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居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建軍,湖北群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宋某,居民。
原告陳某與被告宋某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建軍、被告宋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依法撤銷原、被告于2015年5月21日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2.判令被告返還原告現(xiàn)金18200元、押金10000元及賠償原告裝修損失35958元,以上共計64157元;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訴訟過程中,原告陳某變更第一項訴訟請求為:確認原、被告雙方于2015年5月21日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無效。事實和理由:2015年5月21日,原、被告之間簽訂協(xié)議。該協(xié)議名為原被告方合作經(jīng)營餐飲,實際上原告向被告按每月13000元的標準支付租金給被告,期間共計19個月。被告將大金新百一樓外圍東邊正一26﹟商鋪提供給原告從事餐飲經(jīng)營,且由原告自負盈虧。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各自的權利和義務。2015年5月26日,原告按被告的要求先行支付91000元的租金和1萬元的押金,共計10萬零1仟元整,被告出具了收條。同時,原告請人裝修了門面花費了48800元。2015年11月18日突然有人來到原告經(jīng)營的門面,自稱自己是該門面的所有權人,而被告宋某不是該門面所有權人,無權轉租該門面,同時該門面產權人立即對門面停水停電,導致原告無法繼續(xù)經(jīng)營。原告立即找被告對質,被告承認其只是承租人無轉租權但辯稱其與原告之間是合作協(xié)議,對原告的各種損失概不負責。原告多次找到被告以及產權人協(xié)商,但無果。2015年11月20日,雙方發(fā)生沖突,黃石港區(qū)公安分局接受報警并進行了處理并建議雙方的合同糾紛依法進行訴訟。事后,原告還是再次就門面經(jīng)營的問題找被告和房主協(xié)商,但始終未果。2016年1月原告在長期無水電的情形下被迫清理離開門面。原告認為被告的這種欺騙行為導致原告無法正常經(jīng)營且利益嚴重受損。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的爭議焦點主要有以下兩點:一、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的性質及效力問題;二、原、被告雙方在協(xié)議簽訂及履行過程中是否具有過錯。本院將圍繞上述爭議焦點逐一予以闡述。
關于第一項爭議焦點,根據(jù)庭審查明的事實,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雖約定由原、被告雙方合作經(jīng)營餐飲,但實際上系原告每月向被告支付商鋪租金,商鋪經(jīng)營由原告自行負責且由其自負盈虧。故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之間成立的是房屋租賃合同關系,《合作協(xié)議》實際上系房屋租賃合同的性質。由于被告未經(jīng)其出租人程培強的同意擅自將本案所涉商鋪轉租給原告,且被告在明知自己的租賃期限將于2015年12月31日屆滿的情況下與原告簽訂《合作協(xié)議》,并約定雙方合作經(jīng)營期限從2015年6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此后,被告又未能取得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商鋪的合法占有權,出租人程培強也未對被告轉租的行為予以追認。因此,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應認定為無效。
關于第二項爭議焦點,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合同無效,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被告對租賃物存在權利瑕疵,故其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主要過錯責任。原告作為次承租人在租賃房屋前未積極了解租賃物的產權和租賃情況,即與被告簽訂《合作協(xié)議》并付諸履行,也是促成協(xié)議不能履行的另一原因,故原告也應對自己的損失承擔次要過錯責任。
雖然原告于2016年1月4日才正式騰退商鋪,但程培強于2015年11月18日在得知被告將商鋪擅自轉租給原告后,已對商鋪采取停水停電等措施導致原告無法正常經(jīng)營從而無法行使自己對租賃物所享有的權益,故本院認為被告應當向原告返還剩余租賃期限內的租金。由于原告已向被告預交了人民幣91000元租金,即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的租金,故被告應當向原告返還2015年11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的租金,即人民幣18200元{91000÷7×(7-5.6)}。由于原告向被告交納押金主要是為了確保商鋪總體框架、卷閘門、電線路等設施完好,未給被告造成任何經(jīng)濟損失?,F(xiàn)原告已按協(xié)議約定騰退商鋪,未損害商鋪設備,也未給被告造成經(jīng)濟損失,故被告應當向原告返還押金人民幣10000元。由于原告在考慮到租賃期間為19個月的情況下為裝修租賃物已花費了人民幣48800元,但其實際使用租賃物的時間僅為5.6個月(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11月18日)。結合原、被告的過錯程度,本院認為被告應對原告所花費的裝修費用在剩余租賃期限內所產生的經(jīng)濟損失承擔70%的賠償責任,即人民幣24092元{48800元÷19×(19-5.6)×70%}。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第五十八條、第二百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陳某與被告宋某于2015年5月21日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無效。
二、被告宋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陳某租金人民幣18200元、押金人民幣10000元。
三、被告宋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陳某裝修損失人民幣24092元。
四、駁回原告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宋某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03元,由原告陳某負擔260元,被告宋某負擔1143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代雯莉 人民陪審員 楊 臣 人民陪審員 謝佳紅
書記員:梅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