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硚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余鋼,湖北漢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麗,湖北漢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江漢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元,湖北馳縱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陳某(以下簡稱原告)與被告張某(以下簡稱被告)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余鋼、被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元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返還不當得利人民幣200000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占用第一項請求之資金的利息人民幣45500元(利息按照同期銀行利率從2015年2月5日計算至2018年8月5日,且該利息還應繼續(xù)計算至返還款項之日);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被告系武漢合縱世紀商貿有限公司潮流百貨江漢路店的負責人。2015年2月5日,被告要求原告向其繳納所租賃的一樓B06-7商鋪的租金。為此,原告通過中國工商銀行柜臺轉賬的方式,從自己中國工商銀行32×××36的銀行賬戶上向被告的中國工商銀行32×××68的銀行賬戶上轉款人民幣200000元。該款交至被告后,被告將此款據為己有,致使原告不得不向武漢合縱世紀商貿有限公司另行交納租賃商鋪的租金。為此,原告多次要求被告償還所收的租金,其均謊稱該款項已經交納給公司?;谏鲜鍪聦?,原告認為被告以商鋪管理者的身份收取租金并據為己有,缺乏法律根據,并造成原告發(fā)生損失,此為不當得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返還原告的資金,并支付非法占用期間的利息。
被告辯稱,首先,不當得利是指無法律或合同上的依據使他人遭受損失自己獲利,被告于2015年2月收到租金后當天轉至武漢合縱世紀商貿有限公司財務管理人員賬戶,并沒有從中獲得利益,被告不存在不當得利情形,且被告已對原告說明租金已轉給公司,后期原告是否再次向公司繳納租金是原告自己的選擇與被告無關。其次,被告并未占有此款項,不應返還200000元及支付利息。再次,原告向被告轉賬發(fā)生在2015年2月,原告的訴訟請求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被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當事人的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13年7月4日與武漢合縱世紀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縱公司)簽訂《商鋪租賃合同》一份,約定合縱公司將其合法占有的坐落于武漢市江岸區(qū)江漢一路58號一樓商鋪編號B0607實際面積約20平方米的商鋪租賃給原告,租賃期限為二十四個月,自2013年8月3日至2015年8月2日止,租金為2850元月,形象裝修費1425元月;基礎裝修費1425元月,物業(yè)及商業(yè)管理費300元月,合計6000元月;付款方式為押三個月付二十四個月,原告的租金、形象裝修費、基礎裝修費合計144000元。合同到期后,原告與合眾公司于2015年4月16日就上述商鋪續(xù)簽一份《商鋪租賃合同》,約定租賃期限為36個月,自2015年8月3日至2018年8月2日,租金為3212元月,形象裝修費1927元月;基礎裝修費1285元月,物業(yè)及商業(yè)管理費600元月,合計7024元月,付款方式為押三個月付三十六個月。被告原系合縱公司員工,負責商鋪管理事宜,2015年2月5日,原告將200000元轉入被告的工商銀行賬戶,同日,被告將該筆款項轉入自己的平安銀行賬戶。2015年2月6日被告分兩筆每筆50000元向案外人侯俊轉賬100000元,于2月7日向侯俊轉賬20000元,于2月10日分三筆向合縱公司財務人員張慧轉賬共計112471元。被告的平安銀行賬戶顯示其與張慧、合縱公司及合縱公司股東武漢生之間有大量資金往來。
2015年4月17日原告向張慧賬戶轉入55383元,同日,合縱公司向原告出具金額為33576元的收據一張,該收據經辦人處有張慧簽名,收款事由載明:租金(部分租金)。2015年3月11日、4月8日、5月8日,張慧分別向原告轉賬4000元。2015年9月15日原告與鑫寶利(武漢)商業(y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寶利公司)就本案所涉商鋪簽訂《商鋪租賃合同》,并按合同約定向鑫寶利公司繳納租金;2016年4月16日,原告與武漢聚毅商業(yè)顧問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毅公司)就本案所涉商鋪簽訂租賃協(xié)議,并按照協(xié)議約定向聚毅公司繳納租金。
另查明,2015年5月,包括原告在內的ATM潮流百貨江漢路店的商鋪租戶集體以合縱公司涉嫌合同詐騙向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qū)局報案,該局于2015年5月19日作出岸公(經)刑立字【2015】4301號立案決定書,對合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陸舒涉嫌合同詐騙案立案偵查。
原告在庭審中陳述系合縱公司要求其將200000元轉入被告賬戶。
本院認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原因取得利益致使對方受損的法律事實。首先,本案中被告作為合縱公司的員工收取原告200000元租金的行為屬于職務行為,原告亦認可其系根據合縱公司的要求將該筆款項轉入被告賬戶;其次,被告在收取原告繳納的200000元后當天轉入自己的平安銀行賬戶,并通過其平安銀行賬戶分別向合縱公司股東、商戶及財務人員轉出,且根據被告提交的其平安銀行流水顯示被告與合縱公司及合縱公司股東武漢生、財務人員張慧之間有大量資金往來,且原告在繳納上述200000元租金后,合縱公司財務人員張慧于2015年3月、4月、5月每月向原告賬戶轉賬4000元,原告雖然不認可款項系合縱公司向其支付的利息,但亦未說明該款項的性質,原告提交的證據并不足以證明被告將上述200000元占為己有;再次,合縱公司法定代表人陸舒因涉嫌合同詐騙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該刑事案件尚在偵查階段,本案所涉款項是否與該合同詐騙案有關尚未確定。綜上,原告要求被告返還上述款項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故對于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4982元,減半收取計2491元,由原告陳某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唯
書記員: 呂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