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夏定書,隨州市曾都區(qū)南郊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代收法律文書。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雙利農機制造有限公司(原隨州市雙利農機制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兵,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張加勝,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該公司員工。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彭海兵,湖北神農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雷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胡菊林,湖北神農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劉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湖北雙利農機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利公司)、雷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曾都民初字第0104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夏定書,被上訴人雙利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加勝、彭海兵,被上訴人雷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胡菊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雷某某訴稱,2013年4月23日,被告雙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劉某某向我借款50萬元,期限為1個月,利率為月息2%。同日,我將50萬元轉入被告劉某某指定的被告雙利公司的賬戶(隨州市農村商業(yè)銀行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4698)。借款期滿后,被告劉某某及雙利公司拒不還款。為此,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1、被告償還借款50萬元,并從2013年4月23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月息2分的利率支付利息;2、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原審被告劉某某庭審中口頭辯稱,借款時我是雙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借款匯入雙利公司賬戶,用于公司資金周轉,屬于公司債務,我個人不承擔債務。
原審被告雙利公司辯稱,訴爭的50萬元借款是劉某某的個人借款行為,不是代表雙利公司借款的職務行為。1、借條中借款人為劉某某而非雙利公司;2、該借款50萬元匯入雙利公司賬號是劉某某指定的,即劉某某本人對該借款有完全的處分權,可根據(jù)其意志匯入任何指定賬號。并且當天劉某某就從雙利公司賬號取現(xiàn)金10841元、83000元。說明劉某某利用或借用雙利公司賬號達到個人借款的真實目的。
原審查明,2013年4月23日,被告劉某某向原告雷某某借款50萬元,并出具借條,內容為“借到雷某某現(xiàn)金伍拾萬元整(50萬元)。借款期限壹個月,月利率2%。借款人:劉某某。2013年4月23日。指定賬戶:隨州市雙利農機制造有限公司,賬號:×××4698,開戶行:隨州市農村商業(yè)銀行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支行”,雙方對借款用途未進行約定。同日,雷某某委托湖北雷氏產業(yè)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建行轉款50萬元至上述賬戶。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索款無果,于2014年6月23日訴至本院。
原審另查明,原隨州市雙利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7日,公司股東為劉某某、徐淑華(系劉某某妻子)2人,公司財務會計為劉華(劉某某女兒),后變更為劉晶洋(劉某某女兒)。2013年11月28日,隨州市雙利農機制造有限公司變更為湖北雙利農機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6月23日,雙利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劉某某變更為周兵。
原審又查明,原隨州市雙利公司在銀行開設有兩個賬戶,2013年4月23日,原告雷某某委托湖北雷氏產業(yè)投資有限公司將借款50萬元轉至劉某某指定賬戶(隨州市雙利農機制造有限公司,賬號:×××4698)后,原隨州市雙利公司的財務賬薄上并未對該筆轉款進行登記。轉款當日,該賬戶資金異動記載:兩次取現(xiàn)108410元、83000元,另轉往隨州市華中農機制造有限公司82010000000895860賬戶32萬元;次日,兩次取現(xiàn)20000元、51447元,另由82010000000895860賬戶轉入資金32萬元;此后該賬戶又多次進行取現(xiàn)交易。2014年6月23日,雙利公司股權轉讓時,該賬戶未辦理財務移交手續(xù),自2014年6月20日后,該賬戶未有其他交易記錄。
原審認為,被告劉某某欠原告雷某某借款50萬元及利息,有其出具的借條及銀行轉賬憑證佐證,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明確,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劉某某償還借款及利息的理由正當,本院予以支持。借款時,被告劉某某雖為雙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借條上載明借款人為劉某某個人,并無雙利公司的印章,對借款用途雙方也未進行約定,因而劉某某是以個人名義借款,該借款到達原隨州市雙利公司賬戶后,并未在公司財務賬簿上予以登記,其后該借款分多次被取現(xiàn),被告劉某某也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該筆借款用于公司經(jīng)營活動。在公司全部股權轉讓時,被告劉某某亦未對該筆借款及借款賬戶進行財務移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8條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jīng)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企業(yè)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的經(jīng)營活動,法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本案中被告劉某某以個人名義借款,用于非經(jīng)營活動,屬于借用原雙利公司賬戶達到個人借款目的,故其借款行為不應認定為公司職務行為,其辯稱該筆借款為公司債務,該院不予采納。被告雙利公司辯稱借款為劉某某個人借款,不是代表雙利公司的職務行為,該院予以采納。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8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償還原告雷某某借款50萬元及利息(自2013年4月23日起至款付清之日止按月利率2%計算);二、駁回原告雷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800元,由被告劉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一致。本院另查明,隨州市華中農機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劉華。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問題是:劉某某的借款行為是其個人行為還是代表公司履行職務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jīng)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首先,從劉某某出具的借條內容看,該借條并未約定借款的用途,借條落款系劉某某個人簽名捺印,未加蓋公司印章。另雷某某在起訴時先起訴劉某某個人還款,后才提出追加雙利公司承擔還款責任,由此也可以推斷,雙方借款時未對所借款項的用途作出約定。其次,從借款的使用情況來看,劉某某在借款匯入其指定的雙利公司賬戶當日,分兩次提取現(xiàn)金191410元,匯款32萬元至劉某某女兒劉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隨州市華中農機有限公司賬戶。劉某某使用該筆借款的行為,不能證明是用于雙利公司的經(jīng)營活動。第三、劉某某在收到該筆借款后,并未在公司的財務賬薄上予以記載。且雙利公司在擬進行清算,公告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時,雷某某未向雙利公司申報該筆債權。故本案劉某某借款時雖是雙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其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該借款是用于公司的經(jīng)營活動,其上訴稱借款是其代表公司履行職務行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結果處理恰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800元,由上訴人劉某某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艷麗 審判員 詹君健 審判員 戴浩軍
書記員:廖文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