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倪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久綠,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景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靜賢,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倪某某之妻。
上訴人馬某的上訴請求:撤銷(2017)冀0903民初1482號民事判決書,改判撤銷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之間簽訂的皇家壹里小區(qū)19號樓2單元2401室及地下室、車位的《買賣合同》;訴訟費用由倪某某、張景崗、王靜賢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審過程中,經(jīng)馬某申請,對張景崗、王靜賢與倪某某買賣的涉案房產(chǎn)進行了司法評估,經(jīng)評估,涉案房產(chǎn)買賣合同簽訂時,市場價格為2046169元,而倪某某的購買價格為1560000元,顯然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應當屬于不合理低價。馬某一審提交的錄像證據(jù)亦表明張景崗在出賣此房屋時,已經(jīng)向倪某某說明了出賣房產(chǎn)是為了惡意躲債的目的。所以,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經(jīng)嚴重損害了馬某的合法權益,應當予以撤銷。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支持上訴。被上訴人倪某某辯稱,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不存在法律規(guī)定的不合理低價,馬某申請撤銷該合同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且涉案房產(chǎn)倪某某已經(jīng)實際居住,目前還沒有過戶。但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作出了(2016)冀0903民初2576號生效民事判決,判決張景崗、王靜賢配合倪某某辦理本案訴爭房屋的過戶手續(xù)。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駁回馬某的上訴請求。馬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依法判令撤銷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簽訂的天成皇家壹里小區(qū)19號樓2單元2401室及地下室、車位的買賣合同并承擔訴訟費、保全費。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6月19日,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簽訂《滄房經(jīng)紀房屋居間合同》,倪某某購買了張景崗、王靜賢滄州市運河區(qū)皇家一里小區(qū)19號樓2單元2401室房屋一套,房屋總價款1560000元(包括車位及地下室),倪某某已付清全部房款并入住。經(jīng)一審法院委托,河北中評房地產(chǎn)估價有限公司作出評估報告書,確定訴爭房屋(包括車位及地下室)在2016年6月19日時的市場價格為2046169元。另查明,馬某與張景崗、王靜賢因民間借貸糾紛訴至院,一審法院作出(2016)冀0903民初2445號民事調解書,就馬某向張景崗、王靜賢出借借款本息共計2600000元達成調解協(xié)議?,F(xiàn)該案已進入執(zhí)行程序。上述事實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0903民初2445號民事調解書、《滄房經(jīng)紀房屋居間合同》、視聽資料(光盤)及整理的書面內容、《評估報告書》、倪某某提供的錄音證據(jù)以及當事人的陳述等予以證實。一審法院認為,債權人撤銷權是指債務人不當處分自己的財產(chǎn)或權利,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對債務人的相關行為予以撤銷的權利。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債務人有使自己的財產(chǎn)不當減少的行為,主要指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無償轉讓或者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自己的財產(chǎn)等;二是債務人的相關行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也即債務人使自己的財產(chǎn)不當減少后就缺少足夠的資產(chǎn)清償債權人的債權,如果債務人減少自己財產(chǎn)后仍有清償能力,就不能認為對債權人形成損害;三是要在規(guī)定時間之內行使,即債權人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撒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債務人的行為一旦被撤銷,即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是張景崗、王靜賢出售本案訴爭房屋是否屬于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自己的財產(chǎn)行為。經(jīng)評估,訴爭房屋價值2046169元,張景崗、王靜賢出售該房屋的價格為1560000元。出售價格已超過訴爭房屋價值的70%(2046169元×70%=1432318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的規(guī)定,張景崗、王靜賢出售訴爭房屋不屬于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自己的財產(chǎn)行為。因此,馬某關于撤銷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簽訂的訴爭房屋買賣合同的訴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馬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元,由馬某負擔。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新證據(jù)提交。經(jīng)審理查明,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已經(jīng)由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作出(2016)冀0903民初2576號生效民事判決書,該判決書載明“原、被告簽訂的滄房經(jīng)濟房屋居間合同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另查明,馬某并未辦理抵押登記。又查明,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簽訂的滄房經(jīng)濟房屋居間合同在本案訴爭房屋被一審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前。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相一致。
上訴人馬某因與被上訴人倪某某、張景崗、王靜賢債權人撤銷權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903民初148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3月2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馬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上訴人倪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久綠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張景崗、王靜賢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簽訂的滄房經(jīng)濟房屋居間合同已為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為有效。雖然馬某主張涉案房屋已經(jīng)抵押于馬某,但其并未辦理抵押登記,故馬某的抵押權并未設立。另因倪某某與張景崗、王靜賢簽訂的滄房經(jīng)濟房屋居間合同在本案訴爭房屋被一審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前,因此,馬某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推翻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作出(2016)冀0903民初2576號民事判決書確認的事實,應承擔舉證不利的后果。馬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并無不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馬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范秉華
審判員 郭亞寧
審判員 畢文娟
書記員:張軍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