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戶,住湖北省宜城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寧,湖北崇法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襄陽市樊城區(qū)建設路12號長源大廈2樓,組織機構代碼:57151929-5。負責人:黃荔萍,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史軍,湖北春園律師事務所律師。
陳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英大財險襄陽公司立即支付原告保險賠償款28845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4年6月16日,原告同被告簽訂了機動車保險合同,約定原告將其所有的鄂F××××ד雪弗蘭”牌小型轎車交由被告承保了交強險和保險金額為50萬元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且投保不計免賠。保險期間自2014年6月16日起至2015年6月16日24時,原告于當日向被告全額支付了保險費。2015年6月6日13時50分許,原告的弟弟陳茜駕駛該車在宜××××大道婦幼保健院門前路段行駛時,因其操作不當將路邊的交通護欄及摩托車、電動車等撞壞損失達26845元。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向被告報告了保險事故,被告到現(xiàn)場進行了勘查。2015年6月19日,宜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陳茜負事故的全部責任。經宜城市交警大隊委托,宜城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作出宜價鑒字(2015)60號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價格鑒定結論書,認定交通護欄及車損為26845元。2017年11月28日,經宜城市交警大隊調解,陳某賠付了26845元賠償金,并支付了施救費2000元,但被告至今不向原告理賠。原告認為,依照原告同被告訂立的保險合同,該車在保險期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應由被告予以賠付。依照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原告已支付了相關費用,被告理應將保險金支付給原告。請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英大泰和財保公司辯稱:1.本案已經過了訴訟時效;2.施救費2000元不應該賠償。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通過當事人舉證、質證,確認下列法律事實:2014年6月16日,陳某將其所有的車牌號為鄂F×××××的“雪弗蘭”牌小型轎車交向英大泰和財保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保險金額為50萬元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且投保不計免賠,陳某全額支付了保險費,英大泰和財保公司向陳某簽發(fā)了保險單,約定保險期間自2014年6月16日起至2015年6月16日24時。機動車保險條款第六條約定,下列情況下,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責任,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該條的第十項為“除另有約定外,發(fā)生保險事故時被保險機動車無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fā)的行駛證或號牌,或未按規(guī)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2015年6月6日13時50分許,陳某的弟弟陳茜持有效駕駛證駕駛該車在宜××××大道婦幼保健院門前路段行駛時,在避讓其他車輛時,車輛行至路左,分別與路西邊的交通護欄、非機動車道內的“太陽”牌三輪摩托車、行人梅玉霞和易紅儒以及停放在臺階上的“愛瑪”牌電動車、“豪進”牌二輪摩托車、鄂F××××ד豪爵”牌二輪摩托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各方車輛受損及將路邊的交通護欄及梅玉霞、易紅儒受傷。事故發(fā)生后,陳某分別向公安機關和英大泰和財保公司報案。2015年6月19日,宜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陳茜負事故的全部責任。經宜城市交警大隊委托,宜城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于2015年6月19日作出宜價鑒字(2015)60號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價格鑒定結論書,認定交通護欄及車損為26245元。2017年6月21日,經宜城市交警大隊調解,陳某向受害方賠付了26845元賠償金。嗣后,英大泰和財保公司未予理賠,導致糾紛發(fā)生。另查明,事故發(fā)生時,車牌號為鄂F×××××的“雪弗蘭”牌小型轎車因尚有違法記錄未作處理,故未能按規(guī)定年檢。事故發(fā)生后,陳某對上述違法記錄作出處理并通過年檢,其檢驗有效期至2016年10月。
原告陳某與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英大泰和財保公司)保險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寧、被告英大泰和財保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史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陳某將其車牌號為鄂F×××××的“雪弗蘭”牌小型轎車向英大泰和財保公司投保交強險和保險金額為50萬元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雙方形成有效的保險合同。在保險期內,陳某同意的合法駕駛人陳茜駕駛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英大泰和財保公司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對陳某向第三者支付的賠償款進行理賠。機動車保險條款第六條第十項的約定系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英大泰和財保公司未提供證據(jù)證實其就免責條款對陳某進行了明確提示,故該條款不發(fā)生法律效力。此外,肇事車輛并非存在安全隱患、不合格未能年檢,未按規(guī)定年檢并未增加事故發(fā)生的概率,故英大財保公司應當在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進行理賠。宜城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評定第三者的損失為26245元,陳某自愿向第三者賠償26845元,多付的600元陳某要求英大泰和財保公司進行理賠沒有依據(jù)。陳某主張其支付了2000元的施救費,其提供的施救費發(fā)票是在2017年11月22日開具的,此時離事故發(fā)生已經兩年多,不能確認與事故發(fā)生有關,故對陳某要求被告賠償2000元施救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事故發(fā)生后,陳某及時向英大泰和財保公司報案,并與受害方一直在宜城市公安局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并于2017年6月21日才向第三者進行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其知道或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計算”,第六十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第三者賠償?shù)?,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該條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向保險人提出請求進行權力限制,即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未向第三者進行賠償,不得向保險人要求賠償。在訴訟時效兩年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保險人因未向第三者進行賠償導致行使請求權障礙,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止。2017年6月21日陳某向第三者進行賠償,陳某行使請求權的障礙解除,并于六個月向本院起訴,故本案并未超過訴訟時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十七條、二十六條第一款、六十五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第二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陳某支付保險金26245元;二、駁回原告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60元,由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負擔210元,原告陳某負擔5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羅學玲
書記員:張湘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