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住所地青縣流河鎮(zhèn)東未村。經(jīng)營者:李元新,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青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馬繼升,河北瑞方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德深,河北瑞方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青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段作如,河北精忠致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聚豐源家具廠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還重審。事實和理由:一審法院程序錯誤導致認定事實沒有依據(jù)。1、本案系聚豐源家具廠不服青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青勞人仲案(2017)第131號仲裁裁決書提起的訴訟,一審法院創(chuàng)設了對勞動仲裁的監(jiān)督程序,而不是按照民事案件一審程序進行,致使雙方無法正常舉證質證。2、聚豐源家具廠處于原告地位,但請求事項系不存在勞動關系等消極事項,李某雖處于被告地位,但主張勞動關系存在等積極事項,舉證責任應由李某承擔,一審法院將舉證責任分配給聚豐源家具廠,致使家具廠承擔舉證不利后果。3、李某對自己提出的勞動關系、工資標準等請求,在法庭并未提出證據(jù),更無所謂庭審質證,一審以未經(jīng)開庭質證的證據(jù)作為認定事實依據(jù),顯屬不當。李某答辯稱,一審法院根據(jù)案件情況分配舉證責任,雙方對自己的主張均負舉證責任,其分配方式并無不當。一審庭審中,雙方均就自己的主張向一審法院提供了證據(jù),庭審程序合法,一審法院根據(jù)雙方提供的證據(jù)認定事實清楚,聚豐源家具廠的上訴理由不成立,請求依法駁回。聚豐源家具廠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2.聚豐源家具廠不支付李某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工資計80000元;3.聚豐源家具廠不為李某補繳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份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4.訴訟費用由李某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李某于2015年9月20日在原工作單位離職后到聚豐源家具廠在濟南東亞商場經(jīng)營的聚豐源紅木家具店工作,工作內(nèi)容為銷售制作的紅木家具,管理店內(nèi)經(jīng)營及員工,工資標準為每月5000元,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2017年1月,李某離職,雙方解除勞動關系。2015年11月9日,聚豐源家具廠支付李某一個月工資5000元。聚豐源家具廠欠付李某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共計15個月工資75000元未支付。李某工作期間聚豐源家具廠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2017年12月11日,本案李某向青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申請書,請求:1.被申請人支付拖欠申請人17個月工資,每月5000元共計85000元;2.被申請人支付拖欠申請人提成:2493400元×10%-2200元,計247140元;3.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5000元×11個月,計55000元;4.被申請人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7500元;5.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周末雙倍薪資5000元÷22天×17個月×8天,計30909元;6.被申請人為申請人補繳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的社會保險。2018年1月31日,青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青勞人仲案(2017)第131號仲裁裁決書,裁令1.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工資共計80000元整;2.被申請人和申請人共同向青縣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補繳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的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具體數(shù)額由青縣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核定;3.駁回申請人的其他仲裁請求。以上事實由青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青勞人仲案(2017)第131號仲裁裁決書、青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青勞人仲案(2017)第131號案卷、青縣公安局2017年2月22日詢問筆錄、青縣公安局2017年4月17日詢問筆錄、青縣公安局2017年9月14日詢問筆錄及當事人的當庭陳述予以證實。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聚豐源家具廠主張與李某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其應提供證據(jù)證實其主張,否則應承擔不利后果。聚豐源家具廠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實聚豐源家具廠、李某間系勞務關系,亦不能證實李某的工資標準,且在青縣公安局2017年4月17日詢問筆錄、青縣公安局2017年9月14日詢問筆錄中聚豐源家具廠經(jīng)營者李元新的陳述證實李某在濟南東亞商場經(jīng)營的聚豐源紅木家具店工作,故聚豐源家具廠主張與李某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一審法院不予支持。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yè)、個體工商戶、事業(yè)單位等)在實現(xiàn)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jīng)濟關系,勞動者具有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李某主張與聚豐源家具廠間存在勞動關系,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一審法院予以支持。聚豐源家具廠拖欠李某工資應予給付,李某主張月薪5000元,并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且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因李某于2015年9月20日在原工作單位離職,離職后去聚豐源家具廠工作,且聚豐源家具廠于2015年11月9日支付一個月工資5000元,故李某工資計算期間應為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聚豐源家具廠欠付李某15個月工資75000元(5000元×15個月)。聚豐源家具廠應為李某繳納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關于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的具體數(shù)額、繳納時間和方式應遵循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的規(guī)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第二十三條及相關民事法律政策之規(guī)定,判決:一、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與李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二、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支付李某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工資共計75000元,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七日內(nèi)履行完畢;三、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與李某共同向青縣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補繳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具體金額由青縣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核定;四、駁回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的其他訴訟請求。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元,由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承擔。二審審理期間聚豐源家具廠提交證據(jù):1、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冀09民終2897號民事判決書及開庭筆錄,李某認為雙方系勞務關系和男女朋友關系,該判決書對此予以確認,已證明雙方存在勞務關系,就不可能再存在勞動關系。2、視頻證據(jù)一份,證明李某的證人王某承認李元新與李某系情人關系。3、2017年2月22日李某在青縣公安局的詢問筆錄一份,證實李某認可雙方系情人關系,保持這種關系為兩年左右,即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左右,能夠證明李某到濟南是出于情人關系而非工作關系,李某僅不定期到店工作。4、仲裁申請書一份,(2017)冀0922民初3448號民事判決書(以下簡稱第3448號民事判決書)及開庭筆錄,證明李某在第3448號案件中答辯其工資是3700元,而在本案中主張為月工資5000元,前后矛盾,其陳述真實性存疑。5、李某在仲裁階段提交證六,微信支付銷售提成2200元,和證八中第四頁6月23日銷售金額為22萬元,其收入為銷售業(yè)績提成1%,因為李某系不定期到店工作,聚豐源家具廠為其提供銷售提成1%作為其收入,不存在月薪情況。上訴狀中一審判決所引用證據(jù)未經(jīng)法庭質證,包括在仲裁階段的開庭通知為無效送達,不能作為本案定案依據(jù)。6、視頻一份,證明仲裁庭開庭后才在本村小賣部內(nèi)找到的仲裁庭開庭通知特快專遞郵件。李某質證意見:1、對證1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證明的內(nèi)容不認可,該判決書二審查明部分已經(jīng)清楚的記載聚豐源家具廠李元新雇傭李某為其管理濟南店鋪,確認了雙方的勞動關系。2、對證據(jù)2、3雙方之間這種身份關系是否存在,并不影響本案李某向聚豐源家具廠主張工資的權利,李某為聚豐源家具廠生意經(jīng)營提供了勞動,就應當?shù)玫较鄳墓べY,二人的身份與工資無關。3、對證據(jù)4仲裁申請書無異議,第3448號民事判決書和開庭筆錄真實性認可,但是第3448號民事判決書已經(jīng)被二審法院撤銷,因此其內(nèi)容不足為證。4、對證據(jù)5與李某在仲裁過程中主張的固定工資加提成并不沖突,證據(jù)5證實了李某享受銷售提成的情況,但并不能否認存在固定工資的情況。5、對證據(jù)6的錄制時間是2018年1月5日,一審開庭時聚豐源家具廠并未提交此證據(jù),因此該證據(jù)并非新證據(jù),錄制內(nèi)容僅是郵政的特快專遞,但是上面書寫的內(nèi)容并不清楚,在仲裁開庭過程中,仲裁員當庭給聚豐源家具廠打電話,聚豐源家具廠明確表示不參加庭審,對該證據(jù)的效力和證明內(nèi)容不認可。二審經(jīng)審理查明:第3448號案件審理中,李元新庭審中提交“證四,支付寶交易明細,證實原告(李元新)自2016年1月份起每月為被告(李某)支付車輛貸款3700元,分別為1、2、3、4、5、、6、7、8、9、10、11、12月份其中8月墊款3650元,共計11個月,合計為被告墊款40650元。證五、建設銀行個人活期明細查詢單一份,證實原告于2016年6月26日匯入被告賬戶7月份車輛貸款3700元,2017年1月4日及2017年1月23日分別匯入被告賬戶內(nèi)2017年1月及2月車輛貸款3700元、3000元”。李某質證稱:“對證四和證五很明顯該交易明細顯示出自被告到原告處上班直至離職,每月原告支付給被告工資約3700元左右”。另,李某針對李元新起訴的答辯中,陳述“被告確系原告的雇員,一直勤勤懇懇為原告的公司及濟南的商場店鋪管理,原告所述的數(shù)額均系所支付給被告的工資,每月3700元”。庭審過程中,李某陳述“補充下,我方在質證及舉證時并沒有闡述3700元是還款,并且明確提示該款項為工資”。在該案上訴過程中,李某上訴請求表述“被上訴人每月并沒有定時發(fā)放工資給上訴人(李某),就以償還車貸給上訴人作為工資補助”。該案上訴中,李某對2016年6月26日的轉賬5228元、2016年8月10日的3650元,2017年1月4日的轉賬30000元,2017年1月23日的3000元予以否認。本案一審中,李某陳述:“在該案件(3448)案件中,李某陳述的是,原告(李元新)所述的數(shù)額均系所支付給被告(李某)的工資,每月3700元。這種陳述首先本案原告在另一案件中是不認可的,被告認為原告給付的3700元是工資,不是繳納車輛還款的費用,但原告不認可,所以該筆錄中的這句話并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如果原告認可工資數(shù)額的話,那么想當然就確認了雙方的勞動關系。其次,對于該證據(jù)中提到的3700元,筆錄并未明確每月工資就是3700元,筆錄中的真實意思是所支付的這3700元僅是工資的一部分,并非全額工資,但原告還是否認。所以被告向仲裁庭主張全額5000元”。另查明,李某于2015年9月20日在原工作單位離職后到聚豐源家具廠在濟南東亞商場經(jīng)營的聚豐源紅木家具店工作,工作內(nèi)容為銷售制作的紅木家具,管理店內(nèi)經(jīng)營及員工,工資標準為每月5000元,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2017年1月,李某離職,雙方解除勞動關系。2015年11月9日,聚豐源家具廠支付李某一個月工資5000元。聚豐源家具廠應給付李某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共計15個月工資75000元,其中第3448號案件中李某認可的已給付2016年1、2、3、4、5、6、9、10、11、12共計10個月工資37000元,2015年聚豐源家具廠尚應給付李某38000元工資。李某工作期間聚豐源家具廠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上訴人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以下簡稱聚豐源家具廠)因與被上訴人李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河北省青縣人民法院(2018)冀0922民初74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9月1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青縣公安局2017年4月17日詢問筆錄、青縣公安局2017年9月14日詢問筆錄中聚豐源家具廠經(jīng)營者李元新的陳述能證實李某在濟南東亞商場經(jīng)營的聚豐源紅木家具店工作,聚豐源家具廠與李某均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李某接受聚豐源家具廠的勞動管理,從事聚豐源家具廠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且李某提供的勞動亦是聚豐源家具廠業(yè)務的組成部分,即聚豐源家具廠與李某之間符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確立勞動關系成立的要件,一審法院認定聚豐源家具廠與李某存在勞動關系,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聚豐源家具廠拖欠李某工資應予給付,李某主張月薪5000元,并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應予以支持;因李某在第3448號案件審理過程中,其認可聚豐源家具廠給付了部分工資,依據(jù)李某認可的事實,聚豐源家具廠已給付37000元,其應給付拖欠的38000元工資。因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一審認定聚豐源家具廠應按照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的規(guī)定為李某繳納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并無不當。綜上所述,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河北省青縣人民法院(2018)冀0922民初746號民事判決第一、三、四項;二、撤銷河北省青縣人民法院(2018)冀0922民初746號民事判決第二項;三、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支付李某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尚欠工資共計38000元,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七日內(nèi)履行完畢。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均由青縣聚豐源古典家具廠承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范秉華
審判員 畢文娟
審判員 郭亞寧
書記員:苗園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