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及并案被告):陳愛民,男,漢族,1969年11月10日出生,住址邯鄲市臨漳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達、侯印超,河北盈邦(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及并案原告):邯鄲市大力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峰峰礦區(qū)峰峰鎮(zhèn)。
法定代表人:高英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慧莉、閆勤學,河北維民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及并案第三人):邯鄲市峰峰天鑫勞務派遣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峰峰礦區(qū)滏陽東路33號。
法定代表人:王艮風,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路林海、田珍珍,河北超群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陳愛民與被上訴人邯鄲市大力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力公司)、邯鄲市峰峰天鑫勞務派遣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鑫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406民初97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案件事實與原審查明一致。
本院認為,根據大力公司與天鑫公司之間簽訂的勞務用工、派遣協議以及附帶的勞務派遣人員名單、陳愛民與天鑫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等證據,并結合大力公司于2007年8月28日成立后,陳愛民在大力公司工作的事實,可以證明陳愛民與天鑫公司之間系勞動合同關系,與大力公司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故原審認定2007年8月至2010年2月期間陳愛民與大力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正確。陳愛民請求確認其與大力公司在1989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同時,陳愛民與天鑫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有陳愛民本人簽字和天鑫公司的印章,陳愛民不認可該勞動合同書,并稱當時簽訂的是空白合同,并不知道合同內容,也不知道有天鑫公司,但缺乏證據支持,亦不符合合同無效的情形,故其請求確認其與天鑫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無效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陳愛民請求經濟補償金額問題,因陳愛民所在原單位峰峰礦務局五礦已于2007年9月10日終結破產程序,故對此前的經濟補償問題應按相關破產政策予以處理。對于陳愛民請求的2007年8月28日至2016年10月期間的經濟補償金,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的規(guī)定,故結合陳愛民在大力公司工作的實際,其經濟補償金按其離崗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3766元計算,應為3766元×9.5個月=35777元。原審認定大力公司支付39150元,系天鑫公司通知領取的數額,大力公司無異議,故本院不再予以變動。陳愛民上訴請求支付經濟補償金109388元,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陳愛民請求社會保險的繳納問題,屬于社保管理部門的法定職責,系行政管理的范疇,不屬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的范圍,原審未予處理,符合法律規(guī)定。
關于陳愛民請求帶薪年休假經濟補償金問題,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七條規(guī)定,應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據其職權予以處理,陳愛民可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請求解決。原審對此未予處理,亦符合法律規(guī)定。
關于陳愛民請求大力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雙倍經濟補償金問題,因大力公司是上級政府確定的關井停產企業(yè),系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情形,天鑫公司與陳愛民解除勞動合同并非違法解除,故陳愛民請求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雙倍經濟補償金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陳愛民請求大力公司支付同工同酬待遇差額28800元、取暖費14880元及其利息、工齡工資172800元、探親假工資30600元的請求,經核實,均證據不足,且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故原審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綜上,陳愛民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其要求天鑫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缺乏前提條件。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陳志明
審判員 常虹
審判員 馬靜
書記員: 張翠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