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原告):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退休工人,戶籍地黑龍江省饒河縣,住黑龍江省饒河縣紅某嶺農場東城區(q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黑龍江省紅某嶺農場,住所地黑龍江省紅某嶺農場。
法定代表人:崔吉臣,該農場場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春來,該農場林業(yè)局局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燕俊杰,黑龍江旗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顧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黑龍江省紅某嶺農場(以下簡稱農場)林業(yè)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紅興隆農墾法院(2018)黑8103民初86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8年10月1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顧某某,被上訴人農場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春來、燕俊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以上證據,不能證實其主張的事實,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未舉示證據。
本院查明: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林業(yè)局于2010年12月31日呈報給黑龍江省退耕還林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黑墾局林呈(2010)85號《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林業(yè)局關于黑龍江省墾區(qū)退耕還林政策執(zhí)行情況的匯報》載明:只有長期租賃并享有承包經營權的個人、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實施退耕還林的才享受國家各項政策及補貼。其他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所謂長期承租是指與農場簽訂了長期承租合同,比如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長時間。農場現行的承包形式為一年一發(fā)包,只不過是原來承包的農戶,如果其想繼續(xù)承包,則享有優(yōu)先承包權,而繼續(xù)承包,并非是與農場簽訂了長期承包合同,據此,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成立,不予支持。
上訴人主張一審部分程序違法,主要指標以下情況:
1、上訴人于2018年3月14日向一審法院遞交了起訴狀,同年5月10日才立案,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上訴人起訴狀的時間為2018年5月5日,立案時間未超過法定的7日,故其此項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2、同年8月8日結案,但一審法院于同月21日用短信告知上訴人“因其他扣除審理期限,自同月1日至30日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法定審理期限為三個月,至同年8月10日審理期限屆滿,一審于同月8日作出判決,并于當日用法院專遞郵寄給上訴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審理期限,并不違法。審判員所發(fā)短信系多此一舉;
3、上訴人提交起訴狀和證據時,一審未出具收據,違反了民訴法第六十六條之規(guī)定。雖然一審未給上訴人出具收據,但上訴人在一審庭審中已經全部舉示,并未主張一審將其證據丟失,雖然此項有瑕疵,但并未影響其實體權利的行使;
4、上訴人因客觀原因無法提供被上訴人領取退耕還林補助金的證據,申請一審法院調取,一審法院未予調取。其所指的證據,是指農場領取了國家退耕還林補助金的相關證據,但該證據與上訴人主張的其應該享有該退耕還林補助金并無關聯性,故一審依法未予調取并無不當。
5、對于上訴人提交的錄音光盤,未當庭播放,亦未收取。上訴人應當說明該錄音光盤欲證實的問題是否與本案有關,如果是無關聯的,法院可以不予收取;
6、上訴人往返饒河法庭6次12天,一審加大了上訴人的訴訟成本。一審傳喚當事人到庭,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其此項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7、上訴人未收到答辯狀和證據,導致上訴人在庭審辯論時不能有效應對。被告是否提前向法院遞答辯狀,法律并無規(guī)定。依照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在舉證據期限內提供證據,亦可以當庭提交,不是必須提前給原告提交證據。故其此項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上訴人主張其證人是被上訴人的直接下屬,證人出于今后工作,又給被上訴人出具相反的證言。該證言不是認定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本案最關鍵的證據是上訴人與農場是否簽訂了長期承包合同。故其此項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上訴人主張一審認定事實缺乏證據證明。上訴人主張其應當享有退耕還林補助金,應當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證實,因其未提供,其主張的事實不能成立,一審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其此項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上訴人主張其與被上訴人簽訂的自費造林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應受法律保護,但其為格式合同,內容與法定的格式合同有抵觸條款的,應認定為無效。其既主張受法律保護,又主張無效,自相矛盾。但根據法律規(guī)定,該協議為有效合同,受法律保護。
上訴人主張一審認定《退耕還林條例》和《黑龍江省實施退耕還林條例辦法》不適用于農墾國有企業(yè),屬于適用法律錯誤。在我國,民事法律行為,不僅受法律、法規(guī)調整,還要受國家各項政策調整。特殊地區(qū),特殊事務,有特定的政策調整。一審依據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的特殊政策作出判決,并無不當。故其此項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綜上,上訴人顧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一審判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趙玉忠
審判員 周志強
審判員 魯民
書記員: 張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