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隆某某華興石膏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隆某某雙碑鄉(xiāng)里南莊雙碑礦區(qū)。法定代表人:喬連德,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振奎,河北甲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何某某,男,漢族,現(xiàn)住四川省三臺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增產(chǎn),河北張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華興公司上訴請求:1、依法改判將被上訴人委托蔣廷高支取的2.8萬元從設備兌價款中扣除;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審庭審中上訴人為了證明被上訴人已經(jīng)支取4.8萬元設備兌價款向法庭提交了一組證據(jù),包括五份支款條和一份何某某委托蔣廷高支取款項的委托書,一審法院只認定了2萬元,對蔣廷高支取2.8萬元的四份收條證據(jù)不予采信,上訴人為了證明被上訴人已經(jīng)支取4.8萬元設備兌價款的事實已提交了證據(jù),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已經(jīng)完成了舉證責任,被上訴人否定部分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支持,而一審不予采信的理由違反了證據(jù)規(guī)則關于舉證責任的規(guī)定。何某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當依法維持,駁回上訴。何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被告履行合同義務,按約給付原告設備折價款70萬元,并支付違約金21萬元,共計91萬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對于雙方?jīng)]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2009年9月25日《工程承包合同書》。華興公司與卜孟杰、王少華、李宏杰、劉勝杰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書,約定華興公司將主井石膏開采工程發(fā)包給卜孟杰等四人。卜孟杰等四人組織人員按照華興公司的安排進行施工、采掘,并將礦石運輸?shù)骄诘孛尕泩觯邪嗽谑褂萌A興公司提供設備的同時,不足部分自備。承包期自2009年9月25日-2012年9月25日。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字確認,形式合法,內容真實,對該工程承包合同書,本院予以確認。2、2011年8月10日《補充協(xié)議》、2013年10月20日《協(xié)議書》。2013年10月20日華興公司與何某某簽訂協(xié)議書,華興公司與卜孟杰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不能正常履行,華興公司與卜孟杰無法聯(lián)系,2012年11月華興公司與卜孟杰合伙人之一何某某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華興公司與卜孟杰合同終止,不再履行。承包方在承包期內自投設備折價40萬元,卜孟杰欠付何某某的30萬元債務轉移至華興公司,共計70萬元由華興公司向何某某支付,自華興公司生產(chǎn)之日起,每月支付何某某10萬元,付清之后合同解除。如不能兌現(xiàn)每月10萬元,加罰年10%違約金。如遇特殊情況政府長時間停工本協(xié)議無法正常履行,雙方共同協(xié)商解決。2015年10月6日華興公司重新確認合同效力。該協(xié)議書經(jīng)雙方當事人簽字確認,雙方對其真實性無異議,華興公司對其合法性存在異議,結合華興公司與何某某于2011年8月10日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應認定華興公司與何某某間存在石膏開采工程的承包合同。對兩份協(xié)議,本院予以確認。3、2013年11月5日何某某支款條。2013年11月5日何某某從華興公司支取工程款2萬元,何某某予以認可,本院予以確認,該款可從何某某主張的70萬元中扣減。4、2013年8月19日蔣廷高收條(0.5萬元)、12月31日收條(0.2萬元)、2014年1月12日收條(2萬元)、4月14日收條(0.1萬元),華興公司稱蔣廷高受何某某委托支款2.8萬元,應予從工程款中扣減。何某某對此不予認可,收條無法判斷是否為蔣廷高所書寫,其支款行為與何某某無關。蔣廷高支款與本案有無關聯(lián),被告未提供其他證據(jù)相佐證,就蔣廷高四份收條的證明力,本院不予采信。5、2011年9月20日卜孟杰聲明。聲明系復印件,真實性無法判斷,本院不予采信。6、2013年12月28日何某某委托書,何某某稱字跡非本人書寫,華興公司無法說明其來源性,該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一審法院認為,何某某、華興公司于2011年8月10日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2013年10月20日簽訂《協(xié)議書》應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法律應予保護,雙方當事人均應恪守履行。本案焦點在:一、華興公司與何某某間的協(xié)議是否為無效合同。華興公司辯稱其與卜孟杰等四人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由卜孟杰等四人承包石膏開采工程,合同履行過程中又與何某某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終止合同履行,將設備折價款和債務轉移款70萬元支付給非工程承包人的何某某,合同存在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應屬無效。華興公司所稱的“第三人”應為特定意義的“第三人”,即卜孟杰等四人。如華興公司與何某某之間協(xié)議確損害了卜孟杰等四人的利益,可由該特定四人向法院訴訟主張合同無效。由本案查明事實,2011年8月10日,何某某、華興公司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由何某某投入資金、設備,重新制訂生產(chǎn)計劃進行石膏開采,參與承包,其他合同條款按原合同執(zhí)行,該補充協(xié)議系原合同的延續(xù),又相對獨立,因合同雙方約束主體在何某某、華興公司,雙方簽字確認始合同生效。合同履行至2013年10月20日,不能正常履行,何某某、華興公司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承包合同終止,華興公司支付何某某70萬元?,F(xiàn)華興公司不履行合同約定義務,反以不當理由主張合同無效,有違誠實信用原則,本院不予支持。二、華興公司是否已達付款條件。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約定華興公司從生產(chǎn)之日起,每月支付何某某10萬元直至付清為止。華興公司稱石膏礦因政府原因停工停產(chǎn),尚不具備付款條件。何某某對礦區(qū)停產(chǎn)事實未持異議。結合合同性質及目的,礦區(qū)停產(chǎn)不應是華興公司拒付款項的理由,雙方在2015年10月6日對合同履行有過協(xié)商,但并未在涉案款項支付上達成一致意見。何某某有權要求華興公司履行涉案款項。何某某該項訴訟主張,予以支持。即華興公司支付何某某70萬元-2萬元=68萬元。關于違約金主張,華興公司未按協(xié)議付款,存在付款條件的限制,也有第三方因素干擾,并非華興公司主觀原因所致,由華興公司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顯失公平,故對何某某的違約金主張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判決:被告隆某某華興石膏礦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何某某68萬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2900元,減半收取計6450元,由原告何某某負擔1630元,由被告隆某某華興石膏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4820元。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2009年9月25日,華興公司作為甲方與乙方卜夢杰、王少華、李宏杰、劉勝杰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書,約定的主要內容為:華興公司將主井石膏開采工程發(fā)包給卜夢杰等四人,卜夢杰等四人組織人員按照華興公司的安排進行施工、采掘,并將礦石運輸?shù)骄诘孛尕泩?,承包人使用華興公司現(xiàn)有設備,不足部分乙方自備;承包期限自2009年9月25日至2012年9月25日;每月底由甲方組織有關人員對上月的工程進行驗收,巷道驗收合格后,結算上月的工程款;工程價款的計算以地磅為準,價格為37元/噸,工程價款包括施工隊所有人員的工資;甲方負責監(jiān)督乙方對工人工資的發(fā)放。2011年8月10日,何某某與華興公司簽訂補充協(xié)議,協(xié)議主要內容為:在原合同基礎上,乙方新增股東1名,何某某參與生產(chǎn)承包;新股東加入后要重新制定生產(chǎn)計劃并投入新的資金及設備,原合同時間較短不能收回投資,同意在原合同期限內延期2年;其他合同條款按原合同執(zhí)行。2013年10月20日,因華興公司與卜夢杰于2009年簽訂的承包合同不能正常履行,華興公司與卜夢杰合伙人之一的何某某達成協(xié)議,協(xié)議主要內容為:承包合同至此中止。不再履行;承包方在承包期間投入的主要設備,礦方折價后分期給付;設備兌折價為70萬元;礦方從生產(chǎn)之日起,每月支付何某某10萬元,付清為止,本合同自行解除;如不能兌現(xiàn)每月10萬元,加罰年10%違約金;如遇特殊情況,政府長時間停工本協(xié)議不能正常履行時,雙方共同協(xié)商解決。2015年10月6日,華興公司重新確認了該協(xié)議的效力。2013年11月5日,何某某從華興公司支取工程款2萬元。蔣廷高系何某某的員工。華興公司在原審中提交了委托人為何某某寫于2013年12月28日的委托書一份、蔣廷高的四張收條,主張收條載明的2.8萬元和何某某支取的2萬元均應從70萬元的設備款中予以扣除。上述委托書主要內容為:何某某委托蔣廷高在華興石膏礦收取礦上欠施工隊的錢30萬元,望華興礦認真按照當初和施工隊的協(xié)議執(zhí)行。四張收條載明蔣廷高分別于2013年8月19日、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月12日、2014年4月14日從華興公司支取現(xiàn)金0.5萬元、0.2萬元、2萬元、0.1萬元。何某某在一審中認可蔣廷高支取的0.8萬元為工人工資,但與本案的70萬元沒有關系。何某某對華興公司出示的委托書和蔣廷高收取2萬元的收條不予認可,稱不是其簽字,沒有對蔣廷高授權。
上訴人隆某某華興石膏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何某某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隆某某人民法院(2016)冀0525民初17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2月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華興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振奎、被上訴人何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增產(chǎn)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華興公司提交了署名委托人為何某某、被委托人為蔣廷高的委托書和蔣廷高的2.8萬元的收條,主張該2.8萬元系何某某委托蔣廷高收取,應從70萬元的設備款中扣除。因蔣廷高系何某某的員工,何某某在庭審中亦認可蔣廷高所打的2013年8月19日、2013年12月31日、2014年4月14日共計0.8萬元的欠條。何某某雖稱2013年12月28日的委托書上委托人處的簽名并非其筆跡,不認可2014年1月12日蔣廷高支取的2萬元,但結合其在庭審中的陳述和其與蔣廷高的關系,何某某更易舉出蔣廷高未收取2萬元或收取的2萬元與其無關的證據(jù),因此,在華興公司提交的委托書內容、支款條與何某某的陳述、2013年10月20日雙方協(xié)議的內容互相佐證的情況下,何某某應就其否認委托書的簽名不是其所簽的辯稱提交反駁證據(jù),而其在本案中并未提交,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故本院對華興公司提交的委托書和蔣廷高的四張欠條的真實性予以采信。何某某雖認可2013年8月19日蔣廷高支取的0.5萬元,但因該0.5萬元系支取在何某某與華興公司簽訂給付70萬元設備款和何某某出具委托書的日期之前,華興公司提交的證據(jù)無法證明蔣廷高支取的該0.5萬元與本案有關聯(lián),該0.5萬元不應從華興公司給付的70萬元設備款中扣除。剩余2.3萬元系在何某某為蔣廷高出具委托書之后從華興公司支取,故該2.3萬元與何某某認可的2萬元均應從華興公司應給付的設備款中扣除。綜上所述,華興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十四條、第六十六條、第七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變更隆某某人民法院(2016)冀0525民初1776號民事判決主文為“隆某某華興石膏礦業(yè)有限公司于接判后十日內給付何某某657000元”。二、駁回何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12900元,減半收取為6450元,由何某某負擔1806元,隆某某華興石膏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4644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00元,由何某某負擔410元,隆某某華興石膏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90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代理審判員 閆海燕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