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過立,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名品商廈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鄭文超,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志東,上海君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亦南,上海君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等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忻靈淵,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樊俊娣。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上海名品商廈有限公司、上海等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其他所有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8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過立,被告上海名品商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品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亦南,被告上海等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等一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樊俊娣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兩被告共同支付原告上海市靜安區(qū)秣陵路XXX號4025室房屋的占有使用費,按每年20,655元的標準,自2016年7月10日計算至實際返還房屋之日為止(暫計)。訴訟過程中,原告明確上述費用的標準按每年20,655元,并自2016年8月15日起計算。事實與理由:上海市靜安區(qū)秣陵路XXX號4025號商鋪(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由原告向被告名品公司購買并登記在原告名下。后,原告與被告名品公司簽訂《委托出租協議》,由名品公司負責系爭房屋招商及經營活動,名品公司也承諾包租10年。但自2007年起,名品公司既不與原告協商續(xù)約事宜,也不再支付原告租金,并繼續(xù)占有系爭房屋。為此,原告于2016年2月26日訴至法院,后經法院判決,名品公司應將系爭房屋返還給原告。但該案判決后,名品公司不僅未將系爭房屋返還給原告,還將系爭房屋出租給等一公司使用,等一公司在明知系爭房屋由名品公司非法占用的情況下依然承租并使用房屋至今。原告認為,兩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應按照市場租金價格向原告支付占有使用費,遂起訴來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上海名品商廈有限公司辯稱,根據法院生效判決,其與原告之前簽訂的協議已履行完畢,2013年11月23日名品公司通知過原告收鋪,2017年1月,名品公司欲改造酒店,至2017年底通過消防驗收才使用系爭房屋,故自2013年11月23日起至裝修運營之前,名品公司沒有使用系爭房屋,也沒有阻礙原告對房屋的使用,原告可自由使用系爭房屋。本次使用系爭房屋,名品公司告知了原告,且名品公司于2018年1月將首期租金支付給了原告,原告未持異議,雙方已建立事實上的租賃關系。名品公司作為系爭房屋所在商場的經營管理方,需要統一運營,但原告對名品公司的溝通不予理睬,影響了商場營業(yè)時間,兩被告之間的合同簽訂后,直至2018年2月才由名品公司將系爭房屋裝修后交付給等一公司。名品公司多次聯系原告,原告均不予理睬,如果不是原告默認雙方事實上的租賃關系,名品公司也不會使用系爭房屋。本案中,原告主張的房屋返還及占有使用費問題已在之前案件的執(zhí)行階段解決,且本案中原告主張的占有使用費標準過高,請求法院予以調整。綜上,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上海等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辯稱,等一公司系通過合法方式承租系爭房屋,與原告之間沒有直接的租賃關系,不應承擔相應責任,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系爭房屋建筑面積22.81平方米,用途為商業(yè),登記權利人為原告。
2004年,原告與名品公司簽訂《委托出租協議》,期限三年,名品公司保證原告每年獲得租金20,655元。
2016年2月26日,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名品公司向原告交付系爭房屋并支付房屋使用費,案號為(2016)滬0108民初2344號。2016年6月29日,一審法院判決名品公司返還原告系爭房屋,并按每年20,655元的標準支付原告自2007年5月1日至返還房屋之日為止的房屋使用費。名品公司不服該判決,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2013年11月23日,原告收悉被告的收鋪通知后無正當理由拒絕收鋪應自行承擔因此產生的損失,遂于2016年10月25日,作出維持名品公司向原告返還系爭房屋,并變更名品公司應支付原告的房屋使用費為按每年20,655元的標準,自2007年5月1日起計算至2013年11月23日為止的終審判決(案號(2016)滬02民終6512號)。
2017年1月18日,原告就上述案件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要求名品公司返還系爭房屋并支付相關費用。該案現仍在執(zhí)行中。
2018年1月24日,名品公司向原告名下銀行賬戶轉賬支付2,581.90元。
另查,2016年8月19日,等一公司成立,住所地為上海市靜安區(qū)秣陵路XXX號4005室。兩被告曾就包括系爭房屋在內的房屋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編號2016-001號)一份,約定:名品公司將位于上海市靜安區(qū)秣陵路XXX號三層和四層房屋大部分面積出租給等一公司作經營加盟錦江之星旅館用途,暫定租賃面積6,974平方米,在房屋交付時根據實際面積再行確認;名品公司負責房屋的屋面、外墻以及公共區(qū)域的裝修改造、提供營業(yè)用樓梯通道和消防應急通道,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書面通知等一公司交付房屋,內部裝修由等一公司自己負責;租期與業(yè)主與名品公司已簽訂的《委托租賃協議》保持一致;租金相當于業(yè)主初始購入商鋪價格每年平均回報4.5%,按一個季度支付一次,由等一公司直接付給業(yè)主;名品公司給予等一公司6個月的裝修免租期,自2016年8月15日起算。
再查,2017年7月3日,上海市靜安區(qū)公安消防支隊向等一公司出具上海市秣陵路XXX號名品商廈3、4層上海名品商廈內裝修項目內裝修工程(本次驗收范圍不包括3、4層中未簽約業(yè)主的產權部位)《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經對所送資料審查及派員于2017年6月27日現場復驗,評定該工程消防驗收合格。2017年12月18日,因存在申報材料提供產證材料不全,上海市靜安區(qū)公安消防支隊向等一公司出具《不同意投入使用、營業(yè)決定書》。
上述事實,有雙方無爭議的在案證據及當事人陳述為證,并經庭審質證屬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審理中,原告表示,被告并未告知其于2018年1月將首期租金支付給了原告,該卡原告已長期未使用也不知曉該筆錢款到賬;現原告要求將該筆錢款抵扣本案名品公司的欠款。名品公司表示在執(zhí)行案件中多次表明原告可隨時收鋪,因執(zhí)行款沒有到位,故執(zhí)行案件尚未結案;名品公司雖沒有寄送新的書面租賃合同給原告,電話聯系沒有接通,登門拜訪也沒有結果,但原告沒有拒絕,表明默認了新的租賃關系;經核實兩被告之間的合同于2016年12月15日簽署,當日將系爭房屋交付給了等一酒店,2016年8月15日兩被告還未簽訂合同,不可能按照合同約定日期履行,房屋系交由等一公司裝修,直至2018年3月酒店方真正投入使用。等一公司表示在其承租系爭房屋時要求名品公司出示過產權證,知曉房屋實際權利人,現系爭房屋由等一公司在使用,但未陳述與名品公司之間租賃合同的起租日及營業(yè)日期。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犯。本案中,原告與名品公司就系爭房屋曾經簽訂的《委托出租協議》已經法院生效判決確定該協議履行完畢,名品公司應將系爭房屋交還給原告?,F原告已就房屋返還事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名品公司不僅未將系爭房屋交還給原告,還將系爭房屋另行出租給等一公司,兩被告存在實際占有系爭房屋并使用的事實,均負有將房屋交還給原告的義務,且等一公司明知系爭房屋權利人并非名品公司仍然向其承租系爭房屋存在過錯,故原告要求兩被告按照原《委托出租協議》的標準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費的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且標準也在合理范圍之內,本院予以支持。名品公司辯稱在執(zhí)行案件中多次提出交接房屋的要求、房屋占有使用費前案已經處理,但始終未向原告歸還房屋,且名品公司將系爭房屋另行對外出租構成實際使用系爭房屋并收益的事實,名品公司的該則抗辯意見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納。名品公司還提出與原告建立了新的租賃關系的主張,但雙方并未就此簽訂書面租賃合同,名品公司也未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向原告表達過建立新的租賃關系的意思表示,即使名品公司支付了原告2,581.90元,但未提供相應證據證明雙方就新的租賃關系的租金達成過一致意見,且該費用也不是雙方原協議約定的租金標準,可見,雙方既未合意延續(xù)原有的租賃合同關系,也未就建立新的租賃合同關系的租金標準、租期進行過磋商,現原告對此均予以否認,故名品公司的上述主張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名品公司將系爭房屋交付給等一公司的期間,本院作如下分析:首先,系爭房屋長期實際由名品公司控制,且名品公司主張房屋均交由等一公司進行內、外部裝修,結合其將系爭房屋所在樓層房屋一并出租給等一公司經營酒店業(yè)態(tài)的事實,應當確認系爭房屋與所在樓層房屋系由名品公司同時期整體交付給等一公司;其次,名品公司主張與等一公司之間的租賃合同于2016年12月15日簽訂,但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佐證,退一步講,即使兩被告訂立書面合同的日期為2016年12月15日,也不影響兩被告在合同中約定于2016年8月15日實際起算裝修免租期;最后,兩被告既對2016年8月15日起算裝修免租期已有合同約定,現既未提供直接證據證明于2016年12月15日交付系爭房屋,也未說明未按合同約定交付房屋的緣由,本院結合等一公司于2016年8月19日在系爭房屋同一樓層注冊成立,以及等一公司在系爭房屋所在樓層整體經營酒店業(yè)態(tài)的事實,根據民事證據高度蓋然性標準,應當確認名品公司實際于裝修免租期起租日即2016年8月15日之前將系爭房屋交付給等一公司。綜合以上幾點,原告主張兩被告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費的期間自2016年8月15日起計算至實際交還房屋之日為止,在合理范圍之內,本院予以支持。原告還要求將名品公司已支付的2,581.90元抵扣本案中的欠款,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準許。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zhèn)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名品商廈有限公司、上海等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陳某某上海市靜安區(qū)秣陵路XXX號4025室房屋占有使用費,按每年20,655元的標準,自2016年8月15日起計算至實際交還房屋之日為止(被告上海名品商廈有限公司已支付原告陳某某的2,581.90元予以抵扣上述欠款)。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28元(已由原告預繳),減半收取計414元,由被告上海名品商廈有限公司、上海等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羅海鳴
書記員:喬續(xù)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