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尚陽,上海社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翔禧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理人:王婷,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堅鋒,上海乾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顧某某與被告上海翔禧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一案,本院于2020年3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20年4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顧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尚陽,被告上海翔禧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沈堅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顧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決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10月26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傷殘津貼90,286.40元;2.請求判決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10月26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生活護理費36,268元。審理中,原告放棄2018年10月26日至2019年1月31日期間的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同時同意傷殘津貼中扣除領取的養(yǎng)老保險金。事實與理由:原告于2013年9月30日入職被告處,從事治安保衛(wèi)工作,雙方簽訂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期限自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2017年3月27日,原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受傷。2018年7月24日,經松江勞動能力鑒定委托會鑒定,原告因工致殘程度三級,生活部分不能自理。2019年1月30日,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出具裁決書,已支持部分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但于2018年10月26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傷殘津貼及護理費仲裁不予受理。故原告不服仲裁,起訴至法院。
被告上海翔禧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就該兩項訴請已提出過仲裁,且未獲支持,現(xiàn)原告再行訴訟屬重復主張。原告于2018年10月25日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已享有退休金,不應再享有工傷保險待遇。故原告的訴請沒有法律依據(jù),不應得到支持。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原系被告處員工,2017年3月27日因交通事故受傷,后被認定為工傷。2018年7月24日,原告鑒定為傷殘程度三級,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原告在職期間,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
另查明,2018年6月1日,原告就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向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中法院委托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對原告的傷殘等級及休息、護理、營養(yǎng)期進行法醫(yī)學重新鑒定,該鑒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載明,原告已構成傷殘XXX、九級、九級,傷后治療休息360日、護理360日、營養(yǎng)費360日。該案根據(jù)鑒定意見書支持了原告誤工費33,891元、護理費27,410元。
2018年12月19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1、支付原告一次性XXX傷殘補助金98,417元;2.支付原告?zhèn)麣埥蛸N1,378,296元;3、支付原告生活護理費520,020元;4、支付原告停工留薪期間2017年3月28日至2018年3月27日工資51,348元;5、支付原告勞動能力鑒定費350元。2019年1月30日,該仲裁委員會以松勞人仲(2018)辦字第4199號裁決書,裁決:1、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81,397元;2、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7月25日至2018年10月25日傷殘津貼17,016元;3、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7月25日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活護理費6,420元;4、被告支付原告2017年3月28日至2018年3月27日期間停工留薪期工資34,800元;5、被告支付原告工傷鑒定費350元;6、對原告的其余請求不予支持。該裁決書對于原告主張的2018年10月26日之后20年的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認為于法無據(jù),故未予以支持。裁決后,原、被告均未提起訴訟。
再查明:原告自2019年3月起領取養(yǎng)老保險金,2019年3月至8月每月1,690元,2019年9月至12月每月2,190元。
2019年12月31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1、支付原告2018年10月26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傷殘津貼90,286.40元;2、支付原告2018年10月26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生活護理費36,268元。2020年1月3日,該仲裁委員會以松勞人仲(2020)通字第1號通知書,以原告已達到退休年齡,不具有主體資格為由決定不予受理。
以上事實,有工傷認定書、初次(復查)鑒定結論書、裁決書、民事判決書、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不予受理通知書及當事人在庭審中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根據(jù)《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之規(guī)定,工傷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低于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公布的最低標準的,按最低標準計發(fā)。工傷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辦理按月領取養(yǎng)老金手續(xù)后,停發(fā)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攫B(yǎng)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因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故本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轉由被告承擔。對于被告認為原告的兩項訴請系重復主張,本院認為,原告主張的2019年2月份及12月期間的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松勞人仲(2018)辦字第4199號案件裁決時尚未實際發(fā)生,現(xiàn)實際產生再行主張不能視為重復主張。另被告認為原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已獲得的誤工費及護理費因予以扣除,本院認為該案支持的護理期、誤工費均為360日,事故發(fā)生在2017年3月27日,故該部分費用均發(fā)生在2019年2月之前,故被告主張扣除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
原告根據(jù)滬人社規(guī)(2019)24號《關于調整本市工傷人員傷殘津貼和生活護理費標準的通知》規(guī)定的最低標準,致殘三級6,484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2,630元/月主張并無不當,傷殘津貼中同時扣除原告期間已發(fā)放的養(yǎng)老金18,900元,故原告2019年2月至12月期間的傷殘津貼差額為52,424元、生活護理費為28,930元。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第五十五條及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翔禧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顧某某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的傷殘津貼差額52,424元;
二、被告上海翔禧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顧某某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的生活護理費為28,930元。
如果付款義務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顧某某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水紅
書記員:鐘??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