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韓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大慶市讓胡路區(qū)。
被告:綠地集團大慶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大慶市高新區(qū)新科路12號科技創(chuàng)業(yè)園A座204室。
法定代表人:樊華,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鄭榮海,該公司法務人員。
原告韓冰與被告綠地集團大慶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集團)商品房預約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韓冰及被告綠地集團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鄭榮海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韓冰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商品房預約合同;2.判令被告雙倍返還原告購房款337368元;3.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購房款168684元自付款之日至實際給付之日的利息;4.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欲購買被告開發(fā)的大慶(綠地)國際金融中心一期X號樓X單元XXX室的房屋,向被告支付了房款168684元。因被告手續(xù)不齊全,至今被告未能與原告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故原告訴至法院。
被告綠地集團辯稱,一、原告支付了部分購房款,原、被告之間不具有《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主要條款,不屬于《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為預約合同并合法有效。二、雙方并未約定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時間以及交房時間,被告現(xiàn)已取得了合法的開發(fā)和預售手續(xù),具備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條件,并多次通知原告簽訂合同,因原告推脫而未能簽訂。三、預約合同不存在單獨的履行利益,被告不應當賠償原告可得利益損失。
原告就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1.銀聯(lián)簽購單3張及收據1張(簽購單是原件,收據是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欲證明原告分三次向被告交付房款共計168684元。經質證,被告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
2.從網上下載的打印件一組,欲證明被告在涉案樓盤銷售過程中被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了處罰,其中包括大慶市房產管理局的違規(guī)銷售處罰、大慶市國土資源局的非法占地處罰、大慶市工商局的虛假宣傳處罰。被告的行為屬于欺詐,在五證不全的情況下銷售房屋,根據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司法解釋,原告要求被告進行一倍賠償。經質證,被告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稱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且被告已經取得了合法的建設預售手續(xù),不存在欺詐。本院認為,因該組證據是打印件,無法核實其來源,且被告有異議,本院對該證據不予確認。
3.電話單復印件一張,欲證明電話單上的聯(lián)系人均系被告公司員工,原告與這些人聯(lián)系過返還房款事宜,但被告一直未給付。經質證,被告稱是復印件,對該證據有異議。本院對該證據不予確認。
被告綠地集團向本院提交了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書及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各一份(均是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欲證明被告取得了開發(fā)建設預售許可,并不存在違約行為。經質證,原告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
經審理查明,2012年11月10日,原告欲購買被告開發(fā)的大慶(綠地)國際金融中心一期X號樓X單元XXX室的房屋,向被告支付了房款168684元,被告給原告出具了收據一份。原、被告之間至今未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現(xiàn)原告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向被告支付了部分購房款,欲購買被告開發(fā)的房屋,被告給原告出具了收據。但該收據未寫明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時間及交付其余房款的時間,對雙方不具有約束力,原告要求解除,因不具有解除內容,本院不予裁決。原告要求返還房款并支付利息,因被告占有使用該房款,給原告造成了利息損失,本院對原告的該部分請求予以支持。該利息以原告交付的房款為基數(shù),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交付之日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關于原告雙倍返還購房款的主張,因雙方并未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本案不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出賣人承擔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故對原告的該部分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九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綠地集團大慶置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韓冰購房款168684元,并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該款項自2012年11月10日至實際給付之日的利息;
二、駁回原告韓冰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246元,減半收取計3623元,由被告綠地集團大慶置業(yè)有限公司承擔1812元,由原告韓冰承擔1811元。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債務的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收到本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書生效后,義務人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不履行義務的,權利人可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提出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本判決書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后次日起二年內。
(本案所涉貨幣種類均為人民幣)
審判員 王慶娟
書記員: 常松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