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無業(yè)。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建文,無業(yè)。
被告:秦皇島市名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行政中心B區(qū)517、519室。
法定代表人:趙利明,職務,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陶偉彤,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秦皇島市名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5月2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建文、被告秦皇島市名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陶偉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撤銷2015年12月10日雙方簽訂的《名豐·山海文園退款審批單》中關于退房違約金及利息和銀行違約金兩項約定;2、被告返還原告房屋首付款29355元及相應利息;3、被告償還原告多支付的房款640.37元及違約金468.22元,共計1108.59元。事實和理由:2013年9月24日,被告以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名義與原告簽訂借款協(xié)議,約定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借給原告9萬元(未實際支付),用于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名豐·山海文園34-1-501號住宅及下房。2013年10月28日,原被告雙方辦理房屋買賣手續(xù),原告交付被告29355元,雙方約定該款與上述9萬元共119355元作為原告購買上述房屋的首付款。2014年被告房屋建成后,原告向銀行貸款278000元,全部支付給被告。此后,原告按約定向銀行償還貸款。2015年7月,原告被因吸毒強制戒毒后,原告父親陳建文繼續(xù)向銀行還了兩個月房貸,9月,被告向陳建文提出收回房屋,并稱原告的損失就是銀行的2萬多元利息。之后雙方辦理房屋回收手續(xù),但被告一直扣押原告首付的29355元,稱是首付時原告向被告借的9萬元欠款的違約金和利息。原告認為,被告借的9萬元沒有實際交付,且雙方約定無利息、無違約金,被告無故扣原告28000元是違約行為。2015年12月10日,被告以不簽字就不退銀行返還的6910.69元為由強行要求陳建文在退款審批單上簽字按手印。另外,原告將278000元支付給被告后,被告遲延兩個月將該筆款退還給銀行,原告因此多支付640.37元房款及468.22元違約金,被告應返還原告。庭審中,原告表示訴請第一項是要求被告返還28000元及利息、銀行的違約金468.22元。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3年9月24日,原告陳某某與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原告向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借款9萬元,用于購買山海文園34-1-501號住宅,借款期間自2013年9月24日至2014年9月30日止,如能依合同約定時間還款,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不收取任何利息,如不能依合同約定時間還款,自合同約定還款之日起由原告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息四倍標準計還利息,并且一次性支付借款額的10%作為違約金。原告于當日出具借款收條,收條寫明陳某某于2013年9月24日收取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現(xiàn)款9萬元,用于借款合同規(guī)定用途。
2013年10月28日,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秦皇島市名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山海文園A區(qū)二期工程34-1-501號住宅及34-1-103號地下儲藏室一套,總房價為397355元,買受人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當日支付首付款119355元,剩余房款278000元辦理按揭貸款。雙方在該合同補充協(xié)議中約定,買受人因自身原因要求退房,在征得出賣人同意后,買受人應當向出賣人支付總房款5%作為違約金并承擔解除合同的全部費用,其他已繳付的相關費用和稅金不予退還。原告于簽訂合同當日向被告支付了包含上述借款9萬元在內(nèi)的首付款119355元。2014年10月20日,原告在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辦理了住房貸款,向被告支付了余款278000元。
2015年11月12日,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向被告出具致送函,載明因原告未能按借款合同約定償還借款9萬元,該公司委托被告在辦理退房手續(xù)時向原告收取借款利息及違約金共計28000元。2015年11月14日,原告向被告提交退房申請書、承諾書,并簽署了客戶違約解除合同協(xié)議書,載明因原告于2015年7月25日被強制戒毒,不能按照約定時間還清借款9萬元,原告申請退房,自愿承擔因退房產(chǎn)生的一切后果;因原告不能按照約定時間償還借款9萬元,原告同意于11月30日之前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息四倍標準支付利息及按照借款額的10%標準支付違約金,共計28000元;因購買該房屋原告在銀行貸款278000元,已還貸款本金6023.91元,未還金額271976.09元。同年12月3日,被告向銀行退還了原告的住房貸款。2016年3月7日,被告將收取的首付款119355元及銀行退還的原告已支付的貸款本金6023.91元,扣除借款本金9萬元、利息和違約金28000元、被告代原告向銀行支付的違約金468.22元后,退還原告購房款6910.69元。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提交的證據(jù)及當事人的當庭陳述予以證實。此外,原告提交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河北省分行交易明細票據(jù)一張,用以證實2015年10月22日,其銀行賬戶上被扣劃640.37元,因該明細無法顯示出交易賬戶信息,且原告申請退房是在2015年11月14日,欠缺關聯(lián)性,對該證據(jù)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經(jīng)協(xié)商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之表示,原告就其已支付的購房款,有權要求被告返還。但在原告向被告出具的客戶違約解除合同協(xié)議書中,其明確表示同意向被告支付逾期償還借款的利息及違約金共計28000元,表明其知道并認可被告代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向其收取28000元的事實,被告受秦皇島市鑫星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委托在退還原告購房款時扣除該筆款項后,原告又主張被告返還該款項,欠缺理據(jù),不予支持。被告在扣除借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銀行違約金后已返還原告購房款6910.69元,原告要求被告退還其購房款29355元及利息不應予以支持。對于原告訴稱因被告遲延兩個月將房款退還給銀行致使原告多支付房款640.37元及違約金468.22元,經(jīng)查,原告于2015年11月14日申請退房,被告于同年12月3日向銀行退款,故對原告的上述意見不予采信。根據(jù)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補充協(xié)議及原告出具的承諾書,因原告退房產(chǎn)生的費用由原告承擔。故被告在退還原告購房款時扣除向銀行支付的違約金468.22元并無不妥。綜上,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61元,減半收取計280.5元,由原告陳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潔茹
書記員:倪景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