我們詢問此事,張帥已經(jīng)交代我們4人擔保。一審開庭時,馬某某承認月息1毛5,通過我們計算和張帥證實,張帥給了他們12萬元現(xiàn)金,再加上8月份給了4萬元,一共16萬元。應該把本案移送公安機關。
張燕述稱:我沒見到錢,當時說的就是擔保。
馬某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責令被告給付借款26.5萬元,并支付違約金53000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一、關于被告張帥、張燕、張瑞凱、郝某某是否為本案的共同借款人。原告提供了一份有五被告簽名并捺印的《借條》,該《借條》載明:借款人張帥、張燕、張瑞凱、郝某某,出借人馬某某,連帶責任擔保人高揚,借款數(shù)額26.5萬元,期限三個月,到期日為2015年7月14日,借款打入指定賬戶,指定賬戶的戶名為張帥,賬號為62×××96。被告張帥、張燕、張瑞凱、高揚對《借條》上本人的簽名真實性均無異議,被告郝某某對《借條》上本人的簽名雖有異議,但并不否認其名字上的手印為本人所捺,故該《借條》的真實性應予確認。根據(jù)原告提供的《借條》,能夠確認被告張帥、張燕、張瑞凱、郝某某均系本案借款的共同借款人,四被告辯稱其僅是擔保人并非共同借款人,但未提供反駁證據(jù),故對四被告的抗辯意見不予采信。二、關于借款數(shù)額的認定。原告提交了轉賬憑證兩份,證明原告于2015年4月14日分別通過中國民生銀行、河北銀行向被告指定的銀行賬戶轉款15萬元和11.5萬元,履行了出借26.5萬元的義務。被告張帥、張瑞凱辯稱,原告向張帥轉款26.5萬元后,張帥隨即以現(xiàn)金方式預先支付了利息,實際借款數(shù)額為14.8萬元,原告否認,被告未提交證據(jù)證實,故不予認定。本案借款數(shù)額應認定為26.5萬元。三、對還款數(shù)額的認定。被告張帥辯稱,其于2015年7月9日、2015年7月10日分別向馬某某轉款1萬元和17萬元,共計18萬元,其中4萬元系償還的本案借款利息,剩余14萬元系償還本院(2016)冀1102民初5151號民事案件中的借款。為證明上述事實,被告張帥提交了一份銀行賬戶歷史明細清單,原告對該份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主張該款系償還的被告所欠其另一筆借款,并提供了一份被告張帥給他人書寫的欠條,被告對該欠條提出異議,認為該欠條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欠條上的債權人并非原告,故該欠條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不應認定。對被告張帥已向原告償還借款利息4萬元的事實,本院予以認定。四、關于被告高揚是否承擔抵押擔保責任的問題。原告稱,原告與被告高揚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被告高揚以房屋向本案借款提供了抵押擔保,原告提交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收款收據(jù)、高揚的房產證復印件、房權證深房證字第××號車庫所有權證書,被告高揚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辯稱抵押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雙方未進行抵押登記。經(jīng)審查,原告所提供的房屋買賣合同上既未寫明所擔保的主債務內容及擔保權人,也未寫明抵押房產的信息,不具備抵押合同的形式要件,且雙方亦未就抵押財產進行抵押登記,故原告以《房屋買賣合同》主張被告高揚承擔抵押擔保責任,不予認定。一審法院認為,被告為原告出具的《借條》上有被告的簽字、按印,內容不違反有關法律規(guī)定,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屬有效借款擔保合同。原告按約履行了提供借款的義務。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按約定時間償還借款,實屬違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F(xiàn)原告要求被告張帥、張瑞凱、張燕、郝某某償還借款,合法有據(jù),應予支持。雖然原、被告雙方未在借條上約定利息,但被告自愿向原告支付利息4萬元,不違反有關法律規(guī)定,應予照準。雙方在《借條》中約定:借款人如不能按約定期限償還借款,借款人應向出借方支付借款金額的20%作為違約金。因雙方約定的借款到期日為2015年7月14日,被告至今未按約償還原告借款,現(xiàn)原告要求的被告按借款金額的20%支付逾期還款違約金,未超出法定最高利息限額,故應予支持?!吨腥A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連帶責任擔保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被告高揚在案涉《借條》擔保人處簽字,并就借款提供連帶清償責任,但借條中未約定保證期間,原告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擔保期間向被告高揚主張權利,故被告高揚免除保證責任。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張帥、張瑞凱、張燕、郝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償還原告馬某某借款26.5萬元及違約金5.3萬元。二、駁回原告馬某某對被告高揚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035元,保全費2020元,共計5055元由被告張帥、張瑞凱、張燕、郝某某共同負擔。
二審中,郝某某向本院提交了一份2016年9月2日深州市人民法院對張帥的訊問筆錄復印件和深州市人民法院對張帥被控詐騙犯罪一案的刑事判決書復印件。其中,張帥在訊問筆錄中說明案涉借款所還的利息已經(jīng)超過了26.5萬元;刑事判決書明確表述該筆借款為張帥欺騙高揚等人作為擔保人所借,證明郝某某的身份是擔保人而不是借款人。針對郝某某二審提供的證據(jù),馬某某認為,訊問筆錄是復印件,沒有加蓋相關部門印章,對真實性不予認可,且張帥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公司以不同名義進行了大量借貸,訊問筆錄中并未提到該筆借款是向馬某某所借,該證據(jù)不能證明訊問筆錄指向的26.5萬元為本案所涉借款;對刑事判決書的真實性、合法性均不持異議,但該判決書對本案所涉張帥向馬某某的借款并沒有認定為詐騙行為。深州市人民法院在審理張帥被告詐騙一案中對張帥的訊問筆錄系復印件,且未加蓋制作機關的印章,馬某某對該證據(jù)真實性有異議,本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深州市人民法院對張帥被控詐騙一案的刑事判決書,各方當事人均不持異議,對真實性本院予以認可,但根據(jù)該判決書所反映的內容,本案所涉借款并未被刑事判決認定為詐騙行為,一審法院以民事糾紛受理本案并無不當。馬某某在二審中陳述:其在2015年7月底到2016年3月份曾因涉嫌犯罪被羈押,期間,委托律師把相關貸款情況告訴愛人付春暖和內弟付春明,讓他們委托朋友催要到期的貸款。一審庭審中,高揚認可馬某某曾于2015年9月份打過一個電話,后來沒再打過。
本院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相同。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1、高揚為本案所涉張帥、郝某某、張瑞凱、張燕向馬某某的借款提供的保證擔保是否超過了保證期間;2、郝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償還馬某某本案所涉借款本金及支付違約金的民事責任。
針對第一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一審判決關于高揚不應再對本案所涉承擔保證擔保責任的理由是馬某某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6個月保證期間內向高揚主張權利,高揚的保證責任得以免除。本案所涉借款的到期日為2015年7月14日,保證期間為借款到期后6個月,即2015年7月15日至2016年2月14日。一審中,高揚認可馬某某曾于2015年9月份給其打電話催要過借款,雖然二審中高揚又主張馬某某在2015年9月份正被公安機關羈押,不可能自己打電話催要借款,馬某某對2015年7月底到2016年3月份自己被公安機關羈押的事實并不否認,是讓其妻子和內弟委托朋友分別給債務人打電話催要了借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瘪R某某在因涉嫌犯罪被羈押的情況下,在保證期間內委托朋友向高揚催要借款,應視為其本人向高揚主張權利,保證債務自2015年9月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不再適應保證期間。馬某某于2016年10月19日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一審認定高揚提供的保證擔保已經(jīng)超過保證期間與其查明的事實不符,本院予以糾正。馬某某關于高揚應當承擔保證擔保責任的上訴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
關于第二個爭議焦點。郝某某雖然否認自己借款人的身份,但其并不否認在《借條》上按手印的事實,而《借條》上郝某某的名字與張帥、張瑞凱、張燕四人的名字均在“借款人”欄,一審判決認定郝某某為共同借款人并無不妥。至于郝某某提出的沒有借款需求、被張帥欺騙簽字等理由,均不能作為其不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抗辯理由。本案借款的實際使用人為張帥,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郝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共同借款人的身份在《借條》上按手印,就應當與其他借款人一同承擔償還借款的責任。郝某某關于其不是借款人,不承擔還款責任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至于郝某某提出的本案涉及刑事詐騙,應移交公安機關查處的上訴理由,根據(jù)深州市人民法院作出的(2016)冀1182刑初118號刑事判決,本案所涉借款,并未包括在被人民法院認定的詐騙事實當中,一審法院將本案糾紛作為民事案件審理并無不當。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515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
二、撤銷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5154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三、被上訴人高揚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515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給付內容負連帶清償責任;
四、被上訴人高揚承擔民事責任后,可向原審被告張帥、張瑞凱、張燕以及上訴人郝某某追償。
一審案件受理費按照一審判決執(zhí)行;二審案件受理費共計12140元,由上訴人郝某某負擔6070元,由被上訴人高揚負擔607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倪慶華 審判員 張寶芳 審判員 劉夢輝
書記員:怡艷平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服務僅供參考和借鑒,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或建議。我們的法律服務團隊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并不能保證信息和服務的完全無誤,亦不對用戶使用這些信息和服務所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內容均不構成律師-客戶關系。用戶在使用我們的法律服務時,應該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建議和指導,避免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導致的法律風險和損失。
中律網(wǎng)可能會包含第三方的鏈接和內容,這些鏈接和內容與我們無關。用戶使用這些鏈接和內容時,需自行承擔風險和責任,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后,我們保留隨時更改或修訂這些免責聲明的權利。如果您在使用我們的網(wǎng)站時遇到任何問題或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地址:重慶市海王星科技大廈眾創(chuàng)空間
電話:023-8825-6629
? Copyright 2008-2023 | 中律網(wǎng)保留所有權利 本站由上智科技提供技術支持渝ICP備20007345號-4
使用本網(wǎng)站將受制于明確規(guī)定的使用條款。使用本網(wǎng)站即表示您同意遵守這些通用服務條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