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小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仁,上海華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欒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山東省濟南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蔣崴,北京合弘威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景峰,北京合弘威宇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告陳小某與被告欒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1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審理中,被告欒某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異議,本院于2019年7月16日作出裁定,駁回了被告欒某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后被告欒某不服本院裁定,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于2019年8月8日作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本案于2019年9月29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小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仁,被告欒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蔣崴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小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借款95萬元。事實與理由:原、被告于2013年在華中科技大學成人班認識,雙方系同學兼朋友關系。2014年3月左右,因被告急需資金周轉,向原告借款95萬元。2014年4月4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分兩次向被告轉賬50萬元、45萬元。介于多年的同學兼朋友關系,當時沒有要求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條。之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討借款,但被告均以各種理由拖延,直至今日被告未向原告返還借款。故請求法院判如所請。
審理中,原告陳小某又稱,原、被告認識僅一年時間。
被告欒某辯稱:1、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借貸關系,華中科技大學成人班上課期間僅為半年,一同上課僅為6次,原告在雙方認識僅為半年情況下,沒有要求被告出具借條,就將95萬元款項轉給被告,不符常理;2、涉案資金實為原告支付給被告的居間費、勞務費、報銷款等,而非借款。因原告與成人班上其他同學不熟,故原告通過被告認識了成人班上的其他同學,另被告幫助原告的三家公司(上海潤邦實業(yè)有限公司、上海潤邦快士奇實業(yè)有限公司、三萃實業(yè)(上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原告)介紹業(yè)務,還幫助原告撤銷了網上對原告的不實報道,故原告轉賬給被告的95萬元系原告支付給被告的居間費、勞務費、交通費、住宿費等,并非系借款;3、本案無論系何種法律關系,從原告向被告轉賬至今,未向被告主張過權利,故早已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2014年4月4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向被告支付50萬元、45萬元。
審理中,原告稱上述款項是其讓公司財務轉賬給被告的,因其不想讓財務或配偶知道是借款,故沒有在轉賬憑證中載明是借款,但雙方在電話中明確是借款。事后,因雙方關系尚可,故也沒有要求被告出具借條,被告稱可為原告介紹業(yè)務,若介紹成功可抵扣部分借款。被告對原告的上述陳述不予認可,被告家境富裕,根本不需要向原告借款。
審理中,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另向本院提供了EMS快遞單、公積金賬單等證據材料,以證明原告委托其員工王娟于2016年3月16日向被告發(fā)送快遞催款,被告于2016年3月19日收到了原告的催款函;被告針對上述證據材料質證后認為,其沒有收到原告的快遞,王娟寄送快遞是公司行為還是個人行為不明確,快遞單上未標明快遞內容,不能證明快遞內容是催款函,也不能證明訴訟時效已經中斷。既然原告不想讓其員工或配偶知道其將款項出借給被告,就應該由原告自己向被告寄送催款函,而不是讓其員工王娟向被告寄送催款函,故不能證明原告向被告催要借款。
被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材料:
1、部分參加培訓人員名片(原件);證明華中科技大學成人班的學員大多為部委地方領導,央企國企工作人員,被告與其非常熟悉,原告參加本次研修班,其意圖在于通過研修班結識更多企業(yè)家或領導干部以拓展業(yè)務;原告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予以認可,名片上的人員均是地方領導、企業(yè)董事長等,被告向原告介紹,是原告向被告借款的基礎,故不寫借條是正常的;
2、上海潤邦實業(yè)有限公司、上海潤邦快士奇實業(yè)有限公司、三萃實業(yè)(上海)有限公司的企業(yè)信息,證明上述三家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原告,被告曾為三家企業(yè)介紹過業(yè)務;原告對工商信息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
3、張強證人證言、證人張強的保證書及身份證復印件、劉佳證人證言,證明華中科技大學成人班實際上課時間很短,原告并非班上學生,是出于業(yè)務發(fā)展目的跑來與班上同學認識,原告陳述原、被告是多年的同學兼朋友關系是虛構的;原告對上述兩份證人證言質證后認為,其不認識張強,且兩位證人的證詞是應被告的要求所寫,與原告并不相識,與本案無關。
以上事實,有銀行轉賬憑證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告僅依據銀行轉賬憑證提起本案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原告支付給被告的居間費、勞務費、報銷款等。本案庭審中,被告提供了原、被告于2013年在華中科技大學成人班部分參加培訓人員的名片,原告三家企業(yè)的工商信息,以及證人證言等證據材料,旨在證明被告曾介紹原告認識成人班部分同學以拓展業(yè)務。原告除證人證言不予認可外,認可被告曾介紹其與班上其他同學認識,被告亦表示可為原告介紹業(yè)務,若介紹成功可抵扣部分借款,由此可見,被告確曾介紹原告與班上其他同學認識,亦曾為原告三家企業(yè)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至于被告是否為原告三家企業(yè)居間成功,以及原告是否應當向被告支付居間費等,不是本案的審理范圍。而原告提起本案訴訟的請求權基礎為民間借貸,除銀行轉賬憑證外,沒有其他證據證明原、被告雙方就借款事宜達成過合意,故難以證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95萬元款項為借款。綜上,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難以支持。據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小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3,300元,減半收取6,650元,由原告陳小某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朱金彪
書記員:楊亦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