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天門市。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仙桃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江溥,廣東君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陳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楊某某的訴訟請求;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楊某某負擔。事實和理由:一、一審判決遺漏案件當事人,應當追加上海勝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本案的被告參加訴訟。二、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1、陳某并沒有向楊某某借款,陳某向楊某某出具欠條的前提是楊某某幫上海勝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借款700萬元,且楊某某并沒有將700萬元匯入到上海勝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賬戶上,而是匯入到楊某某的個人賬戶上,公司沒有實際占有該筆錢。一審中楊某某提交的短信復印件與本案無關。一審判決認定楊某某出資700萬元以上錯誤。三、一審判決證據(jù)不足。一審判決僅憑欠條和證人熊某的證言認定雙方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證據(jù)不足。四、上海勝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沒有清算,一審判決不能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第二款。楊某某未作答辯。楊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陳某償還借款本金280萬元;2、從2013年4日20日起至本案執(zhí)行終結之日止,按月利率千分之二十計算利息;3、陳某負擔全部訴訟費用。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2年12月3日,楊某某、陳某同案外人熊某簽訂合作協(xié)議書,約定三人自愿合作經(jīng)營上海勝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陳某占40%的股份,楊某某與熊某各占30%的股份,合作依法組成合伙企業(yè)。隨即由楊某某出資,三人合伙經(jīng)營金銀交易,至2013年3月4日前,楊某某出資達700萬元以上。因經(jīng)營虧損,楊某某、陳某及熊某于2013年6月27日共同協(xié)商對合伙經(jīng)營金銀交易進行了清算,最后確定經(jīng)營虧損為700萬元債務,由三人按各自在上海勝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的股份數(shù)額,即陳某40%,楊某某和熊某各30%承擔虧損債務。由于該虧損資金由楊某某一人出資,陳某向楊某某出具了欠條一張,該欠條上載明:因上海勝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經(jīng)營虧損,作為投資人之一,自愿承擔公司借款貳佰捌拾萬元及利息(自2013年4月20日起按月息20‰)的償還責任,該本金及利息于2014年5月底之前償還給債權人楊某某。還款期屆滿后,陳某未履行償還義務。一審法院認為,本案是因合伙經(jīng)營完畢后,當事人通過清算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這種處理方式是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的結果,不存在損害第三人、集體、國家或社會利益的情形,亦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合法有效,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本案屬民間借貸糾紛。本案中,陳某向楊某某出具的欠條,債權債務關系明確,數(shù)額確定,利率約定等未違背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是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依法應予保護。該債務的履行期已屆滿,陳某依法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返還欠款本金并支付利息的義務,故對楊某某要求陳某償還借款本金280萬元及其利息的訴訟請求依法予以支持。關于借款利息,因雙方約定月息20‰。折算年利率為24%,該約定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依法予以支持。陳某抗辯稱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fā)生,但陳某對此主張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其所作說明也與案件事實不符。陳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在書寫或簽署書面文件時,應當意思到相應的法律后果,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責任。對其抗辯意見,依法不予采納。據(jù)此,判決:陳某于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楊某某償還借款2800000元并支付利息(從2013年4月20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利息至清償之日止)。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人陳某因與被上訴人楊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天門市人民法院(2017)鄂9006民初111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2月2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規(guī)定:“原告以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債權憑證為依據(jù)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依據(jù)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辯或者反訴,并提供證據(jù)證明債權糾紛非民間借貸行為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jù)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當事人通過調(diào)解、和解或者清算達成的債權債務協(xié)議,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北景钢校惸诚驐钅衬吵鼍咔窏l并約定利息,系因合伙經(jīng)營結算而形成的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合法債權債務關系,依法應予保護,因此陳某依法應承擔清償欠款本息的責任。陳某上訴稱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fā)生,但未提交確實充分的證據(jù)予以證實,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一審判決并無不當。綜上所述,陳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3700元,由陳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