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顧兵兵,男,生于1990年11月13日,漢族,江蘇省阜寧縣人,住江蘇省阜寧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安國,上海邦耀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被告:向某,男,生于1992年11月22日,漢族,湖北省利川市人,住本市,
原告訴稱:2017年1月8日,因償還銀行信用卡欠款需要,原告向被告賬戶匯款5萬元,約定由被告將該5萬元代原告還給銀行。但實際上,被告并沒有代原告向銀行還款,同時又未向原告歸還該5萬元。被告將原告的5萬元非法占為已有,沒有法律依據(jù),屬于不當?shù)美袨?。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歸還原告不當?shù)美?萬元,并支付自2017年1月8日至實際歸還之日止的利息(年利率6%)。2、被告承擔原告因維權而聘請律師的律師費3000元。3、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庭審后,原告顧兵兵向本院補充事實如下:顧兵兵的妻子王青紅在2016年12月應還工商銀行信用卡金額為49501.20元。2016年1月8日,顧兵兵通過電話與向某聯(lián)系,讓向某帶上POS機去找王青紅,幫助王青紅先把信用卡欠款金額還上,再通過POS機套現(xiàn)出來,手續(xù)費由顧兵兵支付。向某讓顧兵兵先把錢打過去,因此顧兵兵在微信上讓向某發(fā)卡號,還特意問向某“聯(lián)系好了對吧”,意思是問向某與王青紅聯(lián)系好了沒有。顧兵兵確認之后,向向某轉賬5萬元,向某也確認收到這筆錢。但向某收到錢后,并沒有去找王青紅,也沒有把這5萬元還到王青紅的工商銀行信用卡中。被告向某辯稱,原告于2017年1月8日向被告匯款5萬元屬實,但該5萬元是原告應該向被告給付的兩臺P**機的欠款,被告將欠款付清后已收回了欠條。原告起訴的事實邏輯不通,原告既然可以轉賬給被告,就完全可以直接償還銀行信用卡欠款5萬元,不需轉給被告由被告代為償還。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1月,原告顧兵兵通過微信對被告向某說“發(fā)卡號給我”,并問向某“聯(lián)系好了對吧”。2017年1月8日,顧兵兵向向某轉款5萬元,并通過微信得到向某收到轉款的確認。另查明,顧兵兵與向某在2015年至2017年間有過關于POS機的業(yè)務往來。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顧兵兵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向某提交的POS機業(yè)務代理后臺記錄在卷為證,本院予以確認。
原告顧兵兵訴被告向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移送本院,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明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顧兵兵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安國、被告向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不當?shù)美侵笡]有法律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致使對方受損。根據(jù)原告顧兵兵的陳述及其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被告向某收到原告的50000元是基于原告與被告之間的約定,不屬于沒有法律根據(jù)取得利益。至于被告向某是否應該返還該50000元,則應根據(jù)雙方的約定及相應的法律關系予以處理。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顧兵兵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175元,依法減半收取587.50元,由原告顧兵兵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張 明
書記員:艾晶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