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原告:陳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原告:陳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原告:陳某4,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原告:陳某5,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原告:陳某6,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原告:陳某7,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橋東區(qū)。
原告:池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橋東區(qū)。
原告:陳某8,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橋東區(qū)。
原告:陳某9,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新華區(qū)。
十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樟永,河北北方國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10,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石家莊市新華區(qū)?,F(xiàn)住石家莊市橋西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艷霞,河北侯鳳梅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某1、陳某2、陳某3、陳某4、陳某5、陳某6、陳某7、池某、陳某8、陳某9與被告陳某10婚姻家庭、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9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陳某1、陳某2、陳某4、陳某5、陳某6、池某、陳某9及十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樟永、被告陳某10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艷霞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陳某1等十名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分割陳中路、張芝琴的遺產(chǎn),價值50萬元(以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準);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陳中路(也稱陳忠路、陳崇祿、陳中祿、陳忠祿)、張芝琴夫婦生前膝下無兒女,原告及被告分別為陳中路的侄子、侄女、侄孫子、侄孫女。陳中路于2001年去世,張芝琴于2012年去世。兩個老人去世后所留遺產(chǎn)為宅基地一塊及其上的幾間房屋,該宅基地位于石家莊市××區(qū)××鎮(zhèn)××村,面積215.25平安米,產(chǎn)權(quán)證號為0078。陳中路、張芝琴夫婦去世后,上述房產(chǎn)已屬于遺產(chǎn),應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但被告一人私自占據(jù)了以上房屋和院子,不通知其他繼承人進行遺產(chǎn)確權(quán)和繼承。王家莊對被繼承人宅基地上房屋進行拆遷,被告方故意隱瞞不告知其他兄弟姐妹,私自以個人名義與拆遷方簽訂拆遷協(xié)議,企圖獨吞陳中路、張芝琴夫婦名下全部房產(chǎn)及款項,原告方知道后要求分割,被告明確表示拒絕。原告認為被繼承人陳中路、張芝琴在世時,沒有留下任何遺囑,原告依法應享有法定繼承權(quán),被告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其他繼承人的合法利益,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公判。
陳某10辯稱,1、原告稱陳中路、張芝琴去世時間不對。實際是陳中路(陳中祿)于2002年1月24日晚10點40分去世,老伴張芝琴于2010年12月13日去世,而非原告所稱陳中路2001年去世,張芝琴2012年去世。2、原告所訴被告即答辯人的主體不適格,陳中路與張芝琴夫妻系被告的叔叔、嬸嬸,二人沒有子女,常年由被告及被告的兒子陳喜彬照顧,陳中路去世是被告與陳喜彬料理的喪事,此后陳喜彬又盡心伺候、贍養(yǎng)張芝琴,非常感動,于2002年8月29日與陳喜彬簽訂了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進行了公證,協(xié)議約定由喜彬照顧其生養(yǎng)死葬,張芝琴將其所有署名陳中路的宅基證即欒城區(qū)0078號的宅基地及其房屋6間遺贈給陳喜彬,陳喜彬如約履行了對老人的贍養(yǎng)、照顧義務,直至其2010年12月13日去世,陳喜彬為其辦理了喪事,按照約定,該宅基地已屬陳喜彬名下,陳喜彬?qū)υ撜C及房屋享有合法的權(quán)利,被告沒有任何義務通知他們分割該財產(chǎn),當然10原告也無權(quán)分割該財產(chǎn),因此,原告起訴被告,被告的主體不適格。3、原告的主體也不適格,作為原告其應當證實其屬于陳中路與張芝琴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但現(xiàn)有的證據(jù)不能證實。4、因陳喜彬已經(jīng)按照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享有了0078號宅基地及相關(guān)房屋的權(quán)利,并辦理的相關(guān)宅基證,即使10原告屬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也無權(quán)繼承該財產(chǎn)。5、退一步講,即使原告主體適格,所訴的財產(chǎn)等請求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6、10原告不屬于陳喜彬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無權(quán)要求繼承該項遺產(chǎn)。綜上所述,原、被告主體均不適格,且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查明,陳中路(也稱陳忠路、陳崇祿、陳中祿、陳忠祿)與張芝琴夫婦生前膝下無兒女。陳中路于2002年1月24日去世,張芝琴于2010年12月13日去世。兩個老人去世后所留宅基地一塊及其上的幾間房屋,該宅基地位于石家莊市××區(qū)××鎮(zhèn)××村,面積215.25平安米,產(chǎn)權(quán)證號為0078。原告陳某1稱,陳中路和陳崇福是哥倆,陳崇福有7個子女,分別是陳耀祖、陳某7、陳某10、陳鳳華、陳秀華(去世)、陳某8、陳某9。陳耀祖下面有6個子女,分別叫陳某1、陳某2、陳某3、陳某4、陳某5、陳某6。原告池某系陳鳳華女兒。其他原告對陳某1陳述以上人員之間關(guān)系無異議。被告只認可其父親是陳崇福,二叔是陳中路,二嬸是張芝琴,對其他人員之間存在何種關(guān)系不認可;原告無證據(jù)證明其與被繼承人之間的關(guān)系。
本院認為,原、被告對陳中路與張芝琴系夫婦關(guān)系、二人先后去世時間、生前在欒城區(qū)王家莊留有宅基地一塊及其上的幾間房屋均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十原告稱其為陳中路與張芝琴遺產(chǎn)的合法繼承人,被告不予認可,原告未向法庭提交其為合法繼承人的相關(guān)證據(jù)。被告提交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等相關(guān)證據(jù),用于證明其對張芝琴遺產(chǎn)享有合法繼承權(quán);原告提交繼承書等證據(jù),用于證明繼承人及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原、被告各自主張自己享有繼承權(quán)。原、被告對原告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陳述不一。原告請求繼承陳中路、張芝琴遺產(chǎn)是指由于王家莊開發(fā),對其享有使用權(quán)的宅基地上的房屋進行拆遷后,所得的拆遷補償?shù)娜糠慨a(chǎn)及款項。原告提出申請,經(jīng)法院調(diào)查,河北智高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開發(fā)商)出具證明證實陳中路(也稱陳忠路、陳崇祿、陳中祿、陳忠祿)名下沒有拆遷補償協(xié)議、拆遷補償款數(shù)額及拆遷房屋的相關(guān)文件。原告也未提供被繼承人其他可供繼承的合法遺產(chǎn)。遺產(chǎn)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本案爭議焦點的關(guān)鍵是被繼承人是否留有遺產(chǎn),原告未提供可供繼承遺產(chǎn)的證據(jù),承擔不利后果。本院對繼承人的范圍、是否享有繼承權(quán)、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和繼承書的效力問題及原告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無需作出認定。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某1、陳某2、陳某3、陳某4、陳某5、陳某6、陳某7、池某、陳某8、陳某9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800.0元,由原告陳某1、陳某2、陳某3、陳某4、陳某5、陳某6、陳某7、池某、陳某8、陳某9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請于上訴期滿之日起七日內(nèi)預交上訴費8800元,收款人: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62×××47;開戶銀行:河北銀行華興支行,逾期不交也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員 劉吉林 人民陪審員 趙亞亞 人民陪審員 李曉偉
書記員:范媛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