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陶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西剛,河北林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獻縣玉某小麥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住所地:獻縣十五級鄉(xiāng)尹一村。注冊號:130929NA000644X。
法定代表人:周玉某,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維維,河北中旺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陶某某因與被上訴人獻縣玉某小麥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獻縣人民法院(2016)冀0929民初21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3月2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陶某某的上訴請求:1、請求法院依法撤銷獻縣人民法院(2016)冀0929民初2140號民事判決書,發(fā)還重審或者改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本案屬于侵權糾紛,上訴人陶某某對爭議地塊擁有合法使用權。2015年6月10日,上訴人與涉案土地承包人簽訂土地轉(zhuǎn)包合同一份并按照合同的約定向承包人支付了相應的轉(zhuǎn)包費用,并且該合同也經(jīng)過發(fā)包方蓋章備案。被上訴人在上訴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涉案土地上耕種農(nóng)作物,構成對上訴人合法權益的侵害。原審法院在對本案進行審理后,單方面認為本案屬于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駁回起訴,不符合事實適用法律錯誤。被上訴人在一審的答辯不能免除其賠償責任。本案原審被告為獻縣玉某小麥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庭審中被上訴人提交以“周玉某”和“尹一村”雙方簽訂的合同為抗辯認為被上訴人對涉案土地擁有使用權。其提供的合同從主體上、合法性、關聯(lián)性、以及合同內(nèi)容上均不能證實本案被上訴人合法取得涉案土地的使用權。原審法院在未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據(jù)第三人簽訂的無效合同認定不構成侵權明顯不符合事實,適用法律錯誤。綜上,請求法院依法撤銷獻縣人民法院(2016)冀0929民初2140號民事判決書,發(fā)還重審或者改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二審中,上訴人陶某某為證實自己的主張,申請了證人楊某、孫某出庭作證,楊某證實:我的地從2016年以前給陶某某承包了好幾年,是口頭協(xié)議,陶某某種地給我錢,我跟陶某某從來沒有簽過書面協(xié)議。我沒有委托給村委會往外承包,沒有授權過村委會往外承包,2015年租金是陶某某給的,2016年租金王松給的,因為2016年以后陶某某不包了,但不清楚為什么。孫某證實:我們的地一直包給陶某某,不記得什么時間,包給陶某某三四年了。楊某管著地,2016年包給了王松,王松給了錢。之前錢是楊某給我的,每年春天給當年兩季的錢,楊某的錢是誰給的我不知道。記不清哪時候收了麥子之后沒人給錢,前年的錢是楊某給的,去年也是楊某給的,是王松給楊某的。被上訴人對以上證人證言質(zhì)證稱,對于楊某證言是作偽證,楊某說過自己從來沒有簽過書面協(xié)議,第一次庭審提交了一份其與上訴人簽訂的合同,其說2016年之前包給陶某某明顯是虛假證言,楊某證言證實一審2016年6月30日空白處簽有村委會章的證明是虛假的,綜合孫某證言,其證言是真實的,該證人證實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在2015年就案涉土地發(fā)生糾紛,該涉案土地2015年租金確實是上訴人給付部分村民。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當事人進行民事行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本案中,上訴人陶某某因本案所涉承包土地與被上訴人于2014年發(fā)生爭議,后經(jīng)派出所調(diào)解雙方達成協(xié)議,由上訴人在2015年麥收后,將爭議土地交給被上訴人,但約定到期后,上訴人未按約定履行,并在2015年6月10日與王成好等村民達成承包協(xié)議,現(xiàn)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賠償因該協(xié)議而支付的承包費29140元,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被上訴人耕種涉案土地系基于與尹一村村委會簽訂的租賃合同及與上訴人達成的口頭協(xié)議,其耕種土地的行為并未構成對上訴人權利的侵害,原審判決被上訴人不承擔賠償責任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亦不持異議。綜上所述,上訴人陶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28元,由上訴人陶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曉莉 審判員 郭景嶺 審判員 付 毅
書記員:張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