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住黑龍江省依安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文獻,黑龍江鵬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趙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住黑龍江省依安縣,現(xiàn)羈押于依安縣看守所。
委托訴訟代理人:崔顯廷,黑龍江鴻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隋某某訴被告趙某確認合同效力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文獻,被告趙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崔顯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確認原告隋某某與被告趙某于2014年1月24日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事實與理由:2011年12月4日,趙某與依安縣依龍鎮(zhèn)勞動村民委員會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土地1360畝,期限30年;2014年1月24日,趙某將該地轉包給原告,雙方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合同約定承包期限27年,承包費3,672,000元。合同簽訂后,趙某收取了原告交付的全部承包費。后雙方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發(fā)生爭議。故原告起訴,要求確認土地承包合同有效。
原告針對自己的主張,提供書面說明,內容為:“原告隋某某與被告趙某系朋友關系,2013年初,趙某主動找到隋某某,陳述其于2011年在依安縣依龍鎮(zhèn)勞動村承包了1000余畝土地,該土地已經由原來的旱田改造成水田,由于交納的承包費及銀行貸款利息過高,現(xiàn)在已經無力繼續(xù)種植和經營,于是問原告隋某某能否承包這塊土地,原告說可以,這樣經過雙方協(xié)商,被告趙某將在依龍鎮(zhèn)勞動村(××繁榮村)承包的19號西堿溝大荒地流轉給原告隋某某,由于趙某旱田改造為水田花去了很多費用,于是雙方口頭約定,合同期限參照趙某與勞動村簽訂合同的期限,但自2014年至2017年間可以由趙某經營,以此作為給趙某旱田改造成水田的費用補償,從2018年開始由原告隋某某收回全部承包土地。雙方達成合意后,原告隋某某陸續(xù)給被告趙某匯款,2013年12月2日匯款57.6萬元,2013年12月9日匯款166萬元,其他款項也陸續(xù)的通過轉賬和現(xiàn)金的方式付給了趙某,至2014年1月24日,轉賬和現(xiàn)金給付總計人民幣367.2萬元,于是雙方于2014年1月24日簽訂了書面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承包期限約定的起始日期和趙某與勞動村委會簽訂的日期相同,趙某將多份收據(jù)收回,重新給隋某某出具了收款總收據(jù),并將其與勞動村委會簽訂的合同原件及村民代表大會討論記錄復印件交付給隋某某。2018年2月,隋某某得知趙某因該土地的原因被他人起訴了,而且趙某和他姐夫孔兆明還偽造了虛假的合伙協(xié)議,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隋某某作為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合同效力。2018年春,原告隋某某按照與趙某的約定,已經實際接受和經營了該全部承包耕地,并經依龍鎮(zhèn)政府審核同意,申報了2018年至2020年的水田修整工作,并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該地塊進行了徹底的整理和治理,同時按照政府的要求種植了油菜養(yǎng)地。綜上,原告隋某某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了價款,并實際占有和經營管理了該地塊,也得到了當?shù)卣耐夂椭С郑收埱笕嗣穹ㄔ阂婪ù_認原告隋某某和被告趙某簽訂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有效?!?br/>被告趙某辯稱:原告說的不是事實。事實是:趙某的朋友楊孝軍因信用社借款到期需要資金還貸款,趙某向隋某某借款160萬元替楊孝軍還了貸款。(楊孝軍需要重新在信用社借款償還趙某)后因楊孝軍被捕而未能再次向信用社借款,楊孝軍和趙某還不上隋某某的借款160萬元。后來趙某按約定的月利率是按七分給隋某某支付一年多的利息。趙某、隋某某和方春光去北安監(jiān)獄找過楊孝軍,確認趙某向原告借的錢是給楊孝軍用了。從北安回來以后,隋某某找到趙某,稱其去市里取錢,市里需要抵押物抵押,于是原告和被告簽了土地承包合同,其實沒有約定承包土地的事實。這個承包合同屬于擔保的性質。當時趙某和隋某某之間沒有借據(jù),楊孝軍也沒給原告出具借款憑證。后趙某給原告出了借據(jù),本金加利息(七分利)一共300多萬元。趙某還利息有票據(jù),大約200多萬元;有憑證的是160萬左右,是在銀行打款的票據(jù)。公安局經偵大隊查過這個事,公安局卷宗有記載,因為趙某現(xiàn)在押,所以其家人對那些票據(jù)不一定能找全。剩下用現(xiàn)金還了一部分,但是原告沒給被告出具還款憑證。趙某承包的土地沒有交給原告,趙某和孔照明是合伙關系,不是虛假的,法院已判決認定趙某和孔照明是合伙關系。
經審理查明,2011年12月4日,趙某與依安縣依龍鎮(zhèn)勞動村民委員會簽訂大荒地承包合同書,承包土地1360畝,價款480萬元,承包期限30年。2013年10月10日,趙某向隋某某借款70萬元;2014年1月24日,趙某又向隋某某借款300萬元,并用其與依龍鎮(zhèn)勞動村(××繁榮村)簽訂的大荒地承包合同書作抵押,并出具了借據(jù)及承包費收據(jù)。后又陸續(xù)借款多筆,共計借款710萬元。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原、被告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土地承包還是借款抵押。原告提出該合同是土地承包合同,并舉示了證據(jù)加以證明;趙某提出該合同是在借款時作為土地抵押,該合同無效。被告提出“2014年與趙某簽訂承包合同后,至2018年才實際經營,不符合常理”;隋某某提出“讓出四年的經營權作為趙某旱田改水田的費用”。以上行為不符合習慣,并且隋某某在訴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材料能清楚的證明原、被告之間因借款產生的用土地抵押擔保的事實存在。原、被告之間系基于借貸關系產生的抵押關系制作了土地承包合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二款“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按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處理”,本案隱藏的行為為抵押合同,應當按照抵押合同處理。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隋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計50元,由原告隋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陳嚴
書記員: 韓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