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松滋市,漢族,住松滋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鎮(zhèn)高才,湖北盛華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雷正國,湖北盛華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松滋市,漢族,荊州平安銀行職員,住所地松滋市,居住地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小青,湖北荊楚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代理。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熊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1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鎮(zhèn)高才、雷正國,被告熊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小青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清償借款35萬元并自2018年2月15日起按照年利率6%承擔利息至清償之日止;2.由被告負擔訴訟費。事實和理由:2018年1月15日,被告因資金周轉需要向原告借款30萬元,承諾借款期限一個月,自愿承擔利息5萬元。原告當即在銀行取款20萬元,另提供現(xiàn)金10萬元,合計30萬元交給被告,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條。約定期限屆滿后,被告因未還款,于2月20日向原告重新?lián)Q據(jù)(原借條收回),同時要求寬限10天還款。但被告再次違約,未履行還款義務。
被告熊某某答辯稱,1.我與原告在立借據(jù)之前并不認識,而是案外人杜秋實要求以我的名義向原告借款,我就向原告立了借據(jù),我未收到35萬元借款,也未實際支配該筆款項。而且,杜秋實曾告知本人借款已還清。2.原告主張利息過高,雙方并未約定利息。3.杜秋實因涉嫌犯罪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我認為原告與杜秋實有惡意串通詐騙本人錢財?shù)南右?。本案應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原告陳某某舉出下列證據(jù):1.原告的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原告的身份信息。2.被告戶籍信息復印件,擬證明被告的身份情況。3.借據(jù),擬證明被告向原告借款30萬元,自愿承擔5萬元利息并出具35萬元借條;被告于2018年2月20日重新?lián)Q據(jù),收回原借條,要求寬限10天還款期限。4.轉賬記錄,擬證明原告于2018年1月15日在工商銀行取現(xiàn)20萬元,另提供現(xiàn)金10萬元,共借給被告30萬元。
經(jīng)原告陳某某申請,本院向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松滋支公司調取了被告熊某某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證明2018年1月15日被告熊某某賬戶內增加余額30萬元。
為查明案件事實,本院向松滋市公安局經(jīng)濟犯罪偵查大隊調取了犯罪嫌疑人杜秋實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相關法律文書(含熊某某向公安機關的報案筆錄)、杜秋實通過微信轉賬和銀行卡向陳某某共匯款554,700元的明細表,并向杜秋實就本案的相關事實作了調查核實。
被告熊某某于2018年8月9日向松滋市公安局經(jīng)偵大隊報案稱:從2015年開始,曾經(jīng)同事的杜秋實經(jīng)常向其借錢短期周轉,并對部分借款按月利率5%~7%支付利息。在報案前,杜秋實尚欠本金約24萬元未還。2018年2月,杜秋實要其向陳某某借款35萬元后交給杜使用,同時向熊承諾由杜償還全部借款,而實際只償還了15萬元。熊某某認為杜秋實與陳某某有串通詐騙的嫌疑。
案外人杜秋實向本院陳述:杜與陳某某系同學,與熊某某曾經(jīng)同事。杜雖然向熊某某和陳某某虛構和隱瞞了相關事實,但既未與陳某某串通故意損害熊某某的利益,也未與熊某某串通故意損害陳某某的利益。熊某某向陳某某借款30萬元后只轉給杜20萬元,另外10萬元熊某某自用了。杜已代熊償還了20萬元。
杜秋實雖然涉嫌非法集資犯罪,但對本案而言,可以作為證人,因其向本院所陳述的相關事實與原、被告的陳述基本一致,也與公安機關調查核實的事實相符,其陳述作為證人證言,可以采信。
在本院要求下,原告陳某某于2018年9月25日向本院提交了與被告熊某某和其他五名借款人資金往來明細表。原告陳某某承認杜秋實分別于2018年3月3日、4月9日通過銀行轉賬代被告熊某某償還10萬元、10萬元,共20萬元。對此,原告變更第1項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償還借款10萬元并自借款之日起至清償之日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
被告對原告舉證1、2、3、4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1.對證據(jù)3的證明目的有異議,該借條只能證明雙方有借貸關系,但被告沒有收到該借款也未實際支配該借款。2.證據(jù)4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
被告對本院向銀行調取其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質證認為,交易記錄雖然顯示有30萬元存入,但不能證明是向原告借得。被告對杜秋實關于“只收到20萬元”的陳述有異議,另有10萬元是按照杜秋實的要求償還其欠張星的借款。被告并向法庭出示了手機銀行交易記錄,與本院向松滋工商銀行調取的歷史明細清單相吻合。
被告在答辯和質證中均否認原告為其提供借款30萬元,辯稱系按杜秋實的要求向原告出具借條,自己并未取得或支配該款,同時又承認將其中20萬元轉給杜秋實,并舉證通過自己的銀行賬戶將其中10萬元轉給張星,說明之前原告已向被告賬戶存(匯)入30萬元。被告的陳述、辯解和質證意見之間明顯存在前后矛盾,且與生活常理不符,本院不予采信。由于原告舉證已達到“具有高度可能性”的證明標準,應當認定被告向原告借款30萬元的事實存在。
被告熊某某向本院提交了松滋市公安局對杜秋實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的立案告知書復印件。原告對被告舉出的證據(jù)無異議。
通過庭審舉證、質證和認證,本院可以確認以下事實:
案外人杜秋實與原告陳某某系同學關系、與被告熊某某曾經(jīng)同事,但在借款之前,原、被告并不熟識。杜秋實利用其松滋市中銀富登銀行沙道觀支行行長的身份,向原、被告雙方虛構事實,以客戶需要“過橋資金”為由,許諾高額利息,且無任何風險,引誘原告陳某某向其“客戶”提供一定數(shù)額的借款;同時要求熊某某向陳某某借款30萬元后交由杜使用,并向熊承諾借款本息均由杜償還,熊只出面辦理借款手續(xù)即可。
2018年1月15日,原告陳某某向被告熊某某提供現(xiàn)金30萬元,雙方到銀行存入熊某某的賬戶,約定借款期限一個月,利息5萬元,作為本金一并寫入借據(jù)。當日,被告熊某某向張星轉款10萬元、向杜秋實轉款20萬元。借款到期未還,熊某某于同年2月20日向陳某某收回原借據(jù),重新立下35萬元的借據(jù),并注明“期限10天,可提前還款”。
案外人杜秋實于2018年3月3日、4月9日通過銀行轉賬向原告陳某某代被告熊某某共償還了20萬元。
松滋市公安局于2018年8月1日對杜秋實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次日,杜秋實被采取強制措施。
本院認為,本案的主要爭點:(一)本案是否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管轄;(二)被告熊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償還借款余額10萬元并從借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24%計付利息的責任。本院圍繞上述爭點逐一進行評判。
(一)本案是否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管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立案后,發(fā)現(xiàn)與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雖有關聯(lián)但不是同一事實的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線索、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繼續(xù)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并將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br/>民間借貸的本質屬于一種借款合同,因而民間借貸糾紛在案由上歸屬于借款合同糾紛。合同具有相對性特征,包括主體相對、內容相對和責任相對。
案外人杜秋實利用銀行職員且系支行負責人身份,采取虛構事實或者欺詐手段,促成了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熊某某形成借款合同的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雖然杜秋實涉嫌非法集資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但是,尚無證據(jù)證明,杜秋實與原、被告任何一方具有惡意串通損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形,即原、被告任何一方與杜秋實均無涉嫌共同犯罪的故意。原、被告之間屬于自愿訂立、履行借款合同,雙方構成借款合同的主體,而杜秋實并非借款合同的任何一方。杜秋實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的部分事實雖然與本案相關聯(lián),但不屬于“同一事實”。因而,本院應當繼續(xù)審理本案,不應移送公安機關管轄。
(二)被告熊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償還借款余額10萬元并從借款之日起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的責任。被告熊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系金融機構工作人員,應當熟知經(jīng)濟往來的一般常識(借款合同主體的相對性),只因輕信杜秋實的謊言和承諾,而以自己名義向原告陳某某借款后轉借給杜秋實使用和代其償還債務,自己則成為陳某某的債務人。原告陳某某將30萬元現(xiàn)金交付被告熊某某或者存入其賬戶,借款合同即成立并生效,被告又向原告立有借據(jù)。同時,被告即對30萬元享有所有權,可自由支配,無論其向杜秋實轉款多少,也無論其是否按杜秋實的授意支付給他人,均不影響其向原告借款30萬元的借款合同成立。原告陳某某承認杜秋實代被告熊某某償還了20萬元,欠款余額為10萬元,仍應由被告熊某某承擔償還責任。被告熊某某實際向原告陳某某借款30萬元,僅在35天后即約定生息5萬元,折算日利率為4.76‰即年利率173.81%,遠遠超過法律最高限定36%的年利息,且將利息記入本金。雙方約定利率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部分以及將利息計入本金的內容無效,但不影響借款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而且據(jù)此,可以確認雙方約定了利息的事實。原告雖然在舉證期限屆滿后變更訴訟請求,但并不影響被告舉證和答辯等訴訟權利的行使,可以在本案中合并審理。故對原告陳某某變更的第1項訴訟請求予以支持;相應,對被告熊某某的答辯意見不予采納。關于訴訟費的負擔,依法根據(jù)勝負比例原則分擔。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一款、第二條第一款、第六條、第九條第一項、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由被告熊某某在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償還原告陳某某借款10萬元,并從2018年1月15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550元,減半收取3,725元,由原告陳某某負擔2,700元、被告熊某某負擔1,0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黃勇
書記員: 覃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