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韓某某,女。
上訴人(原審被告):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
法定代表人:陳大虎,該廠廠長。
委托代理人:郝樹江,河北定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韓某某、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均不服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2011)遵民初字第26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1997年12月27日,陳國良與遵化市輕工業(yè)資產經營公司簽訂了遵化市6510廠租賃經營固定資產、抵債出售流動資產合同,期限為1997年12月27日至2001年12月27日。2001年2月5日,雙方又簽訂一份補充協議,將合同期限從2001年12月27日延續(xù)至2013年12月27日。期間,遵化市6510廠變更為被告華某器材廠。原告韓某某自1987年4月到該廠工作至今,系被告華某器材廠職工,從事裝藥包裝。2011年3月5日,原告韓某某被告知回家待崗。原告韓某某在被告華某器材廠處工作時未簽訂勞動合同,被告華某器材廠未給原告韓某某繳納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原告韓某某于2011年3月29日向遵化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要求被告華某器材廠為原告韓某某補繳在工作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金及醫(yī)療保險金,并與原告(被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1年9月5日,遵化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遵勞仲案字第2011-(42)號裁決書,裁決:1、被告華某民用器材廠自本裁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與原告韓某某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被告華某器材廠自本裁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依法為原告韓某某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及醫(yī)療保險。審理中,被告華某器材廠未向法庭提交原告韓某某在該廠自用工之日起至今的工資表。原告韓某某向原審法院申請中止審理。
原審法院認為,公民有參加社會保險和享有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原告韓某某在被告華某器材廠租賃遵化市6510廠時,一直在被告華某器材廠處工作,且有被告華某器材廠為原告韓某某出具的證明及工資表復印件為證。國家建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原告韓某某作為勞動者,依法有參加社會保險和享有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被告華某器材廠作為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原告韓某某申請參加法定的社會保險,繳納相應保險費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guī)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被告華某器材廠主張與原告韓某某解除勞動關系,原告韓某某同意解除,故予以確認。原告主張被告華某器材廠給付養(yǎng)老保險費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五的滯納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的爭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故原告韓某某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并非不能補辦而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且該費用應由社會保險征收機構依法進行處理,并非法院審判工作范圍,所以對原告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其月工資按l600元/月計算,被告未能提交原告在其處工作時的工資表予以證實,故對原告主張的月工資1600元,本院予以確認。被告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未依法為原告建立社會保險關系,原告韓某某請求解除勞動關系并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依法應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0月止給予原告經濟補償。原告在主張經濟補償金的同時亦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賠償金,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故原告韓某某主張賠償金后不能再同時主張經濟補償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之規(guī)定,對原告的賠償金本院計算為49600元【(1600元/月×15個月+800元)x2】。被告在租賃原6510廠后未與原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主張二倍工資依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其計算期間應為11個月,數額為35200元(1600元/月×2x11個月)。綜上,對原告的損失本院確定為賠償金49600元【(1600元/月×15個月+800元)×2】、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35200元(1600元/月×2x11個月)共計84800元。遂判決:一、解除原告韓某某與被告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的勞動關系。二、由被告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韓某某支付賠償金及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共計84800元。三、駁回原告韓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00元,由被告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負擔。
經審理查明,二審法院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相一致,有當事人陳述等證據記錄在卷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公民有參加社會保險和享有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國家建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上訴人韓某某作為勞動者,依法有參加社會保險和享有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華某器材廠作為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原告韓某某申請參加法定的社會保險,繳納相應保險費用。原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相關規(guī)定認定該費用應由社會保險征收機構依法進行處理符合法律規(guī)定。繳納社會保險是法律規(guī)定企業(yè)應盡的義務,韓某某的社會保險不能續(xù)繳及不能續(xù)繳的數額應由社會保險部門出具相關證據。上訴人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未依法為韓某某建立社會保險關系,韓某某未提交相關證據,故其主張華某器材廠給付養(yǎng)老保險費100096元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未依法為韓某某建立社會保險關系,韓某某請求解除勞動關系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于法有據,應予支持,原審判決給付金額亦無不妥。二上訴人上訴所提理據均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韓某某、遵化市華某民用爆破器材廠各負擔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江靜 審判員 冷 玉 審判員 劉群勇
書記員:張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