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青島弘某環(huán)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青島市。
法定代表人:何愛國,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祺,山西中呂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冰冰,山西中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qū)。
法定代表人:曹永振,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琨。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東雄,上海申如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陽江市第一凈水有限公司,住所地陽江市江城區(qū)南濠社118號。
法定代表人:余觀喜。
原告青島弘某環(huán)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被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第三人陽江市第一凈水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21日立案受理后,被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反訴,本院依法由審判員趙軼嘉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合并審理。原告(反訴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祺,被告(反訴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田琨、朱東雄到庭參加了訴訟,第三人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支付原告貨款人民幣(下同)652,000元;2.被告支付原告以652,000元為基數(shù),自起訴之日起至實際付款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3.第三人在應付被告工程款范圍內承擔責任。事實和理由:2015年9月30日,原、被告簽訂了《陽江市第一凈水廠擴容提標項目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采購合同》,由原告給被告提供一套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用于第三人日處理5萬噸擴容至7萬噸及提標工程項目,原告須在2015年11月20日前,將合同供貸范圍內所有物項與文件資料交付至廣東省陽江市第一凈水廠,總價1,360,000元。合同簽訂后,原告將貨物于2015年11月17日送到第三人住所地,由第三人負責接收。被告于2015年10月28日支付原告貨款408,000元,于2016年5月27日支付原告貨款300,000元。剩余貨款652,000元,經原告多人多次催要,被告以資金緊張為由,至今未付。遂涉訴。
被告辯稱,不同意原告全部訴請。原告在履行合同中多次存在違約情況,且還拒絕履行合同后續(xù)義務。原告沒有根據(jù)合同約定的支付款項的要求來履行合同義務。支付貨款的條件還沒有成就。
被告向本院提出反訴訴訟請求:1.原告支付被告違約金408,000元;2.原告賠償被告因未提供合同后續(xù)的履行義務造成的損失348,000元。事實理由:原、被告簽訂了《陽江市第一凈水廠擴容提標項目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采購合同》。原告違反合同約定,延遲交貨。交付貨物不符合合同約定,外觀質量低劣、設備生銹,材質與約定不符,未隨貨移交相關技術文件。被告要求原告整改,但原告不整改。由于延遲交貨,原定安裝計劃延遲。安裝時原告也未按約到現(xiàn)場指導安裝,找了其他單位指導安裝,拖延了整個項目的工期,因此被告受到總包方指責,導致被告被總包扣除項目款100萬元。故起訴維權。
原告辯稱,不同意被告的反訴訴訟請求。原告沒有違約??偘娇鄢桓?00萬元是被告自身原因造成,與原告無關。從本訴中,被告出具的證據(jù)可知,總包方出具的告知函是總包方與被告協(xié)商所出,不能作為證據(jù)。該100萬元原告不應承擔。如果原告未履行合同義務,被告可以及時依法主張權利。被告的訴訟請求已經過訴訟時效,不應支持。
第三人未到庭,但提交書面意見稱其與原、被告均無合同關系,工程項目中的質量問題及延誤問題均已解決,原告要求第三人承擔責任無法律依據(jù),故決定不出庭應訴。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當事人對真實性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
1.關于被告提交的貨物清單、現(xiàn)場開箱驗收記錄真實性爭議,無其他證據(jù)顯示該合同系偽造,且有其他證據(jù)可佐證被告交貨時間,故該證據(jù)真實,本院予以采納。
2.關于被告提交的電子郵件關聯(lián)性爭議,郵件內容顯示被告要求原告及時整改,原、被告間無其他糾紛,可以認為雙方在就本案糾紛進行溝通,故該證據(jù)與本案有關聯(lián),本院予以采納。
3.關于被告提交的告知函真實性、關聯(lián)性爭議,該證據(jù)被告出示原件,內容涉及涉案系爭項目工程,被告以此作為提出的訴訟請求的依據(jù),故該證據(jù)真實且與本案有關聯(lián),本院予以采納。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10月22日,原告為乙方、被告為甲方簽訂了《陽江市第一凈水廠擴容提標項目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采購合同》,約定甲方向乙方訂購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用于第三人日處理5萬噸擴容至7萬噸工程項目;乙方提供的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為成套裝置,包括磁分離機、剪切機、攪拌機、磁粉、備品備件等確保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有效和安全運行所必需的設備、附件、材料及資料;乙方負責所供磁混凝澄清系統(tǒng)的安裝指導、調試、技術培訓;甲方、乙方就合同物項的技術要求進行協(xié)商,達成的一致意見并簽署“技術協(xié)議”,作為附錄;乙方須在2015年11月20日前,將合同供貨范圍內所有物項與文件資料交付給第三人;發(fā)貨清單內容應包括合同號、設備名稱、物項編碼、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包裝形式、箱件數(shù)等內容;若乙方未經甲方同意而延期交貨,即構成違約,甲方有權對乙方收取延誤賠償金;乙方須在2015年12月10日前,完成合同供貨范圍內所有設備的安裝指導、調試、技術培訓工作;設備全部到貨后,如發(fā)現(xiàn)到貨設備質量、規(guī)格或數(shù)量與合同或技術協(xié)議不符,不能滿足本項目的要求,乙方應及時進行更換或修復,甲方索賠按本合同違約責任相關條款執(zhí)行;合同總價為1,360,000元,合同價格為乙方所提供的合同物項、服務、文件資料和包裝、運輸、安裝指導、調試、培訓、人員設備安全在內的全部費用以及乙方所有稅、費及利潤之總和;交貨期或完工期每延遲一天,乙方應付給甲方合同總價的1%的罰款。雙方還對其他事項進行了較詳細約定。
2015年12月10日,被告向原告發(fā)送短信告知涉案設備做工粗糙,希望改進外觀后盡快發(fā)貨。
同月20日,原告將貨物送至工程地點,收貨方案外人廣州若涵環(huán)??萍加邢薰?下稱若涵公司)出具驗收結論為:數(shù)量正確,型號差異;混凝設備及潛水泵銘牌標識參數(shù)與合同不符,設備做工粗糙。同日,被告向原告發(fā)送短信告知貨已送到,但未能卸貨,希望原告盡快協(xié)調。
同月24日,被告向原告發(fā)送短信告知貨物型號及參數(shù)有差異,希望原告補一份到貨清單。
2015年6月2日,被告向原告發(fā)送郵件告知原告延遲交付貨物,貨物質量與合同技術協(xié)議不符,不更換或修復,不提供安裝指導、調試、技術培訓,要求6月7日前更換或修復貨物。同月6日,被告通過郵件向原告發(fā)送現(xiàn)場安裝時的涉案貨物照片,照片顯示貨物表面銹蝕、外觀陳舊磨損。
2019年7月3日,被告向本院遞交延期舉證申請書。
同月8日,案外人若涵公司發(fā)送《告知函》告知被告,因被告提供的設備貨物材質與技術協(xié)議不符,延誤交貨,未提供指導安裝、設備調試、技術培訓,運行后故障較多,導致工期嚴重拖延,造成若涵公司損失100萬元,故擬扣除被告剩余的合同款100萬元。
原告自認被告已支付合同款708,000元。
庭審中,被告自認涉案工程項目已于2016年10月通過驗收。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買賣合同均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于法不悖。根據(jù)合同內容,被告并未提供制造技術圖紙等具有承攬合同特征的因素,僅對材質等提出要求,故法律關系屬買賣合同。被告認為承攬合同的意見沒有事實依據(jù)。
關于剩余貨款支付,目前有證據(jù)證實,原告提供給被告的貨物存在一定磨損、陳舊、銹蝕等瑕疵,且無證據(jù)顯示原告按照合同約定提供安裝指導、調試、技術培訓等義務,存在違約行為。但原告提供的貨物均已實際使用,工程也通過驗收已近三年,基本的合同目的已經達到,未履行的部分合同義務或瑕疵履行不能導致免除被告近一半的合同款。被告拒付所有剩余合同款的辯解并不合理。故原告要求被告全額支付合同價款的請求不能得到全額支持,被告以此拒絕再支付貨款可視為屬于向原告提出減少價款。綜合考慮原告的履約情況及違約責任,酌情扣減合同總額15%,即被告還應支付原告合同款448,000元。原告請求被告支付利息損失的相關訴訟請求依法有據(jù),本院亦予以支持。
關于原告請求第三人承擔付款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反訴,被告要求原告支付延遲交貨違約金。證據(jù)顯示原告確實延遲交貨,但原告顯然已在2015年12月份已完成交貨,違約事實已產生,被告應自當時有權向原告主張延遲交貨違約金。但至2019年7月才向原告明確提出,作為給付之訴顯然該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反訴被告要求原告支付因原告交貨瑕疵及為履行安裝指導、調試、技術培訓等義務造成的損失。實際損失已實際發(fā)生為基礎,被告以案外人若涵公司發(fā)的函件為依據(jù),意圖證明其遭受相關損失。但注意到該函件在原告起訴后若涵公司的單方意思表示,被告是否向若涵公司作出認可意思表示并不明確。且若涵公司表述的損失是否實際發(fā)生并不明確,未經司法機關確認,合理性存疑。若涵公司的單方意思既不能證實被告違約導致若涵公司實際損失,更不能證明該部分扣減費用應由原告實際承擔。故被告要求原告賠償其損失目前的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納。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青島弘某環(huán)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支付合同款448,000元;
二、被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青島弘某環(huán)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支付以448,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6月2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損失;
三、駁回原告青島弘某環(huán)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四、駁回反訴原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的全部反訴訴訟請求。
本訴案件受理費已減半收取計5,160元,由被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負擔3,440元,原告青島弘某環(huán)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擔1,720元;反訴案件受理費已減半收取計5,680元,由反訴原告國核自儀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趙軼嘉
書記員:趙易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