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某,男,1951年生,漢族,農民,住河間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鐵樂,男,河北秦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肅寧縣窩北鎮(zhèn)西柴村民委員會,地址肅寧縣窩北鎮(zhèn)西柴村,村主任:馬國良。
被告:馬某某,男,1973年出生,漢族,農民,住肅寧縣,。
被告:馬芝新,男,1962年出生,漢族,農民,住肅寧縣,。
三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運彩,男,河北李運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馬某某與被告肅寧縣窩北鎮(zhèn)西柴村民委員會、馬某某、馬芝新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馬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被告肅寧縣窩北鎮(zhèn)西柴村民委員會法定代表人、被告馬某某、被告馬芝新及三被告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馬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被告歸還原告承包地3.964畝;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家屬窩北鎮(zhèn)西柴村五隊成員,在1982年分得承包地16.5畝,耕種到1994-1995年間。因勞動力不足,部分承包地由他人代耕,其中下河北道邊地塊3.964畝,請第一被告幫忙找人代耕,第一被告就交由第二被告代耕,第二被告系七隊成員,在第二被告代耕該地塊期間,第二被告又讓第三被告耕種了其中的1.5畝,第三被告系原告所在五隊的該地塊的地鄰?,F(xiàn)因土地確權,要求被告返還承包地,被告一再推脫。為了維護原告合法權益,特依法起訴,望法院從速判決。提交的證據(jù)有:村委會證明復印件4份、補貼發(fā)放通知書復印件8份、書面錄音整理材料4份。
窩北鎮(zhèn)西柴村民委員會辯稱,1、從程序上馬某某在1982年以前,因服兵役轉業(yè)到河間市,已經不屬于村集體成員至今,依法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2、馬某某代表家人放棄承包地交回村集體是1994年11月份,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已喪失勝訴權;3、原告所述中所謂代耕不屬于事實,1994年11月以前,原告的其他家庭成員,已經棄荒,使土地嚴重破壞,形成大坑,原告代表家人將爭議地塊交回村集體放棄承包經營權,經村集體研究同意原告代表家人的相關行為,并愿意把土地硬性發(fā)包給被告馬某某家,并由馬某某家承擔相關的賦稅義務并恢復耕地的責任和義務,當時的土地是3.5畝,并非原告所稱的3.964畝,有1994年西柴村委會的相關證明可以證明,在馬某某家承包地塊期間應當依法享有領取國家補貼的權利,但不知什么原因被告領取了相關補貼,綜上本案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應依法駁回。提交1994年11月9號西柴村委會證明復印件一份、村干部證人證言一份。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稱,1、原告本人也分得了土地,這是被告也認可的,從我們提供了證明中證實,原告是該戶的代表,原告當然具備本案的訴訟主體資格;2、盡管原告在1994年-1995年全家轉非戶口遷往河間,但并沒有前往設區(qū)的市,其承包經營權不應被收回,因此也當然享有訴訟權利,土地承包權屬于物權,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這是不爭的法律問題;3、村委會不能提交書面我們交回土地的證明,就不能證明我們交回了土地。被告稱,原告提交的村委會的證明與事實不符,馬某某在第一輪土地承包之前就已經遷出西柴村,但是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馬某某分得了承包地,所以說馬某某不應該具有訴權,對其他三份村委會證明沒意見,馬某某確實領了糧食補貼,但是他不應該領,原告提交的錄音不能證實原告有合法的理由向被告重新索要土地,也不能證實原告享有訴權。原告稱,對1994年11月9日的證明內容的真實性有異議,我們并沒有交回土地,只是讓村里管理著,對合法性提出異議,并不能對抗原告要求的合法性,三個證人共同證言,證言的內容不合法,且形式不合法。
另,當問馬某某把土地交給村委會有書面的申請嗎。原告稱,我沒有把土地交給村委會只是讓村里管理著。被告稱,不知道。
農村土地承包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原告的家庭分得承包地,原告有資格代表家庭起訴。不動產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原告提交的村委會證明、被告提交的村委會證明均能證明村委會將原告的3.5畝承包地承包給馬某某耕種。原告否認自己將承包地交回村委會,被告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原告書面申請將承包地交回村委會?!掇r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可以自愿將承包地交回發(fā)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應當提前半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發(fā)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內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內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按照該規(guī)定本院不認定原告屬于自愿交回承包地?!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因發(fā)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fā)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二)發(fā)包方將承包地另行分別給第三人,承包方以發(fā)包方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請求確認其所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并賠償損失的,應予以支持。原告沒有證據(jù)證實自己有3.964畝承包地由村委會承包給第三人,被告肅寧縣窩北鎮(zhèn)西柴村委會認可將原告的3.5畝承包的承包給馬某某,被告馬某某也認可這一事實,本院確認肅寧縣窩北鎮(zhèn)西柴村委會與馬某某就原告的3.5畝承包地的承包合同無效,被告馬某某返還原告承包地3.5畝。原告主張馬芝新耕種了自己的承包地沒有提交證據(jù),且被告馬芝新予以否認,原告的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
一、被告馬某某自秋季收割完莊稼后返還原告馬某某下河承包地3.5畝。
二、駁回原告其它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由被告肅寧縣窩北鎮(zhèn)西柴村委會承擔25元,被告馬某某承擔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洪新
書記員:胡瑤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