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人(原審被告):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回族,宣化區(qū)回民小學副校長,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焦寶貴,河北耀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訴人(原審原告):閆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申訴人陳某與被申訴人閆某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9日作出(2014)宣區(qū)民初字第1195號民事判決,該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陳某不服,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于2015年4月1日作出(2015)宣區(qū)民申字第4號民事裁定,駁回了陳某的再審申請,該裁定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陳某不服,向檢察機關申訴。2016年4月29日張家口市人民檢察院作出張檢民監(jiān)[2016]4號民事抗訴書,向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5月25日作出(2016)冀07民抗5號民事裁定,決定對本案進行再審。2016年8月30日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6)冀07民再39號民事裁定,裁定將本案發(fā)回我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申訴人陳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焦寶貴、被申訴人閆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閆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陳某償還其借款15萬元。事實與理由:陳某與趙獻計系夫妻關系。趙獻計因資金緊張分別于2013年5月8日、2014年2月27日、2014年7月2日分三次向原告借款,每次5萬元,共計15萬元,均未約定還款期。期間,原告多次向其索要借款,趙獻計及陳某分文未還。2014年9月15日,借款人趙獻計因發(fā)生交通事故死亡,無奈,原告只好向陳某索要借款,但陳某不愿償還。
陳某辯稱,趙獻計個人生前借原告15萬元是事實。趙獻計在懷安非法采礦期間,不僅借原告15萬元,還分別向常玉福、賀玉田、常茂金共借54萬元。常玉福在趙獻計生前就起訴其償還借款,法院沒有認定是夫妻共同債務。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賀玉田、常茂金在趙獻計死后起訴,法院將這兩起糾紛直接認定為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本案原告起訴陳某的案件性質與賀玉田、常茂金的一樣,均系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
本院原審認定事實:陳某與趙獻計系夫妻,趙獻計于2014年9月15日因交通事故意外死亡。趙獻計于2013年5月8日向閆某借款5萬元,于2014年2月27日向閆某借款5萬元,于2014年7月2日向閆某借款5萬元,并出具三張借條,三張借條均未約定還款期限和利息。本院原審認為,趙獻計分三次向閆某借款15萬元,有借條原件、閆某與趙獻計生前通話催要借款的電話錄音以及證人王某、張某的證言佐證,足以認定趙獻計向閆某借款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該事實已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因上述借款為陳某與趙獻計的夫妻共同債務,由于趙獻計意外死亡,閆某向趙獻計妻子陳某主張償還借款,符合我國婚姻法的相關解釋規(guī)定,故本院對閆某要求陳某償還借款15萬元的主張予以支持。本院原審判決:陳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清償閆某借款15萬元。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1、陳某提供的起訴與趙獻計離婚的起訴狀,受理案件通知書、接收告訴材料收據、訴訟費票據與趙梓超出具的證明可以相互印證自2009年起趙獻計與陳某因夫妻感情不和起訴離婚及分居的事實,故本院對其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本案待證事實的關聯(lián)性均予以認定。
2、對于陳某提供的(2015)宣區(qū)民初字第99號、第136號、第137號、第482號民事判決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定,但此判決書與本案事實沒有關聯(lián),故本院對其與本案待證事實的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陳某與趙獻計于××××年××月××日登記結婚。閆某與趙獻計系朋友關系。2013年5月8日、2014年2月27日、2014年7月2日趙獻計三次共向閆某借款15萬元。后閆某向趙獻計索要借款,趙獻計未能償還。2014年9月15日,趙獻計因發(fā)生交通事故而死亡。
本院再審認為,在2009年2月18日,陳某因與趙獻計夫妻感情不和而起訴離婚,按照陳某的繼女趙梓超出具的證明可以證實趙獻計與陳某從2009年起因夫妻感情不和就一直分居生活,故趙獻計在與陳某分居期間以其個人名義向閆某所借的借款屬于其個人債務,在其死亡后應由其個人遺產予以清償。陳某作為趙獻計的法定繼承人,有義務在繼承趙獻計的遺產范圍內代替趙獻計清償趙獻計生前的個人債務。
本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對于趙獻計向原告閆某所借的15萬元借款債務,由被告陳某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繼承趙獻計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原審案件受理費1650元,訴訟保全費1270元,由陳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趙東明 人民陪審員 白云琴 人民陪審員 岳云俠
書記員:金燕峰 本案引用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條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