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隨州市清河嘉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馬海江,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吳濤(代理權限:代為起訴、調(diào)解、代簽收法律文書),湖北美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湖北大力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董事長。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大力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住隨州市。
原告隨州市清河嘉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河嘉某汽車公司)與被告湖北大力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力客車公司)、李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清河嘉某汽車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吳濤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李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清河嘉某汽車公司訴稱,被告大力客車公司因生產(chǎn)經(jīng)營需要向我公司購買汽車零部件等貨物,我公司一起按被告公司的要求供貨,但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未按時支付貨款。經(jīng)過對賬,截止2015年4月,被告大力客車公司共拖欠我公司貨款2267777.45元。后我公司經(jīng)催要,被告以每臺校車17萬元的價格抵給我公司校車5臺,共計85萬元。至此,被告大力客車公司下欠我公司貨款1417777元。因被告李某某系被告大力客車公司股東,對公司的認繳資本未實際繳納到位,應在未出資的范圍內(nèi)被告大力客車公司的貨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為此,特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大力客車公司立即支付拖欠的貨款1417777元,被告李某某在未繳出資范圍內(nèi)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李某某未作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系從事汽車零部件銷售等的有限公司,與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有業(yè)務往來。每次送貨后,被告大力客車公司倉庫保管員均在送貨單上簽字,對產(chǎn)品名稱、數(shù)量、單價等進行確認。期間,雙方于2014年1月、5月、9月、11月進行了對賬,被告大力客車公司確認截止2014年10月31日共欠原告貨款1992802.31元。此后,原告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又向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提供了277611.50元的產(chǎn)品。止2015年4月,被告大力客車公司共欠原告貨款2270413.81元,后雙方協(xié)商以車抵債的方式抵消貨款850000元,下欠1420413.81元。原告索款未果,遂于2017年10月17日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欠原告清河嘉某汽車公司貨款1420413.81元的事實,有被告公司倉庫保管員簽字確認的送貨單、雙方認可的對賬情況說明等證據(jù)佐證,足以認定。但原告請求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支付貨款1417777元,低于雙方對賬的1420413.81元,對超出部分原告未予請求,視作其放棄,故原告請求被告支付1417777元并自主張權利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的訴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李某某在出資不實的范圍內(nèi)承擔賠償責任的訴求,因被告李某某認繳出資5400萬元,出資方式為1000萬元貨幣、4400萬元土地使用權,但其4400萬元為土地使用權未提供土地使用權轉(zhuǎn)移的證據(jù),只能認定其實繳出資1000萬元,故原告要求被告在未出資范圍內(nèi)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訴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大力客車公司、李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對原告訴訟請求的抗辯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十三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大力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支付原告隨州市清河嘉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貨款1417777元及利息(自2017年10月17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逾期履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被告李某某在未出資4400萬元范圍內(nèi)對上述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案件受理費17560元,由被告湖北大力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李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陳紅艷
人民陪審員 蘇功茂
人民陪審員 吳祖國
書記員: 戢祥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