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住黑龍江省富??h。
原告:裴淑華,住黑龍江省富??h。
原告:張某某,住黑龍江省富??h。
原告:陳俊宇,住黑龍江省富??h。
法定代理人:張某某,住黑龍江省富??h。
四原告委托代理人:朱一,系黑龍江朱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四原告委托代理人:馬麗英,系黑龍江朱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馮某,住黑龍江省富??h。
委托代理人:李勇,系齊齊哈爾市龍沙區(qū)個體私營企業(yè)協(xié)會法律顧問。
原告陳某某、裴淑華、張某某、陳俊宇與被告馮某侵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及四原告委托代理人朱一、馬麗英,被告馮某委托代理人李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裴淑華、張某某、陳俊宇的訴訟請求:要求被告賠償各項損失合計人民幣244,377.00元,各項損失為:死亡賠償金221,900.00元(11,095.00元/年×20年)、喪葬費24,440.00元(48,881.00元/年÷2)、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67,820.00元(孩子8,391.00元/年×12年÷2+老人8,391.00元/年×20年=218,166.00元,因超出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8391元,故僅請求167,820.00元)及精神撫慰金30,000.00元,以上合計444,397.00元。因雇主陳海東已支付了賠償款200,000.00元,故要求被告給付各項損失244,377.00元。事實與理由:2013年夏天,楊博金在小哈柏村村東南購買一土房,之后翻建成磚瓦房,在翻建時楊博金與其親屬馮某共同在房后的村道上取土,將本來6米左右寬的村道挖成4米寬,道南有近2米深、4米寬的深溝。2016年10月12日14時40分左右,小哈柏村村民陳長生(受害人)駕駛四輪車行駛至楊博金家房后的村道時,不慎翻進溝內(nèi),被四輪車砸死。楊博金和被告馮某的行為違反了《公路法》及《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破壞公路的侵權人應承擔侵權責任,因為被告馮某擅自挖溝將小哈柏村的村路變窄了,所以被告馮某應該承擔侵權責任,故訴至人民法院。
被告馮某辯稱,第一、本案原告所述不是事實,馮某既沒有在村道上取土,也沒有在村道上挖溝;第二、原告起訴狀上明確說明是楊博金在小哈柏村購買的土房,挖溝的行為是楊博金所為與馮某無關;第三、經(jīng)過代理人在現(xiàn)場勘查,現(xiàn)在道路有五米寬,溝有一米左右深;第四、挖溝與車禍的發(fā)生無因果關系。所以陳長生交通事故導致死亡與被告無關,被告不同意賠償原告損失。另外原告要求的各項損失標準過高,另外受害人父母都是1968年出生,正值壯年不需要撫養(yǎng)。
原告陳某某、裴淑華、張某某、陳俊宇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法醫(yī)鑒定文書復印件一份、死亡證明書復印件一份、四原告身份信息復印件四份、死者身份信息復印件一份,富裕縣塔哈鎮(zhèn)小哈柏村民委員會出具介紹信一份、照片7張、搶救費票據(jù)復印件一份、陳某某的診斷書一份、與陳長勝調(diào)查筆錄一份、與周林調(diào)查筆錄一份及證人李振福、楊艷杰的出庭證言。被告馮某未提供證據(jù)。本院依法調(diào)取了富裕縣公安局塔哈派出所陳長生非正常死亡案卷及黑龍江省富??h人民法院(2016)黑0227民初2252號民事調(diào)解書復印件各一份。本院組織當事人對以上證據(jù)進行了質(zhì)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6年10月12日14時許,陳長生在幫助陳海東、姜立彥拉運水稻時,駕駛四輪車行至塔哈鎮(zhèn)小哈柏村小石崗地西側時,四輪車翻進路旁溝內(nèi),陳長生被四輪車車頭壓住,后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陳長生未取得四輪車的駕駛證。原告陳某某系陳長生父親,原告裴淑華系陳長生母親,原告張某某系陳長生妻子,原告陳俊宇系陳長生長子。四原告因陳長生死亡所遭受的合理經(jīng)濟損失為:1.死亡賠償金221,900.00元(11,095.00元/年×20年),2.喪葬費24,440.00元(48,881.00元/年÷2),3.被扶養(yǎng)人原告陳俊宇生活費50,346.00元(8,391.00元/年×12年÷2),4.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00元,以上合計人民幣326,686.00元。2016年12月5日,黑龍江省富??h人民法院(2016)黑0227民初2252號民事調(diào)解書確認:被告陳海東、姜立彥給付原告陳某某、裴淑華、張某某、陳俊宇賠償款合計人民幣200,000.00元。
本院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受害人陳長生在未取得駕駛證的情況下,駕駛四輪車在本村道路行駛時,四輪車翻進路旁溝內(nèi),造成受害人死亡,對此受害人也有過錯,且案外人陳海東、姜立彥已在另案中賠償四原告人民幣200,000.00元。本案原告所提供的證據(jù)中,部分證據(jù)意在證實事故發(fā)生地的溝,是被告馮某于2013年夏天,因蓋自己的房屋取土所挖,但被告并非該條道路的管理者,即使2013年時有人在事故發(fā)生地挖溝,也與本案受害人于2016年10月12日發(fā)生的不幸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且原告所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實其主張,對于本案受害人發(fā)生的不幸,被告沒有過錯,亦無法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理由,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七條、第九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某某、裴淑華、張某某、陳俊宇的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4,966.00元,由原告陳某某、裴淑華、張某某、陳俊宇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孫繼承人民陪審員 張士杰
人民陪審員 楊軍
書記員: 關佳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