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隨州市中興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住所地:隨州市神農(nóng)大道濱河灣一號樓。
法定代表人李偉,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海兵、沈祥,
湖北神農(nóng)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張海波,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隨縣。
被告沈某某,女,****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隨縣。系張海波之妻。
被告孟昭生,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紅安縣。
被告黎寶林,女,****年**月**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孟昭生之妻。
被告
隨縣萬興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隨縣新街鎮(zhèn)水寨村二組。
法定代表人:孟昭生,總經(jīng)理。
原告
隨州市中興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孟昭生、黎寶林、
隨縣萬興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興公司”)追償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沈祥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孟昭生、黎寶林、萬興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隨州市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新街支行(以下簡稱“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貸款200萬元,請求原告為其提供保證。2016年6月8日,被告張海波、
隨州宸豪牧業(yè)有限公司(現(xiàn)變更為萬興公司)向原告出具《承諾書》,承諾對借款提供保證擔保,并以
隨州宸豪牧業(yè)有限公司兔廠土地、地面附屬建筑、設備對原告提供留置擔保。2016年6月11日,被告孟昭生、黎寶林向原告出具《反擔保承諾書》,承諾為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貸款向原告提供連帶責任反擔保。2016年6月28日,原告與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簽訂《借款擔保合同書》,約定原告為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貸款200萬元提供連帶責任擔保,若被告張海波、沈某某不按期還款,發(fā)生了原告代償貸款的情形,則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應當向原告償還代償款本金,并支付代償款按日利率千分之二計算的利息及擔保金3%的違約金。同日,被告孟昭生、黎寶林與原告簽訂《借款反擔保保證合同》,約定被告孟昭生、黎寶林為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上述貸款向原告提供反擔保,反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本金、利息、違約金等,反擔保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之后,原告與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簽訂了《保證合同》,為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貸款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2016年6月28日,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基于該《保證合同》向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發(fā)放了貸款199萬元,原告履行了《借款擔保合同書》約定的義務。貸款到期后,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向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催收還款未果。原告于2017年12月8日代替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償還了該筆貸款本息2204719.1元,發(fā)生了原告代償貸款的情形。經(jīng)催告,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未按《借款擔保合同書》的約定向原告償還代償款本息;被告孟昭生、黎寶林、萬興公司未按照《借款反擔保保證合同》及《承諾書》的約定向原告承擔反擔保責任。綜上,各被告的違約行為給原告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請求法院判令:1、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償還原告為其代償?shù)你y行貸款2204719.1元,并支付代償款利息(以2204719.1元為基數(shù)自代償之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款項清償完畢之日止);2、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向原告支付違約金5.97萬元;3、被告孟昭生、黎寶林、萬興公司對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4、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孟昭生、黎寶林、萬興公司均未行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6月8日,被告萬興公司向原告出具《承諾書》,承諾為被告張海波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借款200萬元提供保證擔保,并自愿將
隨州宸豪牧業(yè)有限公司兔廠土地及地面附屬建筑、設備留置原告處。2016年6月11日,被告孟昭生、黎寶林向原告出具《反擔保承諾書》,承諾就被告張海波申請原告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申請借款200萬元提供擔保,孟昭生、黎寶林自愿為原告前述擔保提供反擔保,反擔保金額為200萬元,以貸款人最終審批并發(fā)放的貸款金額為準;反擔保范圍為貸款本金、利息、罰息、擔保費、訴訟費、違約金等,以及原告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財產(chǎn)保全費、執(zhí)行費、評估費、拍賣費、擔保及服務費、保證金存款利息差);反擔保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反擔保;反擔保期限為貸款到期(延期)之次日起兩年。2016年6月28日,原告與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孟昭生、黎寶林共同簽訂《借款反擔保保證合同》,就孟昭生、黎寶林在上述《反擔保承諾書》中承諾的事項再次進行明確。
同日,原告與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簽訂《借款擔保合同書》,約定原告根據(jù)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申請,同意為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的50萬元貸款及其產(chǎn)生的利息提供連帶責任保證;若原告代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清償債務后,即取代債權人(貸款人)地位,有權要求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歸還原告代償?shù)娜靠铐?,并支付自代償之日起按結欠本金的日千分之二計算至本金還清之日止的利息,結欠利息、擔保及服務費,按日千分之二計算擔保及服務費;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應按合同擔保金額的10%向原告交納擔保保證金20萬元;若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原告有權要求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支付合同規(guī)定的擔保金額3%的違約金,因此給甲方造成其他損失且違約金不足以賠償?shù)?,被告應支付相原告為實現(xiàn)債權而支付的律師法、訴訟費等一切費用)。
同日,原告與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簽訂《保證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的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保證范圍包括主合同項下全部債務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賠償金、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和所有其他應付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
同日,被告張海波、沈某某與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簽訂《個人借款合同》,約定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借款199萬元,借款期限為12個月,自實際放款日起算,實際放款日以借款憑證記載為準;還款方式為每月20日結息、到期還本;借款首次執(zhí)行利率為7.8%。同日,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向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發(fā)放了借款199萬元。
2017年12月8日,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出具代償證明,顯示貸款期限屆滿后,因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經(jīng)營失敗,無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原告于2017年12月7日代為償還張海波、沈某某貸款本金1989999元,利息214720.1元。
另查明,
隨州宸豪牧業(yè)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5日將企業(yè)名稱變更為
隨縣萬興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
以上事實由《承諾書》、《反擔保承諾書》、《借款反擔保保證合同》、《借款擔保合同書》、《保證合同》、《個人借款合同》、《借款憑證》、《湖北省農(nóng)村信用社借款償還憑證》、《代償證明》以及庭審筆錄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自愿簽訂的《承諾書》、《反擔保承諾書》、《借款反擔保保證合同》、《借款擔保合同書》、《保證合同》、《個人借款合同》均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原、被告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本案中,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按約向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發(fā)放貸款199萬元,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還本付息。因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未按時還款,導致原告承擔保證責任,代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清償貸款本息共計2204719.1元,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原告償還代償款,并承擔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關于代償款數(shù)額,原告向農(nóng)商行新街支行代償貸款本息共計2204719.1元,由借款償還憑證及代償證明為證,原告訴請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共同償還原告為其代償?shù)你y行貸款2204719.1元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關于代償款利息,《借款擔保合同書》約定若發(fā)生原告代償?shù)那樾?,被告張海波、沈某某應當向原告支付自原告代償之日起按照日利率千分之二計算的利息,該項約定的利息標準過高,原告自愿按照年利率24%計算并無不當,故原告訴請被告張海波、沈某某共同支付以2204719.1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2月8日起按照年利率24%計算至款項實際清償完畢之日止的利息,合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關于違約金,本院已支持的利息足以彌補原告損失,故對該項訴請,不再支持。關于被告孟昭生、黎寶林的責任承擔問題,被告孟昭生、黎寶林向原告出具《反擔保承諾書》并與原告簽訂《借款反擔保保證合同》,承諾就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上述債務對原告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故原告訴請被告孟昭生、黎寶林對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合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被告萬興公司的責任承擔問題,萬興公司以其公司所有的兔廠土地及地面附屬建筑、設備留置給原告,其中不動產(chǎn)的留置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留置權成立的條件,留置的動產(chǎn)又未提供準確的清單或進行價值評估,本院無法確認留置物及其價值,故原告訴請被告萬興公司對被告張海波、沈某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條、第十二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一條、第二百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海波、沈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
隨州市中興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支付代償款2204719.1元及利息(以2204719.1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2月8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清償完畢之日止);
二、被告孟昭生、黎寶林對本判決第一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
隨州市中興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4438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計29438元由被告張海波、沈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汪洋
人民陪審員 鄧義山
人民陪審員 王先明
書記員: 皮曉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