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陶子林。
委托代理人金品鳳,河北瀛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高輝。
委托代理人王菊芳、李松,河北世紀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
被告蘇歡。
原告陶子林訴被告高輝、王某某、蘇歡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陶子林委托代理人金品鳳、被告高輝委托代理人王菊芳、李松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王某某、蘇歡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4年12月30日原告委托王伏麗通過華夏銀行網上銀行分三次向被告高輝轉款共計55萬元,被告高輝認可收到該55萬元錢款。2015年9月25日,原告陶子林與被告高輝、蘇歡簽訂民間借款擔保合同,約定被告高輝向原告借款259500元,借款期限自2015年9月25日至2015年10月24日,被告蘇歡對該債權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關于民間借貸擔保合同載明的259500元,庭審中,原告提交華夏銀行網上銀行交易電子憑證3份、王伏麗出具的證明、民間借款擔保合同,主張在2014年12月30日王伏麗通過網上銀行轉賬的方式向被告高輝轉賬的55萬元系借款,雙方未簽訂書面借款合同,截至2015年7月29日未償還部分的本金為25萬元,自2015年7月30日至2015年9月25日雙方簽訂民間借款擔保合同之日止的利息按照年息24%計算為9500元,故雙方才形成數額為259500元的民間借款擔保合同。被告高輝對電子憑證、民間借款擔保合同無異議,但稱華夏銀行網上銀行交易電子憑證附言部分顯示“高輝還款”、“還款”,說明該三筆轉賬系原告向被告高輝的還款,不能證明民間借款擔保合同已實際履行,且合同載明的借款數額與電子憑證載明的數額不一致。另,原告提交委托代理合同及發(fā)票,證明原告為實現債權支付律師費用6026元,被告高輝對委托代理合同及發(fā)票的關聯性有異議,主張原告未證明民間借款擔保合同的實際履行,故被告高輝無支付義務。被告高輝與被告王某某系夫妻關系。被告王某某、蘇歡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華夏銀行網上銀行交易電子憑證、委托付款證明、民間借款擔保合同、委托代理人合同、發(fā)票、結婚證復印件及庭審筆錄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借款人應按照約定期限返還借款。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其他費用的,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不應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主張權利的,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能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被告高輝認可收到王伏麗通過電子銀行向其轉賬的55萬元,亦認可原告、被告蘇歡與其于2015年9月25日簽訂的民間借款擔保合同,被告蘇歡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對其訴訟權利的放棄,故本院予以確認。被告高輝關于電子憑證中附言“高輝還款”、“還款”能夠證明王伏麗向其轉賬的55萬元系原告向被告高輝還款的抗辯,與“高輝還款”相矛盾,且其未舉證證明其向原告出借過該筆款項,故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自認被告高輝截至2015年7月29日向其還款30萬元,后雙方就未償還部分的本金25萬元及按年息24%計算自2015年7月30日至2015年9月25日的利息9500元簽訂了數額為259500元的民間借款擔保合同,被告高輝認可該合同系其所簽,故原告關于要求被告高輝償還借款259500元并按年息24%計算自2015年9月25日至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的利息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另,被告王某某與高輝系夫妻關系,被告蘇歡與原告陶子林、被告高輝簽訂民間借款擔保合同,對合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擔保,且被告王某某、蘇歡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對其訴訟權利的放棄,故被告王某某、蘇歡應對該筆債務承擔連清償責任。本案中,原告陶子林主張按年利率24%計算逾期利息,故對其律師費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第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高輝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陶子林借款259500元及利息(利息按年利率24%計算,自2015年9月25日起至判決確定的履行之日止),被告王某某、蘇歡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蘇歡在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有權向被告高輝追償;
二、駁回原告陶子林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535元,減半收取2767.5元,由被告高輝、王某某、蘇歡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繼豐
書記員:姚云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