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祖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李家清,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自由職業(yè)。
被告代少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司機。
被告王某高,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易剛(一般授權),枝江市安福寺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公司。
負責人李祖新,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陳志(一般授權),湖北驍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祖某訴被告代少華、王某高、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公司(以下簡稱財保枝江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9月1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羅友平獨任審判,于2013年1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祖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家清,被告代少華,被告王某高的委托代理人易剛,被告財保枝江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0年8月20日19時,原告陳祖某駕駛鄂E×××××號二輪摩托車沿枝江市仙一路由南向北行駛至一心店路段時,與被告王某高停放在前方道路右側的鄂E×××××號二輪摩托車相撞。相撞后,陳祖某隨摩托車向道路西側摔倒,遇被告代少華駕駛鄂E×××××號貨車沿仙一路由北向南行駛至該處,代少華駕車在避讓過程中與陳祖某人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告陳祖某受傷的交通事故。2010年9月6日經(jīng)枝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2010)500000138號責任認定書認定,原告陳祖某承擔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代少華和王某高負事故次要責任。陳祖某受傷后,先后在三峽大學仁和醫(yī)院、枝江市安福寺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住院治療44天,共花去醫(yī)療費26404.86元,出院醫(yī)囑不適隨診。2013年8月22日,經(jīng)宜昌仁和司法鑒定所鑒定,陳祖某傷殘程度為十級,從受傷之日起誤工120日?;ㄈヨb定費1600元。其住院期間由其妻子李蒼芬護理。陳祖某與其妻均系農(nóng)村戶口,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代少華駕駛的車輛在財保枝江支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保險期限是2009年12月24日至2010年12月23日,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陳祖某無機動車駕駛證,系無證駕駛,其駕駛的摩托車未投保交強險。王某高駕駛的摩托車也未投保交強險。事故發(fā)生后,被告王某高已支付醫(yī)藥費2000元,被告代少華已支付醫(yī)藥費10000元。
本院認為,2010年8月20日陳祖某駕駛摩托車與王某高停放在路側的摩托車相撞,陳祖某隨摩托車摔倒后與避讓中的代少華駕駛的貨車相撞,發(fā)生交通事故致陳祖某受傷,對陳祖某因受傷所致的損失,因代少華在財保枝江支公司購買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應由財保枝江支公司在交強險人身損害賠償限額內先行承擔賠償責任;因王某高未對其駕駛的機動車購買交強險,超出部分損失由王某高在交強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再有超出部分應按事故責任劃分由王某高和代少華承擔30%的賠償責任。原告陳祖某要求賠償?shù)尼t(yī)療費、殘疾賠償金、護理費、誤工費、鑒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受傷住院應有交通費發(fā)生,本院酌情支持200元。對于被告提出的訴訟時效抗辯意見,本院認為,因陳祖某受傷后一直在檢查治療,且有主治醫(yī)生不適隨診的醫(yī)囑,2013年8月21日還因事故受傷在醫(yī)院進行檢查,且由宜昌仁和司法鑒定所于2013年8月22日作出司法鑒定,故該案并沒有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對被告的該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十九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陳祖某因交通事故受傷所致的損失55071.66元[其中醫(yī)療費26404.86元、誤工費7524元(22886元/年÷365天×120天)、護理費2758.8元(22886元/年÷365天×44天)、住院伙食補助費880元(20元/天×44天)、殘疾賠償金15704元(7852元/年×20年×1O%)、交通費200元、鑒定費1600元],由被告財保枝江支公司在交強險人身損害賠償限額內先行賠償36186.8元(醫(yī)療費10000元,殘疾賠償金15704元、誤工費7524元、護理費2758.8元、交通費200元),剩余部分損失18884.86元(醫(yī)療費16404.8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880元、鑒定費1600元),由被告王某高在交強險人身損害賠償限額內先行承擔10000元,剩余損失由王某高和代少華按責任比例共同賠償30%計2665.46元,以上合計王某高應賠償陳祖某11332.73元,扣除王某高已經(jīng)支付的2000元,王某高還應賠償9332.73元;被告代少華應賠償1332.73元,其已支付10000元,故原告陳祖某應返還被告代少華8667.27元。其余部分損失由原告陳祖某自行承擔。
上述應履行事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履行(給付辦法:由當事人匯至法院專戶,收款單位:當陽市非稅收入管理局;開戶行:建行當陽市支行熊家山分理處;賬號:xxxx90),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150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王某高、代少華各負擔50元,原告陳祖某負擔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六份,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羅友平
書記員:劉智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