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玉田縣。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玉田縣。委托代理人:蔡勇,河北德碩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陳某某訴稱,2013年5月14日,被告向原告借款300萬元,當天原告通過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給被告轉款300萬元。5月15日被告為原告出具借條一張。后被告償還借款本金90萬元,利息給付至2013年年底,下欠借款本金210萬元及2014年1月1日以后的利息至今未付。原告起訴要求被告償還借款本金210萬元,并自借款之日起至借款還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給付利息。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一、原告居民身份證復印件一份,證明原告的身份信息情況;二、借條二張,內容分別為”借條今借陳某某現(xiàn)金600000.00元(陸拾萬元正)借款人:張某某(捺手印)2013.3.13”、”借條,今借陳某某現(xiàn)金3000000.00元(叁佰萬元整),借款人:張某某(捺手印),工商銀行×××.5.15”,證明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實;三、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玉田鴉鴻橋支行出具的賬戶歷史明細清單復印件一份,證明2013年5月14日原告通過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給被告轉款300萬元;四、玉田縣人民法院(2014)玉刑初字第437號刑事判決書一份,證明被告分別于2013年3月13日、2013年5月15日向原告借款60萬元、300萬元,后償還借款本金150萬元及利息50萬元,下欠借款本金210萬元至今未還。被告張某某辯稱,原告所訴與事實不符,原告并未向其全額支付借款本金300萬元,而是扣除了一個月的利息;其共向原告借兩筆款,共計360萬元,后償還借款本金150萬元及利息100萬元,利息給付至2014年4月份。被告為支持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玉田縣人民法院(2016)冀0229刑初253號刑事判決書,玉田縣檢察院指控部分中張某某供述主要內容為”2012年下半年,他向李玉豐借款50萬元,每月還李玉豐2萬元利息,到2013年三四月份,李玉豐讓他以后把本金和利息還給陳某某,李玉豐說把他欠李玉豐的款轉給陳某某了,當時由于他還差李玉豐兩個半月的利息,李玉豐讓他給陳某某打了一張60萬元的借條,他在李玉豐的門市打的借條,當時張健、李玉豐他們三人在場。后他每月還陳某某利息1.8萬元。2013年5月份的一天,他向陳某某借款300萬元,并出具一張借條,月息4分,當天下午陳某某就把300萬元打到他的工商行賬戶上,不記得當時扣沒扣利息。2013年8月份他先后償還陳某某本金150萬元,利息付至2014年2月份。借款300萬元的利息他還了4個月的,每月12萬元,共計48萬元;還了150萬元本金后的利息給了7個月的,每月利息3分5,每月還5.25萬元,共計36萬余元?!?、陳某某陳述主要內容為”2013年3月13日,他朋友張健給他打電話說張某某想借60萬元錢買機械設備,月息3分,借期兩個月,當天通過銀行轉賬給張某某轉款60萬元,后張某某出具借條一張。2013年5月14日,張某某向他借款300萬元,月息三分五,借期半個月,張某某為其出具借條一張,當天下午他給張某某轉款300萬元。后張某某一共償還借款本金150萬元及50萬元利息,利息給付至2014年1月份”,證明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50萬元及利息50萬元。被告質證意見: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一無異議。對證據(jù)二借條真實性無異議,但原告并未向其全額支付借款本金300萬元,而是扣除了一個月的利息,借條上也未約定利息。對證據(jù)三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賬戶歷史明細清單上顯示的賬戶不是被告的賬戶。證據(jù)四中原、被告陳述內容只是檢察院指控的事實,法院并沒有作為定案的依據(jù)。原告質證意見:被告共向其借兩筆款,一筆60萬元,一筆300萬元,被告償還借款本金150萬元及利息50萬元,其中包含償還的借款本金60萬元及利息,所以原告沒有起訴60萬元的那筆借款。經審理查明,2013年3月13日,被告向原告借款60萬元,并于當日為原告出具借條。2013年5月14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向被告銀行賬戶出借300萬元,被告對此為原告出具借條。后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50萬元及部分利息,下欠借款本金210萬元至今未還。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其提交的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本院認為,被告張某某從原告處借款,并為原告出具借條,雙方間借貸關系明確,且不違反國家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對于該借款,原告主張借款期限為半個月,被告予以否定,原告亦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對原告主張不予采信。原告可要求被告張某某及時償還下欠借款本金210萬元。訴訟中,原告認可被告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給付利息,是對自身權利的處分。原告認可被告已將2014年1月1日以前的利息付清;被告主張利息給付至2014年4月份,但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本院對被告主張不予采信。被告應自2014年1月1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給付利息至下欠借款本金210萬元還清之日止。被告主張當時借款時原告扣除了一個月利息,但在本院(2016)冀0229刑初253號判決中供述原告將300萬元打到其賬戶,不記得扣沒扣利息,且被告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對被告主張不予采信。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敝?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被告張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蔡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被告張某某償還原告陳某某借款本金210萬元及利息(利息自2014年1月1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付至借款還清之日止),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付清。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1800元,由被告張某某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本院交納1180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交納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趙志全
書記員:馮宏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