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袁鳳強,黑龍江啟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史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姚源軍,黑龍江江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史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4月11日作出(2012)香民立字第1078號民事判決書,被告不服上訴至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市院于2013年9月12日作出(2013)哈民三商終字第123號民事裁定書,撤銷本院判決,將本案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6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主張事實成立,被告為原告出具1200000元借據(jù)能與雙方其它證據(jù)相互印證,應合法有效,原告訴請,本院應予支持。第一、被告為原告出具的1200000元借據(jù),是被告為原告出具的書面欠款證據(jù),且有還款計劃表示。根據(jù)正常的民間借貸習慣,應視為原告已交付被告款項或雙方借貸已最終結算被告而出具的憑證??鄢桓嬉褍斶€原告148500元,被告尚欠原告1051500元成立。現(xiàn)被告未提供反駁證據(jù)證明其抗辯事實成立。第二、原告出示2009年3月30日以后被告為其出具的兩份書面還款計劃,二份證據(jù)均在1200000元借據(jù)后出具的,1200000元借據(jù)及二份還款計劃時間、內(nèi)容并不矛盾,兩份還款計劃承諾的還款時間構成了連續(xù)性,能夠印證被告欠原告1200000元具有真實性。且有自2009年9月3日至2012年8月2日被告向原告還款148500元的證據(jù),能夠證明原告訴訟主張成立,本院予以認定。第三、原告雖未能提供向被告付款憑證,但雙方均承認自2006年末開始形成借貸關系,也承認自2007年3月15至2008年12月23日期間被告向原告還款1494000元,該證據(jù)基本能夠印證原告陳述在2009年3月30日前先后向被告出借大筆款項,后經(jīng)雙方總結算被告為其出具1200000借據(jù),并已將多次向被告付款的憑證交與被告的說法具有真實性及合理性,本院予以認定。
關于原告向被告主張借款利息起止時間和標準的確定問題。被告于2011年12月31日為原告出具還款計劃表示2012年11月還清,該行為屬被告對原告借款的承諾行為,原告未提出異議,應視為對被告在此前欠款沒有利息的認可。現(xiàn)被告未按承諾履行還款義務,應從承諾后違約次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給付原告借款利息。
關于被告抗辯稱其為原告出具的1200000元借據(jù)未實際履行問題。被告現(xiàn)僅以原告未能提供付款憑證為由否認其為原告出具的借據(jù)未實際履行,沒有證據(jù)支持。根據(jù)認證原則,原告的書證大于被告的言詞證據(jù)的證明效力。被告抗辯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關于被告抗辯稱原告出具被告的兩份還款計劃不是為原告而寫,且沒有數(shù)額問題。被告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不是為原告而寫,并沒有作出合理解釋兩份還款計劃為何在原告處。被告抗辯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關于被告抗辯稱原告訴狀及庭審中表述不一致問題。此問題原告所作出的解釋為“是與被告最終結算被告而出具的1200000元借據(jù)”,該解釋能與雙方提供的證據(jù)及陳述基本印證,證明了原告解釋符合雙方的借貸邏輯。被告抗辯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根據(jù)《最高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史某某給付原告陳某某借款人民幣951500元;
二、被告史某某給付原告陳某某借款人民幣951500元的利息(自2012年12月1日起至判決確定給付之日止,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3315元(原告已預交15229元),由被告史某某負擔。
上述款項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如被告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接到判決書之次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郝滿堂 人民陪審員 張慧杰 人民陪審員 王春紅
書記員:王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