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住所地:霸州市岔河集鄉(xiāng)岔河集村北小學南面。
法定代表人:閆志敏,該合作社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榮雙慶,河北天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邯鄲市魏縣。
委托代理人:劉振旺,霸州市開發(fā)區(qū)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與被告劉某某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轉包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閆志敏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榮雙慶,被告劉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振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以下簡稱聯(lián)鳳合作社)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被告支付原告為了平整、回填、灌溉涉案土地所墊付的相關費用26萬元整;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于2017年2月4日和2月6日在霸州市承租土地共計916畝,隨后原告指派法人閆志敏與被告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一份,約定:原告將其從村委會承租的土地中的900畝流轉給被告種植山藥,流轉期限2017年2月16日至2018年2月16日止;流轉費用每畝600元,總計54萬元。同時合同中第七條第4項約定“乙方(即被告)把山藥收獲完成后,并將不平的土地推平,用水曉一遍,恢復原貌”。2017年10月份被告已經將其種植的山藥收獲完成,但其不履行雙方的約定,將承租土地推平,用水流一遍,恢復原貌。原告為防止土地荒廢從而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自行墊付費用對涉案土地進行平整、回填、灌溉等。原告就其所實際墊付的費用多次找到被告協(xié)商,要求被告予以支付,但被告始終不予理睬。無奈原告為維護其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決。
劉某某辯稱,1、原告于2018年的2月5日起訴立案,以(2018)冀1081民初1115-1號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了原告的起訴,而原告又基于同一事實和理由對被告進行起訴,屬于《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一事不再理屬于重復起訴。2、原、被告在合同中沒有約定被告在收獲山藥后由被告去為原告履行平整地面、澆水等工作。原告所訴請求不應當得到支持。3、被告是與原告的負責人閆志敏個人所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而本案的原告主體為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被告對該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既不知曉也沒有與該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簽訂過任何的土地承包合同,原告的主體資格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19條的規(guī)定。該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與被告不存在利害關系。4、被告為平整收獲山藥后的土地,投入了數額巨大的資金,被告保留對原告負責人閆志敏反訴的權利。綜合以上幾點,被告認為應當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聯(lián)鳳合作社圍繞訴訟請求提供以下證據:
1、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證實原告主體身份;
2、土地租賃協(xié)議書兩份。證實原告通過協(xié)議的形式取得霸州市土地916畝的租賃使用權。
3、土地流轉合同書(照片打印件)一份。證實原告取得涉案土地租賃使用權后委托法人閆志敏與被告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將其中900畝土地流轉給被告種植山藥,期限自2017年2月16日至2018年2月16日止,流轉費用每畝每年600元,共計54萬元(租金已經全部支付完畢)。同時合同約定:被告把山藥收獲完成后,負責將承租土地推平、用水澆一遍、恢復原貌。
4、視頻資料一份。證實被告違反雙方的約定,未將承租土地推平、用水澆一遍、恢復原貌,導致承租土地被破壞嚴重。
5、霸州市證明一份,證實原告為了不讓涉案土地荒廢,盡量減少損失,自行出資將涉案土地平整、回填、灌溉等所花費的實際費用。
6、霸州市人民法院作出的(2018)冀1081民初1115-1號民事裁定書,證明前面的起訴是因為主體不適格,并未對實體問題作出處理。
7、土地流轉合同書一份(內容同證3),來源是(2018)冀1081民初1115號案件卷宗,系被告提供與我方在本案中提交的合同照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被告方在兩起案件中主張前后矛盾,也可以證實該土地流轉行為是客觀存在的。
8、證人單某、徐某1、徐某2庭上證言,證實種植山藥收獲后平整、澆灌、平整每畝費用約300元。
劉某某為支持其抗辯提交以下證據:
1、身份證復印件一份。證實被告的身份。
2、證明一份,協(xié)議四份。證實被告對原土地承包人進行了補償。
3、王某收條1張,證實王某收取了被告劉某某平整地面款5800元。中國農業(yè)銀行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1份,曹家鋒記工憑證1份,微信轉賬截圖5000元(2018年1月19日),證實魏某收取被告劉某某土地平整款7500元,共計12500元。說明被告已經對承包的土地在山藥收獲后進行了平整而且也付出了相應的平整費用。
4、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2019年3月27日起訴被告的訴狀一份、(2019)冀1081民初2013號民事判決書一份。證實原告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對被告劉某某因抓車費、電費及電力設備回收費等共計12606元,被駁回訴訟請求,用于證實原告針對電費及其它費用已經起訴過了被告,本案法院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應當繼續(xù)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5、證人王某的庭上證言,證明2017年12月份,王某給被告收獲山藥、平整土地2-3百畝,接受報酬5800元。
6、證人魏某的庭上證言,證明2017年11-12月份,給劉某某平整山藥地,1小時100元,大約干了120-130小時,報酬12000元。
7、證人劉某的庭上證言,證明劉某某對承包的土地退回時未澆灌,閆志敏也未澆灌。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1、2017年2月4日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與案外人徐德珍、劉湘、李立成在霸州市村民委員會的中證下簽訂《租地協(xié)議書》,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承包了案外人徐德珍、劉湘、李立成等所在的岔河集村第三、四組土地316畝,承包期五年,第一年承包價格每年每畝250元;2017年2月6日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與案外人張運明、徐秋廣在霸州市村民委員會的中證下簽訂《租地協(xié)議書》,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承包了案外人張運明、徐秋廣等所在的岔河集村第七、八組土地600畝,承包期十年,第一年承包價格每年每畝350元。
2、閆志敏(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法定代表人)與被告劉某某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無簽署日期),約定甲方將岔河集村北土地900畝流轉給乙方(被告劉某某)經營,流轉時限從2017年2月16日起至2018年2月16日止;流轉費用每畝每年600元;還約定,山藥收獲方式:用挖掘機或人工其他機械設備深翻土層1米左右收獲;乙方把山藥收獲完成后將不平的土地推平,用水澆一遍,恢復地貌。被告劉某某主張《土地流轉合同》系其接收土地后出于無奈簽訂的,口頭協(xié)商時無平整、灌溉等內容。
3、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將900畝土地交付被告劉某某,劉某某支付了流轉費用。山藥收獲完畢后被告劉某某對承包土地做了簡單平整,至退出土地時未澆灌。
4、2018年2月5日,閆志敏為原告曾起訴劉某某要求支付平整、灌溉、回填的費用26萬元。2018年8月8日本院作出(2018)冀1081民初1115-1號民事裁定書,以原告主體不適格為由駁回閆志敏的訴訟請求。
5、關于澆灌的費用,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在審理中申請本院委托鑒定機構進行評估鑒定,因未查找到相應的鑒定機構,致使鑒定不能。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未提供實際平整、澆灌及實際支出費用的證據,提供的證人因本地非山藥種植地區(qū),證人也未從事過山藥種植行業(yè),證人證言不能作為確定澆灌損失的依據。
對于以上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為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轉包糾紛,原告聯(lián)鳳合作社將其轉包的岔河集村集體土地,以其法定代表人的名義再次流轉給被告劉某某經營,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雙方對土地的承包期限、費用交付、退還時間、退還土地時未澆灌沒有爭議,爭議的焦點是被告退還土地時應否澆灌、恢復地貌及費用。被告劉某某對雙方《土地流轉合同》約定的“將不平的土地推平,用水澆一遍,恢復地貌”持有異議,認為是在其無奈的情況下簽訂的。根據行業(yè)習慣、山藥種植、收獲山藥需深挖1米左右等特點,山藥收獲后平整、澆灌、恢復地貌符合土地承包的行業(yè)習慣,被告異議不應采信。被告應當履行恢復地貌的義務承擔相關費用。本案在審理中原告曾對回填、澆灌的費用申請鑒定,因無相應的鑒定機構,致使鑒定不能。對相關費用本院走訪了農業(yè)技術部門,結合山藥的種植特點,山藥收獲需深挖1米左右,平整澆灌后土層勢必發(fā)生不均勻沉降還需二次平整,本院酌定為澆灌、二次平整的費用為每畝80元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澆灌、恢復地貌費用72000元。
二、駁回原告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600元,原告霸州市聯(lián)鳳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擔1800元,被告劉某某負擔8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趙碧濤
書記員: 劉子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