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潭檢公訴刑抗〔2020〕1號
南平市建陽區(qū)人民法院以(2019)閩0703刑初52號刑事判決書對被告人陳某某涉嫌合同詐騙罪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陳某某構成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0元。被害人不服南平市建陽區(qū)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而請求本院提出抗訴。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認定事實確實有誤、適用法律不當,理由如下:
一、一審判決未認定被告人陳某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行為,導致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而交付錢款,屬證據采信不當,導致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從被告人借錢的理由、實際用途和資產狀況看,被告人具有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
第一,被告人陳某某虛構銀行轉貸的借款用途。有證人吳某某的證言和柯某某的陳述相互印證,證實被告人是以銀行轉貸為名借款。證人吳某某證言:“2014?年1月中旬,陳某某又找到我說他在南平的中國銀行有600?萬、農業(yè)銀行有900?萬貸款快到期了,讓我?guī)退胰宿D貸一下,我當時又聯系了柯某某,柯某某當時沒有問是哪個銀行的轉貸,我也沒有說,我只和柯某某說是轉貸,柯某某聽后就答應了”。被害人柯某某陳述:“2014年1月26日,吳某某打電話和我說陳某某有個1500?萬元的貸款需要轉貸,問我有沒錢,我說錢是有,我問他會不會穩(wěn),吳某某說會穩(wěn),當時我沒問他是是哪個銀行的轉貸,我說那可以;陳某某跟我說的是福建省南平****有限公司用于貸款的轉貸用的,等貸款下來就會把錢還給我。借條是陳某某寫好再給我的,我認為銀行轉貸也算是“公司急需流動資金周轉”的一部分,就簽字了”。
第二,被告人陳某某隱瞞其公司沒有生產經營,身負眾多債務,無還款能力的事實。借款前,陳某某已身負眾多債務,已還款能力,其為應付債權人索取債務,采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法籌措資金,以新債歸還舊債,并隱匿資產。有銀行貸款材料、民事判決書、資產評估報告、借款合同、股權轉讓協議和吳某某、余某某等人證言等證據證實借款前陳某某已負債2億多,實際資產1億多,并存在轉移、隱匿財產行為。借款時,被告人公司已經停產,有2013年9月4日南平市延平區(qū)環(huán)保局責令停產改正、2014年1月7日,退城入園申請報告、公司用電明細、完稅證明等書證和公司員工的證言可以證實。南平市人民政府文件證實:“2014年3月15日,南平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對南平市****有限公司和福建****公司債務問題進行研究。會議認為,****公司和****公司在今年2月以企業(yè)環(huán)保不達標為由,單方面向各債權銀行宣布暫時停產,不履行到期銀行債權。為了避免影響省級各債權銀行對南平市金融信貸的支持力度,由延平區(qū)政府牽頭做好債務處理。市公安局和延平區(qū)政府要積極介入,調查****公司、****公司是否存在惡意抽逃資金、轉移資產等行為。若有此問題,依法依規(guī)對有關人員予以查處”。上述證據可以證實陳某某借款時公司沒有生產經營,其債務眾多,也不可能再向銀行申請到貸款,其無還款能力。
第三,被害人基于被告人陳某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陷入錯誤認識而交付資金。被告人陳某某向被害人借款時宣稱公司借錢穩(wěn),用途為銀行轉貸,短期“過橋”使用。被告人與被害人之前有多次銀行轉貸的短期資金借款,被告人都有按期歸還本息,正是由于有多次經濟往來,共同朋友吳某某居間介紹,建立了相對信任的關系。被害人基于被告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行為,陷入錯誤認識,認為案發(fā)這次借款也是用于銀行轉貸,而交付資金。根據借款期限為20天的借條也可以印證借款為短期借款。借款后,陳某某抽逃資金,沒有將借款用于公司銀行轉款,也未向任何銀行申請過貸款。
二、一審判決未認定被告人陳某某在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屬證據采信不當,導致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本案證據在被告人財產狀況、履約誠意和能力、資金用途等方面足以證實被告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故意。
第一,被告人陳某某案發(fā)前身負眾多債務,無歸還能力。銀行貸款材料、借款合同、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資產評估報告等證據可以證實借款前陳某某已負債2億多,實際資產1億多,其無還款能力。一審法院根據辯護人提供的評估報告認為公訴機關提交的資產評估報告可能存在不能全面反映被告人資產狀況的情況,以此認為陳某某借款時已資不抵債的證據不足。該證據認定存在采信錯誤,且自相矛盾。首先,公訴機關提交的資產評估報告中已將被告人的資產全部核算。辯護人提供的評估報告中部分資產已經被用于借款抵債,并不是被告人的資產。其次,辯護人提供的評估報告是來源于案發(fā)前幾年陳某某向銀行貸款的評估報告,其認定的金額顯然不符合案發(fā)時的市場價。實踐中銀行貸款一般存在高估的情況,且該評估金額是案發(fā)前幾年的數據。再次,公訴機關提交的資產評估報告是在案發(fā)后聘請有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其價值符合案發(fā)時其資產的市場價,應該以此認定陳某某所有的資產價值。即使認為該報告認定的金額不符合市場價,也應找司法鑒定機構予以重新評估,而不能片面采信辯護人提供的評估報告。此外,關于辯護人提供的評估報告法院已經做出“證明對象不予采信”的評判,以此否定公訴機關提交的資產評估報告的證明力,邏輯上顯然存在自相矛盾。
第二,被告人陳某某有拒不履行還款的行為,且隱匿、轉移財產,沒有還款的意圖。20天的合同期限到期后,被害人要求被告人返還借款,被告人以沒有資金為由,返還150萬元后拒不還款。而實際上,被告人的公司已無生產經營,被害人的借款也剛借入不久,也有其他資金進入公司賬戶,其有能力歸還時,卻久拖不還,于被害人的借款到賬次日就開始空轉資金,并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資金轉移、隱匿到親朋名下,甚至在被害人到法院起訴,法院民事調解裁判確定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申請強制執(zhí)行后,仍繼續(xù)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第三,被告人陳某某借款后轉移、隱匿財產,并非將資金用于雙方約定用途。2014年1月28日被害人1500萬元匯入金月合成革公司工行賬戶后,陳某某于次日就開始轉移資金,通過兩次資金空轉回流后,以清償虛構的債務為名在多個控制的自然人賬戶間頻繁轉賬,于2014年1月29日至2月14日將公司賬戶約2600萬元資金,大部分以虛構債權債務等方式,通過余某某、毛某某、池某某、陳某某、林某某等銀行賬戶轉移資金。合同到期后,因陳某某違約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被民事調解裁判確定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后,仍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2014年4月21日,被害人向南平中院起訴,并于2014年5月19日強制執(zhí)行,因陳某某名下無資產未執(zhí)行成功。2015年至2016年,陳某某用其控制的陳某某、林某某等銀行賬戶,購買理財產品、房產、車位、汽車等用途,共計1346萬多元。其中,購買福州華潤橡樹灣房產和車位、奧迪汽車,并將產權做在林某某名下;購買福州融信灣房產、車位并將產權做在其子女陳某甲和陳某乙名下;購買福州港頭廣場商務辦公房,并將產權做在其女兒陳某甲名下。
三、一審判決認為被害人有出具借條,且合同逾期后有向法院起訴,據此認定本案借款行為是一種正常民間借款行為,因此否定其合同詐騙行為。該事實認定錯誤。
合同詐騙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財物。因為都借助合同這個載體,故民間借貸的表現形式與合同詐騙客觀表現存在重疊。但判斷是否構成合同詐騙行為,并不是看有無合同這個載體以及被害人是否到法院起訴,關鍵要查實被告人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有無合同履行能力或是否有拒不履行合同行為,是否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手段,實現非法占有的目的。本案中,在被害人到法院起訴后,被告人轉移、隱匿財產用于購買固定資產和揮霍,該行為是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行為,也是合同詐騙犯罪的客觀表現行為之一,也應被合同詐騙行為吸收。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導致重罪輕判。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福建省南平市中級人民法院
?????????????????????????????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人民檢察院
?
??????????????????????????二○二○年九月十八日????
附:
1.被告人陳某某現羈押于南平市建陽區(qū)看守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