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雷某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金滇路XXX號XXX幢第一、二層。
法定代表人:ALESSANDROANTONIOLUIGIPESCI,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小焱,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潤清,上海市浩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深圳中航光電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
法定代表人:孫龍,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
上訴人雷某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深圳中航光電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公司)侵害商標權及虛假宣傳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5民初3087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9月1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11月2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雷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小焱、潘潤清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中航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雷某公司上訴請求:一、依法撤銷一審判決,改判中航公司立即停止在其1688網店使用“雷某”文字或圖片,刪除使用涉及“雷某”的侵權文字或圖片,停止商標侵權及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二、中航公司向雷某公司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15萬元。事實和理由:第一,一審判決認為中航公司使用雷某公司連接器商標“雷某”來銷售中航連接器是“為了說明商品的功能”屬認定事實錯誤。第二,一審判決認定中航公司號稱“兼容雷某”不屬于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是漠視和縱容了該不正當競爭行為。首先,中航公司所謂“兼容雷某”沒有任何事實依據,是虛假的宣傳手段;其次,中航公司所謂“兼容雷某”的本質是引人將中航公司產品可與雷某公司產品比照和替代購買進行聯系,是以捏造的宣傳手法來誤導用戶。第三,一審判決認定中航公司所謂“兼容雷某”屬合理使用,勢必導致不可估量的惡果。首先,該認定勢必造成整個行業(yè)侵權泛濫、市場陷入混亂;其次,一審判決認定“兼容”另一品牌產品是合理使用,將會誘使用戶進行高風險使用行為,后果難以預計。第四,一審判決采用錯誤的裁判標準,直接導致一審判決與同一法院其他判決相悖。綜上,雷某公司請求本院判如所請。
中航公司提交書面答辯意見稱:第一,中航公司使用“兼容”一詞已經說明不是原廠產品,只是為了解釋中航公司產品的性質和特點。第二,中航公司使用“兼容雷某”并沒有虛假宣傳,誤導客戶,而是為了讓客戶更好地理解中航產品。第三,市場的發(fā)展不是由雷某公司壟斷的,兼容產品的出現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雷某公司不允許別人來兼容自己的產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第四,一審判決所采用的裁判標準,是眾多法律相關工作人員綜合法律、證據做出的決定。綜上,請求法院維持一審判決。
雷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中航公司停止在其1688網店使用“雷某”等相關字樣,刪除使用“雷某”等相關字樣的侵權文字、圖片,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及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2.中航公司賠償雷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15萬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
雷某公司于2008年7月2日成立,登記的經營范圍為設計、開發(fā)、裝配、加工電子連接器、光纖連接器、電子及光纖線纜組件,銷售自產產品并提供相關售后服務。
雷某控股公司是第267687號“LEMO”商標和第XXXXXXX號“雷某”商標的注冊人。第267687號“LEMO”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第9類的接線盒、光導纖維電纜用接線器,經續(xù)展注冊,注冊有效期至2026年10月29日。第XXXXXXX號“雷某”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第9類的電器聯接器、光纖聯接器、電器插頭、電器接插件等,經續(xù)展注冊,注冊有效期至2026年9月13日。
雷某控股公司與雷某公司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約定:雷某控股公司將第XXXXXXX號“雷某”商標、第267687號“LEMO”商標許可給雷某公司使用,許可方式為獨占許可,許可使用費是免費。第XXXXXXX號“雷某”商標許可使用期限自2016年9月14日至2026年9月13日止,第267687號“LEMO”商標許可使用期限自2016年10月30日至2026年10月29日止。
中航公司于2018年6月7日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登記的經營范圍包括精密電連接器、五金塑膠制品、五金加工件的研發(fā)與銷售、國內貿易等。上海市徐匯公證處出具的(2018)滬徐證經字第14150號公證書載明:一、2018年12月21日,雷某公司的代理人使用公證處連接互聯網的電腦登錄中航公司的網店shop89t7612x10959.1688.com。該網店頁面載明,主營圓形推拉自鎖連接器、航空插頭、醫(yī)療連接器、防水連接器、廣瀨航空插頭、工業(yè)相機、視覺設備、機器人、機械手、自動化設備的高柔拖鏈運動千兆網線、電源線、IO觸發(fā)線等。二、在網店搜索欄輸入“雷某”進行搜索,共找到5款商品,商品標題中有“兼容雷某”等字樣。選擇查看一款標題為“兼容雷某電子連接器EGG00B2芯9芯單螺母插座航空插頭生產廠家”的商品,商品圖片上有“深圳中航”字樣。商品詳細信息顯示,品牌為“深圳中航”,型號為“EGG.00B”。三、選擇標題為“兼容雷某推拉自鎖連接器FHG5芯7芯影視設備航空插頭”的商品,商品圖片上有“深圳中航”字樣,商品詳細信息顯示,品牌為“深圳中航”,型號為“PHG”。四、雷某公司的代理人支付了231元從中航公司網店購買連接器。雷某公司的代理人詢問網店的客服:“這個可以和原廠雷某的插座兼容的吧,我估計設備上用的是原廠的。”對方回答:“是的兼容的。”五、2018年12月26日,雷某公司的代理人和該公證處工作人員提取了中航公司網店的快遞包裹,包裹內有4個連機器及4個護套,上述商品上無商標。
上海市徐匯公證處出具的(2018)滬徐證經字第12495號公證書載明:2018年11月3日,雷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對案外人的淘寶店“連接器線束廠家直銷”(shopXXXXXXXXX.taobao.com)進行證據保全公證。該淘寶店商品標題中有“雷某LEMO”字樣,商品圖片及商品介紹中有“深圳中航”字樣。該淘寶店的經營者為案外人深圳市眾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祥公司),雷某公司已對該公司另案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另查明,雷某公司為本案支出律師費2萬元、公證費4,000元。
一審法院認為,雷某控股公司在第9類的連接器等商品上注冊了第267687號“LEMO”商標和第XXXXXXX號“雷某”商標,上述注冊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雷某公司經雷某控股公司授權,獨占使用上述注冊商標,其有權提起本案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下簡稱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規(guī)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商標的使用,是指將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yè)活動中,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雷某公司訴稱,中航公司在其網店銷售連接器時使用“雷某”字樣,侵害了雷某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一審法院認為,中航公司網店的商品圖片上標注了“深圳中航”標識,中航公司網店的商品詳細信息中亦注明品牌為“深圳中航”。中航公司在網店商品標題中使用“兼容雷某”字樣,是為了說明該商品可以與雷某品牌的商品相兼容,此種使用方式不是為了指示商品的來源,而是為了說明商品的功能,相關公眾亦不會對涉案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中航公司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
雷某公司還主張,中航公司的商品并不具有與雷某公司商品相同的質量,中航公司稱所售商品兼容雷某連接器,構成虛假宣傳。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雷某公司主張中航公司的行為構成虛假宣傳,其需證明中航公司進行了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雷某公司未證明中航公司銷售的涉案商品不能與雷某公司的商品相兼容,且按照通常的理解,商品能相兼容并不意味著商品具有相同的質量,中航公司亦未宣稱其商品與雷某公司的商品有相同的質量,相關公眾亦不會因中航公司稱“兼容雷某”就會誤認為兩者具有相同的質量。雷某公司關于中航公司構成虛假宣傳的主張,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至于案外人眾祥公司在其運營的淘寶店使用“雷某”字樣的行為,雷某公司并不能證明中航公司參與了眾祥公司淘寶店的運營,且雷某公司已對眾祥公司另行提起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訴訟,故對于雷某公司關于中航公司與案外人構成共同侵權的主張,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四十八條、第五十七條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判決駁回雷某公司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3,300元,減半收取計1,650元,由雷某公司負擔。
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根據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是被控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及虛假宣傳。
關于被控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本院認為,商標的基本功能在于區(qū)別商品或服務來源,對于經營者在商業(yè)活動中使用他人商標是否構成商標侵權的判斷,應當考慮具體使用行為是否破壞了商標與商品或服務之間的聯系功能,即是否會導致相關公眾就商品或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如果在商業(yè)活動中使用他人商標只是為了描述或說明某種客觀情況,則該行為并非商標法意義上的商標使用行為,而是一種正當的商標使用行為。
本案中,被控行為表現為被上訴人在網絡上銷售產品時標注有“兼容雷某電子連接器”“兼容雷某推拉自鎖連接器”等字樣。對于上述商標的使用方式是否構成商標的正當使用,需綜合考慮下列因素:首先,“兼容”一詞在本案所涉語境中的涵義。“兼容”一詞具有多種涵義,依通常理解,本案中“兼容”的涵義系指不同品牌產品間可相互配合、穩(wěn)定工作。被上訴人宣稱兼容雷某品牌產品,并不意味著可達到雷某品牌產品間匹配產生的性能和效果,僅意味著被上訴人所銷售的產品可與雷某公司產品相互配合、穩(wěn)定工作。其次,關于被上訴人所銷售的產品是否與雷某公司產品兼容。本案中,上訴人確認其未對被控侵權產品是否可與相應的雷某產品相互配合、穩(wěn)定工作進行過測試,依據民事訴訟高度可能性的證明標準,上訴人所提供的證據尚不足以證明被上訴人所銷售的產品不能與相應的雷某公司產品進行兼容。再次,關于被上訴人使用“雷某”商標是否合理、必要。被上訴人在宣傳中使用兼容雷某產品的表述,意在向消費者說明其所銷售產品可以與有關的雷某產品相互配合、穩(wěn)定工作,其對雷某商標的使用在主觀上并非攀附上訴人的商譽,而是描述客觀事實的必要。并且,消費者在閱讀被上訴人的宣傳用語時,并不會就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綜合上述因素,在現有證據情況下,本院認為被控行為構成商標正當使用,不構成商標侵權。對于上訴人的相關上訴理由,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被控行為是否構成虛假宣傳。本院認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guī)制的虛假宣傳,其本質在于有關的宣傳內容是否會產生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效果。對于虛假宣傳行為的認定,應當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發(fā)生誤解的事實和被宣傳對象的實際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如前所述,兼容雷某品牌產品,并不意味著可達到與雷某品牌產品間匹配產生的性能和效果。被上訴人使用兼容雷某品牌產品的宣傳用語,以該領域相關公眾的一般理解,其應當知曉該產品并非來自于雷某公司,該產品的功能、效果也可能會與雷某公司產品有所差異,故本案被控的宣傳用語并不會產生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效果。對于上訴人的相關上訴理由,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300元,由上訴人雷某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吳盈喆
書記員:何??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