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顧某。
委托代理人:王璐、劉麗偉,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鄂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旭光大道23號。
法定代表人:尹鋒,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譚宏銘,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
原告顧某訴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0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齊志剛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繆冬琴、人民陪審員鄧睿參加的合議庭,于2015年11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顧某的委托代理人王璐、劉麗偉、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譚宏銘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1月22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向江明英借款4370000元。同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向其在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保證金賬戶存入4000000元。中國民生銀行同日向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開具8000000元商業(yè)承兌匯票,該匯票經(jīng)杭州辰戈貿(mào)易有限公司貼現(xiàn)后,該公司將余款7670963.33元匯至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在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賬戶。
2014年1月23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從其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7000000元。
2014年1月24日,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從其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向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在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2500000元、2500000元、2500000元、2500000元、2500000元。到賬后,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賬上余額為17787973.15元。
同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向其在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保證金賬戶存入17000000元。
2014年1月25日,中國民生銀行武漢香港路支行向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共計開具30000000元商業(yè)承兌匯票,該匯票經(jīng)江陰龍莊投資咨詢服務部貼現(xiàn)后,該服務部將余款28172500元匯至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在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賬戶。2014年1月26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從其中國民生銀行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10000000元。
2014年1月26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向其在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保證金賬戶存入8500000元。中國民生銀行同日向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開具17000000元商業(yè)承兌匯票,該匯票經(jīng)杭州辰戈貿(mào)易有限公司貼現(xiàn)后,該公司將余款15717085元匯至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在中國民生銀行開設的賬戶。到賬后,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賬上余額為17052054.79元。
2014年1月26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從其中國民生銀行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轉賬16000000元。
2014年1月27日,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鄧劍從其江蘇銀行賬戶向其表弟甘詩江轉賬10000000元。到賬后,甘詩江同日向原告顧某分別轉賬5500000元、9000000元。
2014年1月27日,原告顧某(出借方、甲方)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借款方、乙方)、倪志(保證方、丙方)簽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一)借款種類:流動資金貸款;(二)借款用途:周轉;(三)借款金額:30000000元;(四)借款利率:借款利率為月息4.8‰,預付利息720000元(按實際還款日多退少補);(五)借款期限:1、借款期限自2014年1月27日至2014年2月10日,14500000元;2、借款期限自2014年1月28日至2014年2月11日,15500000元;(六)保證條款:1、丙方為乙方提供擔保;2、乙方必須按照借款合同規(guī)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借款進行違法活動;(七)違約責任:1、乙方不按合同規(guī)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甲方有權收回部分或全部借款,對違約使用的部分,按同期銀行規(guī)定的利率的二倍加收罰息;2、乙方逾期不還借款,甲方有權追回借款,并按約定利率的二倍加收罰息;(八)其他:借款方賬戶信息:開戶行為興業(yè)銀行武漢漢正街支行,賬號為41×××13,戶名為湖北興冶特鋼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督杩詈贤飞霞追胶炞忠粰陬櫮车暮灻荡蛴?,乙方簽字一欄加蓋了湖北興冶特鋼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尹鋒的私章;丙方簽字一欄倪志的簽名除打印外,倪志本人亦簽名。
2014年1月27日,原告顧某向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匯款14500000元。到賬后,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于同日又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5000000元、5000000元、4500000元。
2014年1月27日,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從其江蘇銀行賬戶向鄧劍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10000000元、4500000元。鄧劍收到款項后,同日向甘詩江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10000000元、1500000元。甘詩江收到款項后,同日又從其江蘇銀行賬戶向原告顧某分別轉賬10000000元、5500000元。
2014年1月28日,原告顧某向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1550000元、13950000元,兩筆共計15500000元。到賬后,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于同日又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5000000元、5000000元、4700000元。
2014年3月25日,原告顧某(出借方、甲方)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借款方、乙方)、倪志(保證方、丙方)簽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一)借款種類:流動資金貸款;(二)借款用途:周轉;(三)借款金額:30000000元;(四)借款利率:借款利率為月息7.5%,預付利息11250000元(按實際還款日多退少補);(五)借款期限:借款期限自2014年3月5日至2014年4月5日,30000000元;(六)保證條款:1、丙方為乙方提供擔保;2、乙方必須按照借款合同規(guī)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借款進行違法活動;(七)違約責任:1、乙方不按合同規(guī)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甲方有權收回部分或全部借款,對違約使用的部分,按同期銀行規(guī)定的利率的二倍加收罰息;2、乙方逾期不還借款,甲方有權追回借款,并按約定利率的二倍加收罰息?!督杩詈贤飞霞追胶炞忠粰谙悼瞻?,乙方簽字一欄加蓋了湖北興冶特鋼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尹鋒的私章;丙方簽字一欄由倪志本人簽名。此份《借款合同》無30000000元的匯款憑證。
2014年5月16日,原告顧某(出借方、甲方)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借款方、乙方)、倪志(保證方、丙方)簽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一)甲方向乙方提供借款23000000元,期限30天,自2014年5月16日起至2014年6月15日止,借款期限屆滿日為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的,順延至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利息按實際天數(shù)計算;(二)乙方還款方式:按天付息,按合同約定期限屆滿還本金;(三)借款利率為天息0.07%,從出借人實際交付借款之日起計算;(四)甲方應及時向乙方交付本合同項下的借款款項;(五)乙方借款用途為資金周轉,乙方應合法使用借款,不得用作其他用途或違法活動;(六)丙方接受乙方的委托為本合同項下的借款向甲方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保證范圍為主債權本金、利息、罰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其它相關費用,以及實現(xiàn)債權而發(fā)生的所有費用等,保證期限為本合同項下的借款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該合同同時對各方的權利義務亦進行了約定。《借款合同》上甲方簽字一欄由顧某本人簽名,乙方簽字一欄加蓋了湖北興冶特鋼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尹鋒的私章;丙方簽字一欄由倪志本人簽名。
2014年5月16日,梁慶云受原告顧某指派,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向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尹鋒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23000000元。同日,尹鋒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又向原告顧某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22000000元。
2014年5月27日,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5000000元。
2014年6月6日,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3000000元。
2014年8月15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向原告顧某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500000元。
另查明: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0日,與湖北興冶特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尹鋒。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22日,法定代表人為鄧劍。
本案爭議的焦點:原告顧某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之間是否存在民間借貸關系。
本院認為:關于原告顧某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之間是否存在民間借貸關系。
首先,從2014年1月27日原告顧某匯至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14500000元的資金來源看,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26日將其在中國民生銀行的承兌匯票貼現(xiàn)款向鄧劍控股的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轉賬16000000元后,鄧劍再于2014年1月27日從其個人賬戶匯至甘詩江的賬戶,再經(jīng)甘詩江賬戶轉賬14500000元至原告顧某的賬戶,然后原告顧某再匯至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形成14500000元的匯款憑證。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收到14500000元后,隨即又將上述款項匯至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賬戶,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隨即又從其賬戶轉賬14500000元至鄧劍賬戶,鄧劍再于2014年1月28日從其個人賬戶匯至甘詩江的賬戶,再經(jīng)甘詩江賬戶轉賬15500000元至原告顧某的賬戶,然后原告顧某再匯至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形成15500000元的匯款憑證。而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收到15500000元后,隨即又將上述款項中的14700000元匯至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賬戶。因此,原告顧某雖提供了兩次轉賬共計30000000元的銀行匯款憑證,但該匯款憑證系經(jīng)兩輪空轉之后形成的匯款憑證,且從銀行的流水反映,所涉資金的來源是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先收到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的承兌匯票貼現(xiàn)款后,次日從其法定代表人鄧劍個人賬戶再匯出。
其次,從2014年5月16日原告顧某指令其妻梁慶云匯至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23000000元的資金來源看,該款是鄧劍先匯至梁慶云的賬戶,再經(jīng)梁慶云的賬戶匯至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法定代表人尹鋒的賬戶,從而形成了23000000元的匯款憑證,但同日從尹鋒的賬戶又匯22000000元至原告顧某的賬戶。而此后,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和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又共計向鄧劍控股的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匯款8000000元、向原告顧某的賬戶匯款500000元。因此,從賬面反映,鄧劍經(jīng)顧某、梁慶云之手匯給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法定代表人尹鋒的23000000元,應已足額收回。
第三,從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簽訂《借款合同》的期限、用途看,用途均為資金周轉,借款期限分別為15天、30天,而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均在款項到賬后的同一日又轉出,并沒有達到所借資金用于其公司周轉的目的,其中:
(1)2014年1月26日,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在其銀行承兌匯票貼現(xiàn)后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轉賬16000000元。2014年1月27日,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鄧劍從其江蘇銀行賬戶向其表弟甘詩江轉賬10000000元。到賬后,甘詩江同日向原告顧某分別轉賬5500000元、9000000元。到賬后,原告顧某同日向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匯款14500000元。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于同日又從其銀行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5000000元、5000000元、4500000元。到賬后,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同日又從其江蘇銀行賬戶向鄧劍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10000000元、4500000元。此為2014年1月27日《借款合同》所涉14500000元的往來流水。
(2)2014年1月27日,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從其江蘇銀行賬戶向鄧劍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10000000元、4500000元。到賬后,鄧劍同日向甘詩江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10000000元、1500000元。到賬后,甘詩江同日又從其江蘇銀行賬戶向原告顧某分別轉賬10000000元、5500000元。2014年1月28日,原告顧某向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1550000元、13950000元,兩筆共計15500000元。到賬后,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于同日又從其興業(yè)銀行賬戶向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在江蘇銀行開設的賬戶分別轉賬5000000元、5000000元、4700000元。此為2014年1月27日《借款合同》所涉15500000元的往來流水。
(3)2014年5月16日,原告顧某通過梁慶云賬戶向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尹鋒的銀行賬戶轉賬23000000元。同日,尹鋒又向原告顧某在興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轉賬22000000元。此為2014年5月16日《借款合同》所涉23000000元的往來流水。
上述三部分為兩份《借款合同》所涉借款金額的往來流水,原告方稱其出借的資金均為向鄧劍的借款,而所涉款項均在出借的當天即又匯至鄧劍或其控股的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賬戶。
第四,原告顧某陳述其向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所匯款項均系向案外人鄧劍所借,而其與鄧劍之間并未辦理借款手續(xù),且亦未提交向鄧劍支付本金或利息的匯款憑證。鄧劍稱其出借顧某款項的目的,是欲將錢借給顧某后,經(jīng)顧某之手借給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后再抵減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差欠其借款,而在此之前,鄧劍與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之間并未辦理相關結算手續(xù),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是否差欠鄧劍或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的款項不清。
第五,原告顧某陳述其按月息4.5%或5%與鄧劍結算利息,而原告顧某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之間共簽訂了三份《借款合同》,利息約定分別為:2014年1月27日《借款合同》約定借款利率為月息4.8‰;2014年3月25日《借款合同》約定借款利率為月息7.5%;2014年5月16日《借款合同》約定借款利率為天息0.07%,換算成月息為2.1%。對于2014年3月25日《借款合同》,原告顧某無對應的匯款憑證,該合同實際未履行。而另外兩份《借款合同》約定的利率遠遠低于原告顧某向鄧劍融資的利率,原告顧某在兩次《借款合同》中向鄧劍融資再出借給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原告顧某從中并沒有獲得息差,相反從賬面上還要向鄧劍倒貼利息,不符合常理。
綜上,原告顧某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之間雖簽訂了書面的《借款合同》,且原告顧某亦提交了相應的匯款憑證,但上述款項原告顧某稱其系從鄧劍處所借后再出借給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被告方收款后隨即又匯至鄧劍或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賬戶,并沒有達到其周轉的借款目的;同時,原告顧某高息借入、低息放款的行為,有悖常理。因此,原告顧某與被告湖北興冶特鋼公司之間不存在民間借貸關系。至于鄧劍或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與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或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借款合同關系,屬另一法律關系,即使湖北興冶特鋼公司或武漢南特鋼工貿(mào)有限公司下欠鄧劍或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的款項,該款是否包含有高額利息、鄧劍或鎮(zhèn)江南特鋼鋼材有限公司是否欲借原告顧某之手,以磨賬的方式將高額利息合法化,都是另案審查的范圍。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顧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66700元,由原告顧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武漢市東湖支行,戶名: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賬號:05×××69-1。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齊志剛 審 判 員 繆冬琴 人民陪審員 鄧 睿
書記員:郭玥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