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永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肖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陳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馮蘇穎,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佳,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浩,上海標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杏榮(系陳某某的丈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陳永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吳江市,住上海市金山區(qū)。
被告:李瑛,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陳智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以上三名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東方,上海李東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以上三名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松年,上海李東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楊浦區(qū)寧國路XXX號XXX層。
法定代表人:成明,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董偉,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麟,男。
原告陳永昌、肖某某、陳文訴被告陳某某、陳某某、陳永明、李瑛、陳智華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4月15日立案后,因案情需要追加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2019年7月2日,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永昌、陳文及原告陳永昌、陳文、肖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馮蘇穎、陳佳,被告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浩、被告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杏榮、被告陳永明及被告陳永明、李瑛、陳智華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東方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永昌、肖某某、陳文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分割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眉州路云綠新村XXX號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3,054,649.14元的征收補償款歸三原告共有;2、本案訴訟費由五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系爭房屋性質為私房,產權人為陳玲珍(2015年1月3日去世)。陳永昌、陳某某、陳某某、陳永明為陳玲珍子女,肖某某為陳永昌妻子,陳文為陳永昌兒子,李瑛為陳永明妻子,陳智華為陳永明兒子。2018年11月23日,陳永昌、陳某某作為被征收代理人與甲方上海市楊浦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征收補償款6,612,088元,未享受居住困難戶補貼。征收時在冊戶口共有6個:陳永昌、肖某某、陳文、陳某某、李瑛、陳智華。因三原告長期照顧陳玲珍生活起居,且居住在系爭房屋內,并且對系爭房屋進行過翻修。被告陳某某、陳某某未居住在系爭房屋內,且在他處有住房,陳永明不是本市戶口,陳永明、李瑛為長期居住在系爭房屋內。故三原告應獲得評估價格的四分之一、價格補貼和套型補貼的二分之一、其他征收補償利益的三分之二。
被告陳某某辯稱,系爭房屋包括違建面積權利人為陳玲珍,是父母的合法財產,父母去世后均未留下遺囑,動遷利益應當由四繼承人平分,故被告陳某某應當獲得1,656,021.77元,他處有房不影響本案中應享有的補償利益。另原告肖某某、陳文只是戶口在系爭房屋內,私房征收與戶口無關,故不是適格原告,也不應分割補償款。
被告陳某某辯稱,系爭房屋評估價格、價格補貼、套型面積補貼應當由陳玲珍四子女均分;其他拆遷利益,裝修補貼是父母在的時候裝修的,也是四人均分;按期簽約要4個子女一起簽約故應當4個人均分;均衡實物安置補貼、均衡實物安置補貼加獎,放棄產權調換一次性補貼應當是安置人員去買房的補貼,應當根據(jù)安置人口多少進行分配,因為陳某某戶口不在內,這三項陳某某不要分配,如果有多要求均分,故陳某某應該可以獲得1,233,971.27元。另外原告陳文不是安置人口,不應該獲得安置利益。
被告陳永明、李瑛、陳智華辯稱,房屋評估價格應當由陳玲珍的四子女均分,其他的利益應當由實際居住人陳永明一家所有,故三被告共同應當獲得4,631,083.88元,三被告的拆遷利益不需要進行具體分割。另三原告和陳某某、陳某某在上海均有住房,陳永明、李瑛、陳智華在他處無住房,應當適當多分。且陳文在寶山區(qū)有一套產權房,不具備主體資格。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拆遷房屋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云綠新村XXX號,權利人為陳玲珍。陳玲珍(2015年1月3日報死亡)和陳耀章(1997年5月7日報死亡)生前共生育有陳某某、陳永昌、陳某某、陳永明四名子女。肖某某系陳永昌妻子,兩人生育陳文。李瑛系陳永明妻子,兩人生育陳智華。
2018年11月23日,陳某某、陳永昌作為乙方被征收人的代理人與甲方上海市楊浦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約定:第一條,因楊浦區(qū)113街坊項目(征收類別舊改項目),楊浦區(qū)人民政府于2018年10月24日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編號為楊府房【2018】5號。第二條,乙方(所有人或承租人)的房屋坐落于云綠新村XXX號,屬于上述征收決定的征收范圍。房屋類型舊里,房屋性質私房,房屋用途居住。認定建筑面積全幢54.4平方米,未認定建筑面積31.01平方米?!5谖鍡l,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及本基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被征收房屋價值補償款為評估價格、價格補貼及套型面積補貼的總和,計4,158,447.08元,其中評估價格為2,641,337.6元(48,554元/平方米*54.4平方米)、價格補貼為790,524.48元(48,439元/平方米*54.4平方*0.3)、套型面積補貼為726,585元(48,439元/平方米*15平方米)。第六條,乙方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第七條,經評估被征收房屋裝潢補償款為5,440元。第八條,乙方選擇貨幣補償,補償款為本協(xié)議第五條、第六條合計款項4,158,447.08元。第九條,其他各類補貼、獎勵費用:按期簽約獎572,000元、按期搬遷獎勵50,000元、均衡實物安置補貼1,088,000元、均衡實物安置補貼加獎435,200元、搬家補助費1,000元、家用設施移裝補貼2,000元、不予認定建筑面積的材料費補貼50,000元、集體簽約獎150,000元、放棄產權調換一次性補貼100,000元,獎勵補貼合計2,448,200元。第十條,本協(xié)議生效后,征收居住房屋的,被征收人取得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后,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第十四條,本協(xié)議生效后,乙方搬離原址30日內,甲方應向乙方支付本協(xié)議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約定的款項,共計6,612,088元。系爭房屋征收補償款尚在第三人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處未實際發(fā)放,第三人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作為房屋征收實施單位表示會根據(jù)判決予以發(fā)放。另第三人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表示除上述征收補償款外還有65,000元集體百分比獎、5000元簽約祝福獎勵未發(fā)放,各方當事人表示由法院在本案中一并予以處理。
動遷時,系爭房屋內有6人戶口,分別為:陳永昌、肖某某、陳文、陳某某、李瑛、陳智華。陳永昌戶口于1974年2月18日由上海市海豐農場十三隊遷入,肖某某戶口于1981年9月17日遷入,陳文戶口于1982年3月10日報出生,陳某某戶口于1998年12月14日淮海中路XXX弄XXX號遷入,陳智華戶口于2004年1月27日投靠親屬遷入,李瑛戶口于2012年9月10日遷入。關于居住問題,陳永昌、肖某某、陳文稱三人在2015年之前一直居住在系爭房屋二樓,陳智華居住在一樓,陳玲珍去世后,陳永明將系爭房屋上鎖,三人無法進入居住,故三人搬出。陳某某稱三原告在2015年突然搬走并且拿走了陳玲珍夫婦的遺產,且將二樓兩間房屋、樓梯門上鎖。陳永明、李瑛、陳智華稱陳智華自2006年起就居住在系爭房屋樓,陳永明自1993年開始居住在系爭房屋,李瑛自三原告于2015年搬走后居住在系爭房屋,二樓樓梯門系陳永明上鎖,三人一直居住至房屋動遷。關于系爭房屋中未認定建筑面積31.01平方米,原告陳永昌稱系其搭建但無證據(jù)予以證明,其他被告均稱為陳玲珍夫婦搭建。
以上事實,由陳永昌、肖某某、陳文共同提供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房屋所有權證、戶籍摘抄,陳某某提供的《楊浦區(qū)113街坊補償方案告知單》,陳永明、李瑛、陳智華共同提供的戶口簿、情況說明以及各方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佐證,并經庭審質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系爭房屋系為私房,其權利人為陳玲珍,其于2015年1月3日去世。2018年11月,系爭房屋被征收,共獲得征收補償款6,612,088元,另有65,000元集體百分比獎、5000元簽約祝福獎勵。其中房屋價值部分為陳玲珍遺產,應由其法定繼承人陳永昌、陳某某、陳永明、陳某某繼承。因系爭房屋為私房,且該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陳某某、陳某某在征收前未實際居住系爭房屋,并非房屋實際使用人,無權分得按期搬遷獎勵、均衡實物安置補貼、均衡實物安置補貼加獎、搬家補助費、家用設施移裝補貼、放棄產權調換一次性補貼。集體簽約獎、按期簽約獎、集體百分比獎、簽約祝福獎系按戶發(fā)放的獎勵費,本院酌情予以分配。審理中,陳永昌家庭三原告、陳永明家庭三被告表示不需要分割家庭成員間的安置補償利益,本院應予準許。結合系爭房屋的來源、居住使用情況、征收補償款的組成以及征收安置政策等因素,酌情確定原、被告應得安置補償款的金額。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陳永昌、肖某某、陳文共同獲得上海市楊浦區(qū)云綠新村XXX號房屋征收補償款2,000,000元;
二、被告陳某某獲得上海市楊浦區(qū)云綠新村XXX號房屋征收補償款1,200,000元;
三、被告陳某某獲得上海市楊浦區(qū)云綠新村XXX號房屋征收補償款1,200,000元;
四、被告陳永明、李瑛、陳智華共同獲得上海市楊浦區(qū)云綠新村XXX號房屋征收補償款2,282,088元。
案件受理費31,236元,減半收取計15,618元,由原告陳永昌、肖某某、陳文共同負擔4675元,由被告陳某某負擔2804元,被告陳某某負擔2804元,被告陳永明、李瑛、陳智華共同負擔533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孔??玲
書記員:施政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