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
被告黃石市先達電子技術研究所,住所地黃石市沿湖路599號。
法定代表人張松波,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盛俊菊,該所員工。
原告陳某訴被告黃石市先達電子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先達電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5月2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5年6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被告先達電子委托代理人盛俊菊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陳某于2014年9月1日進入被告處從事裝配工作,雙方簽訂了《用工試用協(xié)議書》,約定:勞動報酬為固定工資加提成;試用期分期進行,最長累計不得超過三個月。試用期合格,如雙方無異議,即可簽訂正式聘用合同。試用期滿后,原告陳某繼續(xù)為被告工作,被告按時支付原告工作期間的工資,但是被告并未同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未為原告辦理社會保險。2015年2月27日,被告登出公告稱,原告陳某在試用期滿后,提出不購買社會保險,也未就此事與公司溝通,不符合公司用工條件,于2015年3月1日起予以辭退。同年3月4日,原告填寫了一份員工辭職申請表,以被告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為由要求離職。被告表示同意,離開前,原告月平均工資為1169元。
2015年3月4日,原告向黃石市西塞山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仲裁。該委于2015年5月9日做出黃西仲裁字(2015)第02-1號仲裁裁決,裁決被告支付原告經濟補償1169元,駁回原告其他勞動仲裁請求。原告陳某不服,遂向本院提起訴訟。
在本院審理過程中,原告明確只要求法院審理其訴訟請求,不要求法院全面審查其仲裁請求。
本院認為,一、原告要求同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因原、被告雙方同意并已實際解除勞動合同,故,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辭退原告,原告也表示同意,應視為原、被告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原告陳某在被告處工作已滿6個月不滿1年,被告應按1個月的工資標準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故,原告陳某要求被告支付其經濟補償金1169元的訴訟請求合法,本院予以支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告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且未提供證據證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責任在于原告陳某,被告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應當自用工之日起每月向原告支付二倍工資。故,原告陳某要求被告支付其二倍工資7014元的訴訟請求合法,本院予以支持。而被告提出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理由是原告在試用期屆滿后遲遲未提出是否需要購買社會保險的辯駁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四十六條、四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黃石市先達電子技術研究所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原告陳某經濟補償金1169元、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7014元,合計8183元。
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黃石市先達電子技術研究所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元,款匯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湖北農行黃石市分行團城山支行。戶名:法院訴訟費匯繳財政專戶。賬號:17×××29。上訴人在上訴期間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邱 梅
書記員:蔡帆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