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1,女,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法定代理人:陳2(系陳某1父親),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祥蔭,上海筑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紅冠體育用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張青海,總經(jīng)理。
被告:上海紅冠體育用品有限責任公司零陵路分公司,營業(yè)場所上海市徐匯區(qū)。
負責人:劉斌福,總經(jīng)理。
兩被告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榮,上海天銘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某1與被告上海紅冠體育用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紅冠公司)、上海紅冠體育用品有限責任公司零陵路分公司(以下簡稱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身體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0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1的法定代理人陳2、委托訴訟代理人高祥蔭,被告紅冠公司、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榮到庭參加訴訟。經(jīng)當事人一致同意,本案延長簡易程序適用期間。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陳某1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紅冠公司和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賠償陳某1:學費6,337元、醫(yī)療費4,179.09元、護理費3,750元、營養(yǎng)費28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交通費518元、衣物損失費600元、律師代理費2,500元、鑒定費900元。事實和理由:2017年9月12日,陳某1隨奶奶練某一同前往本市零陵路XXX號“紅雙喜運動體驗店”購物。在練某進入店鋪門口時,店鋪的電動玻璃門發(fā)生故障,將練某的手臂夾在中間,隨后一側電動玻璃門的玻璃發(fā)生爆裂,造成陳某1受傷。電動玻璃門是經(jīng)營場所設施的一部分,應當保障顧客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安全。該經(jīng)營場所由紅冠公司經(jīng)營,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實際管理。陳某1因該經(jīng)營場所設施故障導致身體受損,應由經(jīng)營者、管理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紅冠公司和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辯稱,不同意陳某1的訴訟請求。本案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是練某沒有履行安全注意義務,邊打電話邊牽著陳某1,且使用錯誤的不正當?shù)男袨?,頂開電動玻璃門,導致電動玻璃門因受力不均而破裂,故陳某1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jù),相關損失不應由紅冠公司和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承擔,請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1.2017年9月12日,陳某1隨練某進入本市零陵路XXX號“紅雙喜運動體驗店”。練某進入該店鋪時,左手持手機通話,右手牽著陳某1,練某在前,陳某1在后。當練某通過店鋪的電動玻璃門時,電動玻璃門關閉,夾住練某的右手臂,并將陳某1擋在門外。電動玻璃門夾住練某右手臂后沒有彈開,練某右腳抵住右側玻璃門,右手臂有小幅度擠開玻璃門的動作,此時左側玻璃門爆裂,陳某1因此受傷。
2.當天,陳某1被救護車送至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以下簡稱兒科醫(yī)院)急診救治,根據(jù)門急診就醫(yī)記錄冊記載:主訴:頭皮裂傷1小時。查體:神清,頭頂部可見約2cm裂口各兩處,伴有活動性出血,創(chuàng)緣齊,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可。初步診斷:頭皮裂傷。2017年9月15日,陳某1至兒科醫(yī)院復診。為上述治療,產(chǎn)生醫(yī)療費1,221元(包括院前急救費和救護車費合計132元),其中由陳某1自行支付430元,紅冠公司和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支付791元。自2017年9月19日起至2017年12月25日止,陳某1因急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多次至兒科醫(y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就診。為上述治療,共計產(chǎn)生醫(yī)療費3,088.20元,其中由醫(yī)保統(tǒng)籌支付755元,由陳某1自行支付2,333.20元。對于陳某1主張的醫(yī)療費損失,紅冠公司和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認為與本次受傷無關的傷風感冒等醫(yī)療費均不予認可。
3.受本院委托,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對陳某1傷后所需休息、營養(yǎng)、護理期限進行鑒定,并于2018年4月25日出具鑒定意見書:“陳某1傷后可予以休息30日,營養(yǎng)7日、護理7日?!睘榇?,陳某1支付鑒定費900元。
4.陳某1主張其傷后由其母親徐某某護理,徐某某為護理陳某1產(chǎn)生誤工費3,750元,并提供了勞動合同、證明、收入證明、銀行流水佐證。收入證明載明徐某某的稅后月收入為7,500元,銀行流水顯示徐某某2017年9月發(fā)放工資6,252.55元、2017年10月發(fā)放工資4,266.30元、2017年11月發(fā)放工資524.48元。
5.陳某1陳述其2017年9月的學費為6,337元,其傷后未去幼兒園上學,學費沒有退還,因故主張學費損失6,337元。為此,陳某1提交上海世紀昂立幼兒園開具的發(fā)票和情況說明各一份。發(fā)票的開具時間為2017年9月7日,金額為6,337元,明細為保育教育費5,500元、伙食費252元、生活用品35元、課程配套標準材料費100元、課外活動費450元。情況說明的內容為:“徐匯區(qū)人民法院:陳某1同學系本園小C班學生。2017年9月,本園依規(guī)收取了各項費用合計6,337元,并按規(guī)開具了一張金額為6,337元的增值稅普通發(fā)票(發(fā)票號:XXXXXXXX)。陳某1同學在2017年9月12日于校外遭受意外而受傷,我園師生對其遭遇深表關切。受傷之后陳同學并未來校上課,而是病假在家休養(yǎng)。因本園是私立幼兒園,本校依規(guī)并未退還前述收取的費用。特此說明?!?br/> 6.為聘請律師代理本案訴訟,陳某1于2018年1月5日向上海顧友律師事務所支付律師代理費2,500元,上海顧友律師事務所指派高祥蔭作為代理人。2018年2月,高祥蔭從上海顧友律師事務所變更至上海筑業(yè)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
上述事實,除當事人陳述外,另有視頻、情況說明函、門急診病歷、門急診醫(yī)療費發(fā)票、鑒定意見書、鑒定費發(fā)票、證明、收入證明、發(fā)票、情況說明、律師代理費發(fā)票、委托代理合同等證據(jù)證明,并經(jīng)庭審質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身體權和財產(chǎn)權受法律保護,侵害人因過錯造成他人人身、財產(chǎn)損害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本案爭議焦點是過錯和因果關系的認定?!凹t雙喜運動體驗店”的電動玻璃門在練某和陳某1正在通過時關閉,夾住練某手臂后沒有彈開,當練某用腳抵住一側玻璃門、手臂小幅度擠開電動玻璃門時,另一側玻璃門發(fā)生爆裂。根據(jù)上述事實,應當認定該電動玻璃門發(fā)生故障,導致陳某1受傷,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作為“紅雙喜運動體驗店”的管理人,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存在過錯,應當對陳某1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案外人練某,首先,其通過電動玻璃門時手持手機通話的行為與電動玻璃門的爆裂及陳某1受傷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其次,練某用腳抵住玻璃門及小幅度擠開電動玻璃門的行為,是練某在電動玻璃門夾住其手臂又不彈開的緊急情況下做出的,該行為并未超出合理限度,難以認定該行為具有過錯。因此,練某不應對陳某1的損失承擔責任。綜上,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應對陳某1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因紅冠公司零陵路分公司系紅冠公司的分支機構,相應賠償責任應由紅冠公司承擔。
對于陳某1的損失,本院確認如下:
1.醫(yī)療費,陳某12017年9月12日和9月15日的醫(yī)療費,其中由陳某1自行支付430元,本院憑據(jù)予以確認。陳某1自2017年9月19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間為治療急性鼻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自行支付的醫(yī)療費2,333.20元,雖然并非直接針對其在本次事故中的受傷部位,但是考慮到陳某1年齡及其傷情,本次受傷確會對其身體造成不利影響,結合上述醫(yī)療費產(chǎn)生的時間,對于上述醫(yī)療費本院酌情支持1,200元。因此,本院共計支持醫(yī)療費1,630元。
2.護理費,陳某1主張其母親徐某某為護理其產(chǎn)生誤工損失3,750元,但是陳某1提交的證據(jù)尚不能證明該主張,本院不予采信。本院根據(jù)鑒定意見確定的護理期,結合徐某某收入情況,酌情支持1,450元。
3.營養(yǎng)費,根據(jù)陳某1傷情,本院酌情確認每天30元的標準,結合鑒定意見確定的營養(yǎng)期,支持210元。
4.學費損失,根據(jù)陳某1的陳述及其提交的證據(jù),可以認定陳某1繳納了2017年9月的幼兒園費用6,337元,其受傷后并未前往幼兒園,相應的費用幼兒園并未退還。因此,本院根據(jù)陳某1未就學天數(shù)以及幼兒園費用情況,酌情支持該項損失3,987元。
5.交通費,根據(jù)陳某1傷情及其就診次數(shù),本院酌情支持300元。
6.衣物損失費,雖然陳某1未就此項損失舉證,但考慮到本次事故的突發(fā)性和沖擊力,確會造成其衣物損壞,此項損失本院酌情支持100元。
7.律師代理費,綜合考慮案情需要、標的金額、律師在本次訴訟中的參與情況,本院酌情支持1,500元。
8.鑒定費,本院憑據(jù)支持900元。
9.精神損害撫慰金,陳某1雖未構成傷殘,但是考慮到陳某1的年齡、受傷情況以及本次事故的突發(fā)性和特殊性,確會對陳某1造成嚴重精神損害,故本院酌情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
綜上,本院確認陳某1各項損失合計12,077元,應由紅冠公司賠償。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二條、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上海紅冠體育用品有限責任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陳某1損失合計12,077元;
二、駁回陳某1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51.60元,減半收取計175.80元(陳某1已預繳),由陳某1負擔79.80元,上海紅冠體育用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9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娜娜
書記員:于??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