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呂輝,湖北祥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被告:邵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被告:邵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鄂城區(qū),被告:邵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被告:邵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邵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被告:邵某4,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鄂城區(qū),被告:邵某5,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鄂城區(qū),被告:邵某6,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鄂州市鄂城區(qū),
陳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分割被繼承人邵國學的遺產(chǎn),包括位于鄂州市五里墩七組一棟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及附屬物、位于鄂州市五里墩七組一棟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及附屬物、位于鄂州市濱湖南路華堂景苑一套面積為53.56平方米的商品房、鄂州市聯(lián)興化建有限責任公司60%的股權(quán)、湖北東銘化工有限公司33.3333%的股權(quán);2、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邵某4、邵某5、邵某6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陳某與被繼承人邵國學于1992年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年××月××日生育一女邵某3,××××年××月××日生育一子邵某7,1997年補辦結(jié)婚證。陳某、邵國學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于2001年在五里墩7組建有一棟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于2004年在五里墩7組建有一棟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于2012年購買濱湖南路華堂景苑一套面積為53.56平方米的商品房。二人于2002年開辦鄂州市聯(lián)興化建有限責任公司,邵國學為法定代表人,持有公司60%的股份;陳某持有40%的股份。2007年開辦湖北東銘化工有限公司,邵國學持有33.3333%的股份。上述財產(chǎn)都是在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取得,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邵國學與陳某婚前與前妻生育一子邵某1,一女邵某2。邵國學于2016年2月3日去世,2017年9月17日邵國學的母親姚桂珍去世,邵國學父親邵南松在2005年去世。邵南松、姚桂珍夫妻共生育有四名子女,邵國學、邵某4、邵某5、邵某6。除邵國學去世外,其余子女均健在。姚桂珍的遺產(chǎn)應由其合法繼承人繼承。邵國學的子女代位繼承其父應得的遺產(chǎn)。邵某1辯稱:陳某未將位于鄂州市竹林廣場的一套房屋納入遺產(chǎn)分配范圍;另外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有一個院子,約1.5畝;我不愿意分割遺產(chǎn)。邵某7、邵某3辯稱:同意陳某的??訟請求。邵某6辯稱:位于鄂州市××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是1986年建的,與陳某無關(guān);位于鄂州市竹林廣場處的房產(chǎn)是陳某為邵某7買的,還有陳某為邵某7購買的車庫、車輛,是邵國學的財產(chǎn),應納入分割范圍。我同意邵某1的答辯意見。邵某2、邵某4、邵某5未提交答辯意見。陳某為證實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一、陳某身份證復印件及結(jié)婚證復印件。擬證明陳某的身份情況及訴訟主體資格。證據(jù)二、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邵某4、邵某5、邵某6的身份證復印件、身份信息查詢及村委會證明。擬證明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邵某4、邵某5、邵某6的身份情況及訴訟主體資格。證據(jù)三、被繼承人邵國學的身份證復印、死亡證明、火化證明。擬證明邵國學死亡的時間及事實???證據(jù)四、位于五里墩7組2001年建筑的一棟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的房產(chǎn)證及土地證復印件、位于五里墩7組2004年建筑的一棟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的房產(chǎn)證及土地證、2012年購買的位于濱××面積為53.56平方米的商品房的房產(chǎn)證及土地證、鄂州市聯(lián)興化建有限責任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及公司信息、工商信息查詢單。擬證明上述財產(chǎn)的50%為邵國學的遺產(chǎn)。證據(jù)五、離婚調(diào)解書、公證協(xié)議書及收條各一份。擬證明位于五里墩××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有一部分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其他當事人沒有提交證據(jù)。庭審質(zhì)證過程中,邵某1、邵某7、邵某3、邵某6對陳某的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經(jīng)庭審質(zhì)證,本院認為,陳某的證據(jù),形式真實,予以采信。本院依據(jù)上述有效證據(jù),結(jié)合庭審??況,認定案件事實如下:邵國學與前妻皮金紅于××××年登記結(jié)婚,生育子女邵某1和邵某2,二人于1991年7月2日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離婚,并對位于五里墩××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進行了分割,即樓房的第一層三間半歸皮金紅,第二層三間半歸邵某6,第三層三間半歸邵國學。1998年6月22日,邵國學與皮金紅達成協(xié)議,由邵國學出資15000元購買歸皮金紅所有的第一層三間半樓房。次日,皮金紅收到邵國學支付的15000元。開庭審理過程中,雙方確認,第一層三間半樓房歸邵某6,第二、三層三間半樓房歸邵國學。邵國學與陳某于1992年生育邵某3,1994年生育邵某7,于××××年××月××日在民政部門登記結(jié)婚。二人在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建筑了位于五里墩××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購買了位于濱××面積為53.56平方米的商品房。邵國學與陳某于2002年成立了鄂州市聯(lián)興化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50萬元,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邵國學出資50萬元,占100%股權(quán)。二人后于2008年12月10日進行了變更登記,邵國學出資30萬元,占60%股權(quán);陳某出資20萬元,占40%股權(quán)。邵國學與陳某又于2007年成立了湖北東銘化工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陳某出資200萬元,占66.67%股權(quán);邵國學出資100萬元,占33.33%股權(quán)。邵國學于2016年2月3日去世。邵國學的父親邵南松于2005年8月20日去世,母親姚桂珍于2017年9月17日去世。邵南松、姚桂珍夫妻先后生育邵國學、邵某4、邵某5、邵某6四名子女,邵某4、邵某5、邵某6均健在。陳某當庭認可于邵國學去世前為邵某7購買了位于竹林廣場5棟3005的房屋一套,邵某1稱購買該房屋時邵國學神志不清,但沒有提供??關(guān)證據(jù)。位于五里墩××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有1.5畝的院子,但沒有辦理相關(guān)登記手續(xù)。本院認為:本案涉及的財產(chǎn)包括邵某6的個人財產(chǎn)和邵國學與陳某的共同財產(chǎn),當事人在庭審中均主張權(quán)利。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印發(fā)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的通知》規(guī)定,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guān)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guān)系不一致的,人民法院結(jié)案時應當根據(jù)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guān)系的性質(zhì),相應變更案件的案由。故本案的案由確定為分家析產(chǎn)、繼承糾紛。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邵國學于2016年2月去世,陳某作為邵國學的配偶,現(xiàn)訴至法院,要求分割邵國學的遺產(chǎn),符合法律規(guī)定。各繼承人在合理的時間內(nèi)未能就遺產(chǎn)分割協(xié)商一致,故本院依法判決。邵某1關(guān)于不同意分割遺產(chǎn)的意見,于??無據(jù)。邵國學的遺產(chǎn),按照法定繼承辦理,由第一順序繼承人即邵國學的配偶陳某、子女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邵國學的母親姚桂珍繼承。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chǎn)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本案中,當事人均未舉證存在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或存在對邵國學盡了主要撫養(yǎng)義務或者與邵國學共同生活應當適當多分遺產(chǎn)的繼承人,也未舉證存在有撫養(yǎng)能力和撫養(yǎng)條件但不盡撫養(yǎng)義務的繼承人,故本院依法對上述第一順序繼承人平均分配遺產(chǎn)。位于竹林廣場5棟3005的房屋系邵國學去世前購買,邵某1未能舉證證實購買該房屋時邵國學神志不清,故本院視為邵國學、陳某將該房屋贈予給了邵某7,不納入遺產(chǎn)范圍進行分配。邵某6提及的車庫和車輛,沒有證據(jù)證實,如確實存在,亦視為邵國學、陳某對邵某7的贈予,不納入遺產(chǎn)范???進行分配。遺產(chǎn)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邵某1提及的1.5畝的院子,因沒有任何登記手續(xù),本院不作為遺產(chǎn)進行分配。位于五里墩××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第一層三間半樓房歸邵某6,不屬于邵國學的遺產(chǎn)。第三層三間半樓房系邵國學和陳某婚前財產(chǎn),故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六分之一。第二層三間半樓房系邵國學與陳某婚后購買,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故陳某有50%的所有權(quán),另外50%由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六分之一,即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十二分之一。位于五里墩××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自建房,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故陳某有50%的所有權(quán),另外50%由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六分之一,即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十二分之一。位于濱××面積為53.56平方米的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故陳某有50%的所有權(quán),另外50%由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六分之一,即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十二分之一。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設(shè)立公司的,應當以各自所有的財產(chǎn)作為注冊資本,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夫妻二人注冊公司時應當提交財產(chǎn)分割證明。但是,邵國學與陳某夫妻二人在設(shè)立公司時并未進行財產(chǎn)分割,應當認定是以夫妻共有財產(chǎn)出資設(shè)立公司,在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的公司股份是夫妻雙方共同共有的財產(chǎn),夫妻作為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chǎn)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quán)利。故鄂州市聯(lián)興化建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東銘化工有??公司是邵國學與陳某夫妻共同財產(chǎn),上述二公司50%的股權(quán)屬于陳某,50%的股權(quán)作為邵國學的遺產(chǎn)。邵國學的股權(quán)由陳某、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姚桂珍各繼承六分之一。姚桂珍繼承的邵國學的遺產(chǎn),應由姚桂珍的四個子女各繼承四分之一,因邵國學去世,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共同代位繼承邵國學應繼承的四分之一,即姚桂珍繼承的邵國學的遺產(chǎn),邵某4、邵某5、邵某6各繼承四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十六分之一。綜上,位于五里墩××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其中第二層樓房陳某有二分之一的所有權(quán),繼承其中的十二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其中的一百九十二分之十七(1/12+1/12×1/4×1/4),邵某4、邵某5、邵某6各繼承其中的四十八分之一(1/12×1/4);其中第三層樓房陳某繼承??中的六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其中的九十六分之十七(1/6+1/6×1/4×1/4),邵某4、邵某5、邵某6各繼承其中的二十四分之一(1/6×1/4)。位于五里墩××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和位于濱××面積為53.56平方米的房屋,陳某有二分之一的所有權(quán),并繼承其中的十二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其中的一百九十二分之十七(1/12+1/12×1/4×1/4),邵某4、邵某5、邵某6各分別繼承其中的四十八分之一(1/12×1/4)。鄂州市聯(lián)興化建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東銘化工有限公司邵國學名下的50%股權(quán),陳某分別繼承六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分別繼承九十六分之十七(1/6+1/6×1/4×1/4),邵某4、邵某5、邵某6各分別繼承二十四分之一(1/6×1/4)。即陳某對該公司總股權(quán)的50%享有所有權(quán),并繼承其中的8.333%(50%×1/6),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該公司總股權(quán)的8.854%(50%×17/96),邵某4、邵某5、邵某6各繼承該公司總股權(quán)的2.083%(50%×1/24)。陳某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部分,予以支持。邵某1的答辯意見,不予采納。邵某7、邵某3的答辯意見,予以采納。邵某6的答辯意見,部分采納。邵某2、邵某4、邵某5不到庭,不影響本案的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位于鄂州市五里墩7組的一棟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其中第一層樓房屬于邵某6所有;二、位于鄂州市五里墩7組的一棟面積為337.96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其中第二層樓房陳某有二分之一的所有權(quán)并繼承其中的十二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其中的一百九十二分之十七(1/12+1/12×1/4×1/4),邵某4、邵某5、邵某6各繼承其中的四十八分之一(1/12×1/4);其中第三層樓房陳某繼承其中的六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其中的九十六分之十七(1/6+1/6×1/4×1/4),邵某4、邵某5、邵某6各繼承其中的二十四分之一(1/6×1/4)。三、位于鄂州市五里墩7組的一棟面積為678.14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和位于鄂州市濱湖南路華堂景苑的一套面積為53.56平方米的房屋,陳某有二分之一的所有權(quán)并繼承其中的十二分之一,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其中的一百九十二分之十七(1/12+1/12×1/4×1/4),邵某4、邵某5、邵某6各分別繼承其中的四十八分之一(1/12×1/4);四、陳某對鄂州市聯(lián)興化建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東銘化工有限公司股權(quán)的50%享有所有權(quán),并繼承上述二個公司總股權(quán)的8.333%(50%×1/6),邵某1、邵某2、邵某7、邵某3各繼承上述二個公司總股權(quán)的8.854%(50%×17/96),邵某4、邵某5、邵某6各繼承上述二個公司總股權(quán)的2.083%(50%×1/24);五、駁回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35600元,減半收取17800元,由陳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財產(chǎn)案件提起上訴的,上訴案件受理費按照不服一審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預交。在上訴期滿后的次日起七日內(nèi)仍未交納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住所地和經(jīng)常居住地在本市的當事人,請到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大廳辦理現(xiàn)金交費手續(xù),并將交費憑證復印件送交本院。外阜當事人交費可通過轉(zhuǎn)賬或??款,收款單位:湖北省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鄂州市分行鄂城支行,賬號:17×××61,請在匯款用途上注明“法院訴訟費”字樣,匯款后將匯款憑證傳真至本院,傳真號為:0711-3357122。
原告陳某訴被告邵某1、邵某2、邵東、邵某3、邵某4、邵某5、邵某6分家析產(chǎn)、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7日立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了審理。陳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呂輝、邵某1、邵東、邵某6到庭參加訴訟。邵某2、邵某4、邵某5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審判員?。褐軄喢?/p>
書記員:: 程 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