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項立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宣城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曾令娟,上海漢盛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傅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邵思聰,上海木誠木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項立新與被告傅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13日立案后,依法由簡易程序轉(zhuǎn)為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4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項立新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曾令娟律師,被告傅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邵思聰律師到庭參加訴訟,又于7月3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項立新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曾令娟律師,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邵思聰律師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項立新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借款77,562.17元;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以77,562.17元為基數(shù),按照年利率24%為標準自2018年4月7日起計算至2019年1月23日止的借款利息;3.判令被告支付原告以77,562.17元為基數(shù),按照年利率24%為標準自2019年1月24日起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逾期利息。事實和理由為,原、被告系相識多年的鄰居。2017年年底,被告邀請原告加入某微信群,聲稱有個前景很好的賺錢項目,不存在任何風險,100天可以回本并且經(jīng)常登錄點擊還可以獲得高額收益?;趯Ρ桓娴男湃我约皩τ诠潭ɑ貓蟮淖非螅嫦群笙虮桓娼桓?0,000元、72,000元,被告稱是代原告投資了“大草原巴特爾”及“威荻斯國際集團”兩個項目。嗣后,被告雖然指導原告下載、注冊了大草原巴特爾、VRG、WINPAY等多個理財項目的APP,告知原告可以定期登錄點擊,但原告發(fā)現(xiàn)這些APP平臺根本無錢款提取的渠道。經(jīng)查,所涉兩個項目根本就不存在。由此可見,原告系出于委托被告投資理財?shù)哪康膶⒖铐椊桓督o被告,被告虛構(gòu)了保本保息的投資項目,并承諾固定收益率為1%/日,原告交付錢款給被告系為了獲取固定收益,雙方的法律行為名為委托理財,實為借貸關(guān)系。鑒于雙方?jīng)]有約定借款期限,原告提起本案訴訟之日應(yīng)視為借款到期之日。合同履行中,經(jīng)原告催討,被告已返還14,437.83元,扣除該款后的77,562.17元原告現(xiàn)要求被告還本付息。綜上所述,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傅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原、被告從未達成過借款的合意,雙方間并非借款法律關(guān)系。被告經(jīng)朋友介紹了解“大草原巴特爾”及“威荻斯國際集團”兩個項目,參與后也獲取了一定收益,故將其介紹給原告等人。由于原、被告是鄰居,原告知曉項目收益情況后,也表示愿投資該些項目。由于原告是初次參與投資,操作有所不便,被告僅僅出于幫忙的角度,接受原告委托,根據(jù)原告提供的信息幫助原告開立投資賬戶,并在收到原告投資款項后將相應(yīng)投資款轉(zhuǎn)入原告名下的投資賬戶,其中2萬元系被告收到原告款項后轉(zhuǎn)賬給案外人彭某某,另72,000元被告收款后,由于被告手頭本身有足額現(xiàn)金,持現(xiàn)金至“威荻斯國際集團”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民生路萬科中心118號5樓的辦公場所,將現(xiàn)金交付該集團工作人員,獲取了相應(yīng)的登陸賬號并告知了原告。由此,被告受托事項已經(jīng)履行完畢,原告也獲取了兩個項目的賬號,自行參與理財。該兩平臺現(xiàn)在處于經(jīng)營異常狀態(tài),被告自己虧損較大,也在積極尋求救濟。但是,原、被告間從未建立過借款法律關(guān)系,被告也從未向原告承諾過保本保息,原告由此產(chǎn)生的虧損不應(yīng)該由被告承擔。綜上,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被告系鄰居。2017年12月26日,原告分兩筆各向被告轉(zhuǎn)賬72,000元、20,000元。對此,被告提交的交易流水顯示:被告于同日向案外人彭某某轉(zhuǎn)賬2萬元,被告提交的針對該筆交易付款憑證上銀行摘要一欄備注為:彭某某7533項立新入金巴特爾。
2018年1月23日,原告收到案外人李某的轉(zhuǎn)賬727.83元,6月18日,原告收到案外人全某某的轉(zhuǎn)賬12,860元,8月5日,原告收到他人支付寶轉(zhuǎn)賬支付的850元,合計為14,437.83元。
另,原告提交了其與被告等人的電話錄音。其中,被告稱(本段以下簡稱被):VIG主席說,對VIG所有的投資者、支持者,我絕對不會讓他虧,這是為什么?他那個公司17年抓住了,他在上個月16號收購了一家公司,這個公司收壞了,他隱瞞了他這個欺詐行為,賠了幾個億……原告稱(本段以下簡稱原):VIG做的大。被:它大……所以話我感覺我要投在這里面,我怎么會這么少,對吧。還有一個安全密碼一定要小心,知道嗎?你不會弄,你每天必須要登上去。每天有錢賺?!憔驮谏厦嬷苯犹?。案外人顧海平:到時候你來了再給我提嗎?被:你們不是問VIG到哪里去了嗎?怎么沒拿到?錢全部在里面。原:關(guān)鍵要提出來啊。被:我也想提出來,我提出來我馬上裝修房子了…。被:從今年開始不好提現(xiàn)……案外人王連根:這個手機能看到錢,看不到現(xiàn)金。原:我可以拿到錢消費嗎?被:可以消費。原:可以到卡上來嗎?被:百分之兩百到卡上來……
本院認為,主張法律關(guān)系存在的一方對所涉法律關(guān)系的存在負有相應(yīng)的舉證證明責任。本案中,原、被告對雙方間是否存在借款法律關(guān)系發(fā)生爭議,原告作為積極主張一方應(yīng)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原告認為原告將所涉92,000元交付給被告,被告承諾資金保底并有固定收益,由此雙方間的法律關(guān)系名為投資實為借貸,被告予以否認。對此,結(jié)合在案證據(jù),原、被告并未簽訂載明借款合意的書面合同,原告亦未提交能證明被告曾以任何形式向其承諾將由被告承擔返還投資款并兌現(xiàn)收益的證據(jù)材料,被告在微信及電話中有關(guān)投資項目收益的表述并不能認定為被告為自己設(shè)定了將按此收益標準向原告履行義務(wù)。加之,原告在款項交付后,通過從被告處獲取的賬戶信息,下載并登錄理財平臺,進行相應(yīng)操作。基于此,原、被告間的行為并不符合一方將款項交付另一方,另一方承諾保底保息的特征,雙方間并不成立借款法律關(guān)系,原告基于借款法律關(guān)系而向被告提出的返還借款、支付利息及逾期利息之訴請,缺乏相應(yīng)依據(jù),本院均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對于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九十一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項立新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110.08元(原告已預(yù)繳),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李大勇
書記員:張士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