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陳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箐友,上海創(chuàng)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盛寶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任洋,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中曉,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星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住所:上海市閔行區(qū)。
法定代表人:閔文華,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成瑞,上海勝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亮,上海勝杰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區(qū)。
法定代表人:曹彥群,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莉。
原告陳某1、陳某2與被告盛寶康、上海星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星旅公司)、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浙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20年3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1、陳某2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箐友、被告盛寶康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任洋、趙中曉、被告星旅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成瑞、張亮、被告浙商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1、陳某2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人民幣115,446.19元、死亡賠償金1,020,51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元、喪葬費46,992元、兩原告處理喪葬事宜誤工費7,832元、律師費20,000元、交通費3,000元,上述損失由被告浙商公司在保險限額內負擔,不足部分由被告盛寶康、星旅公司按責任承擔。事實和理由:2019年5月28日18時41分許,被告星旅公司員工劉松文駕駛牌照號為滬A0XXXXD的大型客車,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張楊路居家橋路南約3米處,與被告盛寶康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相撞,造成被告盛寶康受傷,電動自行車乘坐人盛霞娟死亡,兩車損壞的交通事故。盛霞娟受傷后經上海公利醫(yī)院搶救無效,于2019年5月30日死亡。該事故經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勘查,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盛寶康負本起事故主要責任,被告星旅公司員工劉松文負本起事故次要責任,盛霞娟不承擔責任。經查,劉松文為被告星旅公司員工,事故發(fā)生時為執(zhí)行職務行為。大型客車滬A0XXXXD,在被告浙商公司處購買了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和商業(yè)保險。本次交通事故死者盛霞娟,與原告陳某2系夫妻關系,婚后生育一子陳某1,經測算,交通事故造成兩原告各項損失。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依據相關法律之規(guī)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盛寶康辯稱,對事故發(fā)生時間、事故經過及責任認定沒有異議,被告盛寶康駕駛的是非機動車,其雖然在本起事故中承擔主要責任,但是賠償比例只有60%。醫(yī)療費應按票據據實結算,其中1萬元在交強險范圍內應不計免賠,超出部分由被告盛寶康承擔60%。死亡賠償金標準沒有異議,年限需要核對原告的戶口簿。精神損害撫慰金希望由被告浙商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優(yōu)先賠付。喪葬費無異議。誤工費如果沒有相關證據,則只認可最低工資標準。律師費標準過高,請求法院酌定,由被告盛寶康承擔60%。交通費應憑票據認定,沒有票據的不予認可。
被告星旅公司辯稱,同意被告盛寶康的答辯意見。另外補充一點,駕駛員劉松文是被告星旅公司員工,事發(fā)時是職務行為,本案中劉松文承擔次要責任,故本案中被告星旅公司的責任比例為30%。被告星旅公司已墊付3萬元,希望法院在賠償金額中予以扣除。誤工費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其損失,故同意被告盛寶康意見。律師費過高。交通費沒有依據請求法院酌情確定。
被告浙商公司辯稱,因保險公司是第三方,故對事故發(fā)生經過和責任認定不發(fā)表意見。事發(fā)時駕駛員未取得從業(yè)資格證,加大了事故發(fā)生的風險,故保險公司不應在商業(yè)險范圍內承擔責任。事發(fā)時,肇事車輛在被告浙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150萬元,含不計免賠,事發(fā)時在保險期內。醫(yī)療費要求按票據核算。死亡賠償金需核定戶口簿確認年限,對適用標準無異議。精神損害撫慰金應按責承擔30%。喪葬費認可,誤工費沒有證據證明,故對誤工損失不予認可。律師費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被告浙商公司不應承擔責任。交通費沒有依據,酌情認可1,000元。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并認定如下事實:
盛霞娟系本市城鎮(zhèn)戶籍居民。原告陳某2系盛霞娟之夫,原告陳某1系盛霞娟之子。
2019年5月28日18時41分許,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張楊路居家橋路南約3米處,被告盛寶康騎牌號為“上海XXXXXXX”的電動自行車(車后載盛霞娟)沿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居家橋路東側非機動車道由北向南逆向行駛至上述地點朝西南方斜向通過路口時,適遇劉松文駕駛牌號為滬A0XXXXD大型普通客車沿張楊路機動車道由西向東遇綠燈起步行駛通過路口,滬A0XXXXD大型普通客車右部與電動自行車右側相撞,造成盛霞娟經公利醫(yī)院搶救無效于2019年5月30日死亡,被告盛寶康受傷及兩車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經交警認定,被告盛寶康承擔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劉松文承擔本次事故的次要責任,盛霞娟不承擔事故責任。盛霞娟傷后被送至上海市公利醫(yī)院治療,共計花費醫(yī)療費115,446.19元(含無外購藥醫(yī)囑的人血白蛋白費用1,895.20元)。為本案訴訟,原告支付律師費60,000元。
劉松文系被告星旅公司員工,事發(fā)時系履行職務行為。滬A0XXXXD車輛在被告浙商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事發(fā)時均在保險期間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金額為150萬元(含不計免賠)。滬A0XXXXD車輛投保時,保單上載明的車輛使用性質為營業(yè)企業(yè)公路客運。商業(yè)險保險條款第二十四條約定:“在上述保險責任范圍內,下列情況下,不論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和費用,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6、駕駛出租機動車或營業(yè)性機動車無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核發(fā)的許可證書或其他必備證書?!?019年12月10日,被告星旅公司敲章確認其收到條款及《機動車綜合商業(yè)免責事項說明書》,保險人已明確說明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內容及法律后果。事發(fā)后,被告星旅公司已墊付3萬元。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同時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應當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本案中,經交警認定,被告盛寶康承擔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劉松文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因劉松文系被告星旅公司員工,事發(fā)時系履行職務行為,故其責任應由被告星旅公司承擔。
被告浙商公司稱因劉松文未取得相關營運資格證,故根據保險條款的約定,商業(yè)險部分拒絕賠付。對此本院認為,被告星旅公司敲章確認其收到條款及《機動車綜合商業(yè)免責事項說明書》在本次事故發(fā)生之后,無法證明本次事故發(fā)生前被告浙商公司即已明確向投保人說明免責條款的內容及法律后果。根據法律規(guī)定,保險人未對免責條款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故被告浙商公司無法以該條款為依據主張免賠。況且即便被告浙商公司已對免責條款進行提示,被告浙商公司在明知保險車輛使用性質為“營業(yè)企業(yè)公路客運”的情況下,其亦無證據顯示已就“許可證書或其他必備證書”的種類有過明確之說明告知。《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管理規(guī)定》,系為“加強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管理,提高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綜合素質”而制定,經營性道路運輸駕駛員資格證之存在,更多是為加強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管理之目的,駕駛員缺乏該資格證,亦難言會顯著增加保險車輛之危險程度,進而加大事故風險。綜上所述,被告浙商公司主張商業(yè)三者險內不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尚不充分。對于原告的各項損失,應由被告浙商公司在交強險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被告浙商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超出及不屬于保險范圍的部分則由被告星旅公司承擔40%的賠償責任。
本院對原告的合理損失認定如下:1.醫(yī)療費,經本院核定,盛霞娟共計花費醫(yī)療費115,446.19元(含無外購藥醫(yī)囑的人血白蛋白費用1,895.20元),因外購藥人血白蛋白無相關醫(yī)囑,本院無法確定該費用與本次事故相關,故該費用應予扣除,綜上,原告的醫(yī)療費損失為113,550.99元;2.死亡賠償金,逝者盛霞娟系本市城鎮(zhèn)戶籍居民,其死亡賠償金應按城鎮(zhèn)標準計算,根據盛霞娟去世時的年齡及相關標準,本院確定死亡賠償金為1,020,510元;3.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的近親屬因本次事故去世,原告現(xiàn)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于法有據,根據相關標準,本院確定原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為50,000元;4.喪葬費,根據相關標準,本院確定喪葬費為46,992元;5.誤工費,原告未提交其誤工的相關材料,本院無法確定其工資標準及誤工天數,且原告陳某2已達退休年齡,當不存在誤工損失,但依常理考慮,處理喪事必然會占用工作時間,原告陳某1應存在誤工損失,根據本案的實際情況,本院酌情按本市最低工資標準、誤工15天計算原告陳某1的誤工損失,即原告陳某1的誤工費為1,240元;6.交通費,原告未提供交通費的相關票據,本院酌定交通費為300元;7.律師費,該費用系原告為提升自身訴訟能力所支付的合理費用,應屬原告的實際損失,該費用不屬保險理賠范圍,應由被告盛寶康、星旅公司按責承擔賠償責任,但原告主張的20,000元過高,本院酌情調整為10,000元。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陳某1、陳某2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元、喪葬費46,992元、家屬誤工費1,240元、交通費300元、死亡賠償金11,468元、醫(yī)療費10,000元,合計120,000元;
二、被告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賠償原告陳某1、陳某2死亡賠償金1,009,042元、醫(yī)療費103,550.99元,合計1,112,592.99元的40%,即445,037.20元;
三、被告盛寶康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陳某1、陳某2死亡賠償金1,009,042元、醫(yī)療費103,550.99元、律師費10,000元,合計1,122,592.99元的60%,即673,555.80元;
四、被告上海星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陳某1、陳某2律師費10,000元的40%,即4,000元;
五、原告陳某1、陳某2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被告上海星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30,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174元,減半收取計8,087元,由原告陳某1、陳某2負擔95.50元,由被告盛寶康負擔4,794.90元,由被告上海星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負擔3,196.6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倩晗
書記員:郁思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