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原告:袁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上述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連娜,上海市申房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陳岱珺,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某某。
被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萬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鑫,上海市君成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泳,上海市君成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萬肖杰(曾用名萬小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陳建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陳岱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陳吉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王玥,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嘉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吉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陳皓,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原告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與被告陳某某、萬某、萬肖杰、陳建平、陳岱吟、陳吉紅、王玥、陳皓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本院于2019年2月21日、5月14日、7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及其與袁某某、陳岱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連娜,被告陳某某(并作為被告萬肖杰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萬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鑫(參加5月14日、7月1日庭審)、被告陳建平、陳岱吟、陳吉紅(并作為被告王玥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王玥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嘉年(參加2月21日、7月1日庭審)、被告陳皓到庭參加訴訟。審理過程中,三原告向本院申請財產(chǎn)保全并提供擔保,本院于2019年3月13日作出裁定,裁定查封被申請人陳某某名下的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德寧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及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本院于審理期限到期后,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xù)適用簡易程序,由本院院長批準,本案延長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期限延長至六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分割上海市靜安區(qū)昌平路XXX弄XXX號二層前樓、二層后樓(以下稱涉案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其中三原告要求取得上海市松江區(qū)新城洞涇德寧路89弄1棟/幢西單元18號601室房屋,及上海市松江區(qū)華倫佘山北47號青城山路291弄3棟/幢27號202室房屋。事實和理由:陳某某與袁某某系夫妻關(guān)系,陳岱吟系兩人所育之女。陳建平、陳某某、陳吉紅、陳某某系同胞兄妹,系陳柯(1985年1月17日報死亡)與余妙賢(2007年3月12日報死亡)所育子女。陳某某和萬某系夫妻,生育萬肖杰。陳岱吟系陳建平之女。王玥系陳吉紅之女。陳皓系陳柯、余妙賢的外孫女。系爭房屋于2015年被納入征收范圍。2018年,陳某某簽訂征收補償協(xié)議。三原告戶籍在冊,均為涉案房屋的同住人,理應取得相應的征收補償利益。經(jīng)交涉未果,遂提出上述訴請。
被告陳某某、萬某、萬肖杰共同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陳某某、萬某、萬肖杰戶口一直在涉案房屋,征收所得的兩套房屋應該歸屬于三被告。三原告未在涉案房屋居住,且他處有房,三原告如果要分房,應該找動遷組要,三原告不符合起訴的主體資格。
被告陳建平、陳岱吟辯稱,自己雖享受過福利分房,但是面積并不滿每人15個平方,涉案房屋是公房,是父母留下來的,應考慮自己對父母的貢獻和家庭的貢獻,陳建平和陳岱吟也應分得征收利益。
被告陳吉紅、王玥辯稱,不同意三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陳皓辯稱,自己家的福利分房是父母分的,自己當時還很小,并無其他福利分房,應享有征收利益。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陳某某、陳某某、陳建平、陳吉紅是兄弟姐妹關(guān)系,其父是陳柯(1985年1月17日報死亡),其母是余妙賢(2007年3月12日報死亡)。陳皓系四人的外甥女。陳某某與袁某某生育陳岱珺。陳某某與萬某生育萬肖杰。陳岱吟系陳建平之女。王玥系陳吉紅之女。涉案房屋系公房,原承租人為陳柯。陳柯過世后,變更為陳某某,后變更為余妙賢。余妙賢過世后,承租人變更為陳某某。
2015年9月30日,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滬靜府房征[2015]1號),將涉案房屋納入征收范圍。此時,涉案房屋內(nèi)有戶籍人口十一人,即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陳某某、萬某、萬肖杰、陳建平、陳岱吟、陳吉紅、王玥、陳皓。
2018年1月13日,陳某某就涉案房屋與房屋征收部門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涉案房屋認定建筑面積32.65平方米,房屋價值補償款1,937,824.90元,該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裝潢補償16,325元。該戶選擇房屋產(chǎn)權(quán)調(diào)換,產(chǎn)權(quán)調(diào)換房屋為:上海市松江區(qū)新城洞涇德寧路89弄1棟/幢西單元18號601室(現(xiàn)登記在陳某某名下,登記為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德寧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登記面積為72.28平方米,以下簡稱德寧路601室房屋)、上海市松江區(qū)華倫佘山北47號青城山路291弄3棟/幢27號202室(現(xiàn)登記在陳某某名下,登記為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登記面積為59.49平方米,以下簡稱青城山路202室房屋)、上海市松江區(qū)華倫佘山北53號青城山路180弄1棟/幢25號302室(現(xiàn)登記在陳吉紅名下,登記為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登記面積為60.63平方米,以下簡稱青城山路302室房屋)、上海市松江區(qū)華倫佘山北53號青城山路180弄1棟/幢25號402室(現(xiàn)登記在陳吉紅名下,登記為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登記面積為60.63平方米,以下簡稱青城山路402室房屋),價格合計2,379,500.33元。該戶另有其他獎勵補貼合計428,850元。協(xié)議還約定,協(xié)議生效后,征收居住房屋的,被征收人取得貨幣補償款、產(chǎn)權(quán)調(diào)換房屋后,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貨幣補償款、產(chǎn)權(quán)調(diào)換房屋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協(xié)議經(jīng)雙方簽字或蓋章后生效等內(nèi)容。協(xié)議簽訂后,征收實施單位制作《靜安區(qū)72街坊舊城區(qū)改建項目結(jié)算單》,對涉案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予以確認,該份結(jié)算單包含兩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即上述協(xié)議書應付總計3,500元;第二部分即結(jié)算單額外增加發(fā)放費用62,700元,合計66,200元,此款由陳某某在2018年2月13日領(lǐng)取。
審理過程中,本案當事人一致確認,除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提供的征收補償協(xié)議及結(jié)算單外,無其他征收補償利益。
雙方就分割涉案房屋征收補償利益產(chǎn)生糾紛,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遂起訴來院,要求判決如上所請。
另查,2000年4月,陳某某、陳岱珺與上海市建設(shè)系統(tǒng)職工住宅合作社簽訂《上海市內(nèi)銷商品房預售合同》,購買上海市百合苑2幢東302室房屋,建筑面積99.36平方米,總房價款183,967.2元。2015年,陳某某、陳岱珺將該房屋出售后,陳某某另行購買上海市古浪路XXX弄XXX號XXX室商品房。
1993年,陳某某所在單位公交第一電車公司為解決居住困難,調(diào)配給陳某某、萬某上海市青海路XXX弄XXX號房屋二前后樓,2間,面積21.7平方米。1999年,該房屋動遷,陳某某作為乙方,安置人員為陳某某、萬某、萬肖杰(獨),按規(guī)定乙方可得四級地段房屋建筑面積為57.61平方米,乙方選擇貨幣安置,拆遷人另支付乙方其他補償款等。同年,陳某某、萬肖杰購買上海市普陀區(qū)銅川路XXX弄XXX號XXX室商品房,登記權(quán)利人為陳某某、萬肖杰,建筑面積92.11平方米。
1997年,陳建平所在單位上鐵北郊站因套調(diào),調(diào)配給陳建平、陳岱吟等5人上海市場中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2間,面積為21.41+15.33平方米,現(xiàn)已經(jīng)由陳建平一家三口購買為售后產(chǎn)權(quán)房。
1994年,上海市成都北路XXX弄XXX號二層中廂房拆遷,案外人陳正宏作為乙方簽字,安置人員為陳正宏、陳蝶茜及陳皓,安置居住面積21平方米,拆遷人提供上海市銅川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居住面積33.88平方米(其中與乙方家庭成員所在單位合資安置居住面積7.88平方米,獨生子女照顧居住面積4平方米),拆遷人另支付乙方其他補償款等,該安置房后由陳蝶茜購買為售后產(chǎn)權(quán)房。
就涉案房屋的居住情況,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表示,陳某某婚后居住在涉案房屋,陳岱吟在系爭房屋內(nèi)報出生,購買商品房后,陳某某一家與母親搬出,但是家具一直留在涉案房屋,后樓一直由陳某某控制;陳吉紅退休后,遷入涉案房屋并在前樓居住,王玥從未在涉案房屋居??;陳皓在涉案房屋報出生,小時候在涉案房屋居住過。為證明居住情況,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提供曹克強、張偉芳、陳道芳的證人證言,三人到庭陳述陳某某雖然搬走,但物品仍在,會回來居住。陳某某、萬某、萬肖杰對證人證言有異議,認為陳某某一家不在涉案房屋居住已經(jīng)二十年;母親與陳某某搬出后,陳某某將涉案房屋出租收租;陳吉紅退休后住在涉案房屋,王玥從未居??;陳皓是外婆帶大的,在涉案房屋吃飯,在父母處居住。陳建平、陳岱吟對證人證言不認可,認為陳建平與兄弟姐妹從小在涉案房屋居住,后陳建平在1968年去崇明工作,1974年回滬在涉案房屋居住,1986年搬出;母親搬出后,涉案房屋一直出租,由陳某某收取租金;陳吉紅退休后,搬入涉案房屋。陳吉紅、王玥對證人證言不認可,認為陳吉紅戶口遷入后,就搬入涉案房屋,王玥在新西蘭生活;在自己居住前是陳某某出租的,租金由陳某某收取。陳皓表示,自己小時候居住在涉案房屋;王玥是知青子女遷入,陳吉紅戶口遷入后,為了征收利益,把租客趕走,從陳某某家搬到涉案房屋,但住了幾天就回西安,后來有沒有住不清楚。
就涉案房屋承租人如何變更為陳某某一節(jié)事實,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認為因為陳吉紅戶籍要落到涉案房屋,故家庭協(xié)商由陳某某作為掛名承租人。陳建平、陳岱吟認為陳某某取得承租權(quán)是有問題的,當時兄弟姐妹關(guān)系都好,誰想做都可以做;開家庭會議的時候,為了陳吉紅戶口能夠進來,陳某某曾推選陳建平作為承租人,但是要求寫承諾書,承諾之后將承租人讓給陳吉紅,陳建平未同意,陳某某自告奮勇做承租人,當場寫了承諾書,但是沒有人去拿;陳岱吟在房管所簽名的時候不知道是變更承租人,只是認為簽字是為了陳吉紅落戶。陳某某、萬某、萬肖杰認為,當時家庭討論的時候,陳某某曾經(jīng)提出讓陳建平做承租人,但是陳建平?jīng)]有同意,陳某某就做了承租人,在征收過程中,后因陳吉紅做事不地道,陳某某不愿意再將承租人變更為陳吉紅。陳吉紅、王玥認為,陳吉紅從外地回滬,為了戶籍遷入,當時召開過兩次家庭會議,陳某某表態(tài)不作承租人,陳吉紅當時是同意由陳某某做承租人的,因為涉案房屋內(nèi)的很多家具和設(shè)施都是陳某某添置的;陳某某提出不管誰做承租人,在陳吉紅戶籍遷入后,應將承租人變更為陳吉紅,陳某某也曾出具承諾書表示陳吉紅戶籍遷入后將承租人變更為陳吉紅,但是陳吉紅當時沒有拿走承諾書。陳皓認為,當時大家都不知道承租人的變更對于動遷分房有巨大影響,只是基于親情,讓陳吉紅戶口遷入。
上述事實,有雙方無爭議的在案證據(jù)及當事人陳述為證,并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屬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民事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根據(jù)相關(guān)規(guī)定,征收居住房屋的,被征收人取得貨幣補償款、產(chǎn)權(quán)調(diào)換房屋后,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在審理過程中,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表示為了家庭和諧,愿意作出讓步,向法院提供如下分配方案: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取得德寧路601室房屋及青城山路202室房屋,其中德寧路601室房屋登記在陳某某與袁某某名下,青城山路202室房屋登記在陳岱珺名下,另外兩套征收補償房屋由陳某某與陳吉紅各得一套;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另行支付陳岱吟、陳建平、陳皓每人補償款200,000元,陳某某和陳吉紅之間征收補償款的分配由法院決定。對于征收補償房屋存在補差金額問題,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表示,本案中陳某某和陳吉紅從未提出,且當事人均同意按照調(diào)取的材料確定征收補償利益,愿自行承擔全部補差額,陳某某和陳吉紅可以按照其已經(jīng)支付的補差的金額另行向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主張。
在本案中,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在涉案房屋居住多年,后雖搬走但是物品仍然在涉案房屋,并未放棄對涉案房屋的使用權(quán),應享受安置。陳某某是涉案房屋承租人,年幼時也曾居住于涉案房屋,但其曾享受過足額福利分房,且當時家庭推選其作為承租人,是為了陳吉紅能夠落戶。萬某、萬肖杰未在涉案房屋居住,且已經(jīng)享受過足額福利分房,不符合同住人條件。陳建平、陳岱吟、陳皓雖曾在涉案房屋居住,但曾享受過福利分房。陳吉紅年幼及回滬后在涉案房屋居住,符合同住人的條件,王玥從未在涉案房屋居住,不符合同住人的條件。結(jié)合涉案房屋的來源、居住、福利分房等因素,本院認為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的分配方案尚屬合理,并未損害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quán)利,其他當事人的權(quán)益已經(jīng)可以得到滿足。就陳吉紅與陳某某之間利益的分配,本院認為陳某某雖然是涉案房屋的承租人,但是已經(jīng)享受過福利分房,應該適當少分,在陳某某已經(jīng)領(lǐng)取了征收補償款66,200元的情況下,由此,本院酌情確認青城山路302室房屋歸陳某某所有,青城山路402室房屋歸陳吉紅所有,陳某某另行支付陳吉紅征收補償款100,000元。陳某某、陳吉紅如已經(jīng)支付房屋補差款,可另行向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主張。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德寧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原告陳某某、袁某某所有,上海市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原告陳岱珺所有,被告陳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配合原告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辦理過戶手續(xù);
二、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歸被告陳某某所有,被告陳吉紅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配合被告陳某某辦理過戶手續(xù);
三、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被告陳吉紅所有;
四、被告陳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陳吉紅征收補償款100,000元;
五、原告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陳建平、陳岱吟、陳皓征收補償款每人200,000元。
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負擔1,600元,由被告陳某某負擔1,000元,由被告陳建平負擔400元,由被告陳岱吟負擔400元,由被告陳吉紅負擔1,200元,陳皓負擔400元。
案件受理費26,365.60元,減半收取計13,182.80元,由原告陳某某、袁某某、陳岱珺負擔4,682.80元,由被告陳某某負擔2,500元,由被告陳建平負擔1,000元,由被告陳岱吟負擔1,000元,由被告陳吉紅負擔3,000元,陳皓負擔1,0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榮瓊英
書記員:潘??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