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顏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龔玲,上??粕新蓭熓聞账蓭?。
被告:錢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原告顏某某訴被告錢某某離婚后財產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2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后因審理需要,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顏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龔玲,被告錢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顏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依法分割上海市嘉定區(qū)嘉涌路XXX弄XXX號XXX室房產(以下簡稱系爭房產);2、要求依法分割被告錢某某名下銀行存款219,166.16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原系夫妻,雙方于2000年首次登記結婚,后于2007年8月協(xié)議離婚。2015年6月18日,雙方登記復婚。2018年8月23日,經法院判決解除了雙方的婚姻關系。在雙方的兩次婚姻期間均未生育子女。系爭房產系在原、被告雙方復婚后購買,產權登記在被告名下。原告提出,為了和被告復婚并購置房產,原告于2014年12月12日將自己名下上海市嘉定區(qū)曲江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出售,售房款為1,200,000元。在2014年12月13日收到買受人銀行轉賬680,000元,及現金20,000元,原告即于同年12月15日轉賬300,000元給被告,用于購買系爭房產。2015年7月10日,原告收到買受人銀行貸款發(fā)放的500,000元錢款,該錢款亦正好用于支付被告購買系爭房產的剩余錢款,故系爭房產系原、被告共同在婚姻期間出資購買,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由原、被告對半分割。另外,在雙方離婚時,被告名下工商銀行賬戶內余有存款219,166.16元,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由原、被告對半分割。
被告錢某某辯稱,對于原告所述的雙方之間婚姻情況、經法院判決離婚的情況、系爭房產登記情況均予以認可。被告表示,系爭房產是在雙方復婚登記后于2015年6月24日簽訂的《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房屋購買價格為815,000元。當時本來是和原告說好由原告支付一半的資金,讓原告去申請銀行貸款手續(xù),但由于原告在外有很多債務和銀行欠款,致未能通過銀行審批手續(xù),之后由被告一人將全部房款付清,故系爭房產貢獻均來自于被告,應系被告一人的財產,但考慮到雙方復婚后維持了一年半的婚姻關系,所以在系爭房產中原告最多占20%,被告享有80%份額。在雙方復婚登記前,被告確曾收到過原告300,000元錢款,但該錢款系因原告投資苗木生意失敗,原告的銀行信用卡均被刷爆,故由被告代為收取該錢款后為原告去歸還信用卡的欠款,并非用于購置系爭房產。另500,000元錢款被告沒有收到過。關于離婚時被告名下工商銀行賬戶內余有的存款219,166.16元,亦不同意原告的分割主張,認為如果原告要分割該筆錢款,也應一起承擔對外的共同債務。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并根據當事人的陳述及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1.原、被告原系夫妻,雙方于2000年第一次登記結婚,2007年8月雙方協(xié)議離婚。2015年6月18日雙方辦理了復婚登記,在雙方兩次婚姻期間均未生育子女。2016年7月,被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與原告離婚,同年9月21日,本院作出(2016)滬0105民初15290號民事判決,駁回了被告的訴請。2017年5月,被告再次起訴至本院,要求與原告離婚,后按被告撤訴處理。2018年3月,被告第三次起訴至本院,要求與原告離婚。經審理后,本院于2018年8月23日作出了(2018)滬0105民初4511號民事判決,準予被告與原告解除婚姻關系。
2.系爭房產現登記在被告一人名下,該房屋用途為“辦公”。該房產系于2015年6月24日,由被告與上海長九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予以購買,合同約定房屋購買價為815,000元。庭審中,被告提供有憑證單據的購房款具體支付如下:2015年6月17日,被告名下建設銀行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支付75,000元;同年6月24日,上述建設銀行賬戶內支付60,000元,被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支付140,000元;同年7月3日,被告名下農業(yè)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支付100,000元,被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支付100,000元;同年8月29日,被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支付30,000元,被告女兒錢夢名下農業(yè)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代付50,000元;同年8月31日,被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支付27,838元,被告名下農業(yè)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支付100,000元。原告對于上述九筆錢款系用于支付系爭房產的購房款沒有異議。庭審中,被告表示除上述九筆共計682,838元款項外,剩余房款系通過現金支付,相關憑證已無法提供。2017年12月19日,由案外人錢建國作為借款人,江蘇靖江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興黃橋支行為貸款人,被告作為擔保人,簽訂了《最高額個人擔保借款合同》,約定由被告為借款人在貸款人處辦理的最高金額不超過1,000,000元的借款提供擔保,被告同意將系爭房產作為借款的抵押物,并辦理了抵押登記。該筆貸款已于2018年12月結清,并于2019年4月辦理了抵押權注銷手續(xù)。審理中,原、被告一致確認系爭房產目前市場價格為1,200,000元。
3.被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截止2018年9月14日的余額為219,166.16元。
4.2014年12月12日,原告與案外人汪某、高某某簽訂了《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由原告將名下上海市嘉定區(qū)曲江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出售給案外人,售房款為1,200,000元。2014年12月13日,原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收到轉賬匯款680,000元,同年12月15日,原告名下上述工商銀行賬戶轉賬300,000元至被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2015年7月10日,原告名下中國銀行賬號XXXXXXXXXXXX賬戶內收到轉賬匯款500,000元。
審理中,由于原、被告調解意見差距較大,致本案調解不成。
本院認為,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xié)議處理;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本案原、被告經人民法院判決解除了婚姻關系。系爭房產現登記在被告一人名下,該房屋系在原、被告復婚登記后購買。原告表示,為準備雙方復婚并購置系爭房產,原告曾將自己名下的房屋出售給案外人,并匯款300,000元給被告,在案外人支付了剩余500,000元售房款后,該錢款亦用于支付系爭房產的購房款,故系爭房產系在雙方復婚后購買,由雙方共同出資,應為夫妻共同財產,由雙方對半分割。被告表示,系爭房產的購房款均系由被告出資,原告支付給被告的300,000元錢款是在雙方復婚登記前,當時原告在復婚前因投資苗木生意失敗,故該錢款系由被告為原告去歸還銀行信用卡的欠款,并非是用于共同購置系爭房產。至于原告所述的另500,000元錢款,被告并未收到,故系爭房產應屬于被告一人所有,但考慮到雙方復婚后有一年半的夫妻關系,故在系爭房產中原告至多享有20%份額,被告享有80%份額。本院認為,系爭房產系在原、被告雙方復婚登記后經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予以購置,對此原、被告均明白知曉,該房產應系雙方在婚姻存續(xù)期間所獲得的財產。原告表示自己有過出資,但原告提供的支付給被告300,000元的錢款系在雙方復婚登記前,且與正式簽訂購房合同相距有半年的時間,無法形成一致的關聯。至于原告所述的另有500,00元售房款支付給被告用于購置系爭房產,因原告未能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且被告予以否認,致本院無法予以采信。而通過被告提交的自己名下銀行明細,雖然可以體現系爭房產購房款的支付大部分是通過被告名下銀行賬戶予以支付,被告表示剩余部分購房資金系用現金支付,錢款支付的時間除首筆錢款外,均是在雙方復婚登記后予以支付,但被告也未能提供證據以說明被告支付的購房款全部系來源于被告的個人財產,原、被告也未在復婚后就婚姻期間所得的財產包括系爭房產有過明確的約定。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相關收入、收益等,歸夫妻共同所有,故對于被告提出的系爭房產應屬于其一人所有的意見,本院亦無法支持。系爭房產應屬于原、被告夫妻共同財產,結合原、被告庭審中的陳述及各自提交的證據,系爭房產的用途為辦公性質,房屋購置后也是為原、被告的公司經營所用,且考慮到對于系爭房產的貢獻度及離婚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照顧女方權益的原則等因素,并從公平合理的角度出發(fā),本院酌定系爭房產中原告享有40%份額,被告享有60%份額。雖然系爭房產曾有辦理抵押貸款的情況,但系由被告為案外人的借款所提供的擔保,且該貸款已全部歸還結清,故本院依據原、被告庭審中確認一致的系爭房產的市場價格予以分割處理。原告表示,將房屋產權歸被告所有,由被告支付原告相應份額的房屋折價款,被告表示同意,本院予以確認,故本院確認系爭房產產權歸被告所有,并由被告支付原告房屋折價款480,000元。
關于被告名下工商銀行卡號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截止2018年9月14日的存款219,166.16元。原告表示,雙方系經法院判決離婚,該錢款是雙方離婚判決生效時被告名下的銀行存款,應按夫妻共同財產性質,由原、被告對半分割處理。被告表示,對于存款金額沒有異議,但如果原告要分割該存款,也應共同承擔婚姻期間的對外債務。本院認為,原告主張的此項財產,在雙方離婚時未予分割處理,原告要求分割該存款的主張,于法不悖,本院予以支持。至于被告提到的共同債務的問題,因被告并未說明共同債務的具體情況,故本院不予處理。據此,本院從照顧女方權益的原則出發(fā),酌定由被告支付原告此項財產補償款100,000元。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上海市嘉定區(qū)嘉涌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權歸被告錢某某所有;
二、被告錢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原告顏某某房屋折價款480,000元;
三、被告錢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原告顏某某財產補償款款10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572.50元,由原告承擔7,029元,被告承擔10,543.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笪??民
書記員:林喬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