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汪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益民,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顧圓圓,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上海浦東唐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陸忠華,該公司總經(jīng)理。
二審被上訴人(一審原告):顧恬元,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唐鎮(zhèn)大眾村通濟顧家宅XXX號。
法定代理人:顧圓圓(系顧恬元母親),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唐鎮(zhèn)大眾村通濟顧家宅XXX號。
再審申請人顧某某、汪某、顧圓圓(以下簡稱顧某某等人)因與被申請人上海浦東唐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某公司)及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顧恬元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8)滬01民終1033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顧某某等人申請再審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二審改判依據(jù)不足,違反法律規(guī)定。2014年7月7日,顧某某與唐某公司簽署的《<唐豐苑>配套商品房訂購單》包含了系爭房屋;2015年7月27日,顧某某與唐某公司簽署的《<唐豐苑>交房結算確認單》雖未核算單價,但該結算亦包含了系爭房屋;2014年5月18日的《購房入住通知》明確載明“本次動遷安置為一次性安置,訂購單開出后不再調換、退訂、補訂”。2015年8月3日,顧某某與唐某公司因價格爭議又重簽了《<唐豐苑>交房結算確認單》,雖未涉及系爭房屋,但雙方簽署的《唐鎮(zhèn)動遷戶期房預收款利息結算確認單》及《<唐豐苑>入住過渡費用結算清單》涉及系爭房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之規(guī)定,請求再審。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雙方在簽訂8.3結算單時對購買系爭房屋事宜所達成的真實合意。根據(jù)查明的事實,雙方就涉案四套安置房購買事宜先后簽訂過2013年4月7日的大灣名苑結算單、2014年7月7日的安置房訂購單、2015年的7.27結算單及8.3結算單,該四份文件均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成立并生效。在上述四份文件均合法有效的情形下,應以哪份文件作為雙方最終履約依據(jù),則應根據(jù)各方陳述、在案證據(jù)、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及原理并結合常理予以綜合判定。通常情況下,當事人就同一事項先后簽訂多份合同且內容存在沖突的,應以最后簽訂的合同為準。二審法院根據(jù)雙方簽署文件順序、文件內容及實際履行情況,認定2015年的8.3結算單具有終局性以及顧某某等人最終放棄購買系爭房屋,并無不當。2014年的7.7安置房訂購單對配套商品房價格結算有明確約定,顧某某等人在原審中反復強調安置房訂購單效力,故其應當充分知曉該結算價格條款,并在簽訂2015年的7.27結算單之前對購買四套安置房所應支付的總價款應有大致匡算,現(xiàn)其稱因對安置房結算價格約定有誤,雙方才重新簽訂8.3結算單,該抗辯事由有悖常理,難以成立。至于過渡費結算單及購房入住通知,因前者與7.27結算單同日簽署,后者發(fā)放于2014年5月,且系唐某公司單方作出,故兩者效力均已被8.3結算單所覆蓋。鑒于8.3結算單已全部履行完畢,顧某某等人亦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在簽署8.3結算單后雙方仍對購買系爭房屋保留繼續(xù)協(xié)商的權利,現(xiàn)其要求唐某公司賠償因無法交付系爭房屋而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及租金損失,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二審法院根據(jù)查明事實所作改判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綜上,顧某某等人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情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顧某某、汪某、顧圓圓的再審申請。
審判員:惠開磊
書記員:楊宇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