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天庸,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瑞安市。
被告:潘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深圳市。
原告陳天庸訴被告潘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3日立案。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償還借款200萬元(人民幣,下同),并自2018年1月1日起以月利率0.8%計息,至本案判決生效之日止。事實和理由:被告于2016年11月1日等價受讓原告北京總學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85%的股份,應支付原告已實繳的注冊資本金200萬元,被告當時要求將該款作為借款暫借給被告,并定于2016年12月31日前償還。被告起草了相關股份轉(zhuǎn)讓協(xié)議及借條等。事后被告未按期還款。延至2017年12月底,仍未償還分文。經(jīng)朋友轉(zhuǎn)達,被告又提出要求再延期半年,最遲于2018年6月30日前償還,到期一定守信還款,絕不在逾期。原告同意,雙方約定借款自2018年1月1日起以月利率0.8%計息。2018年1月24日,被告支付了2017年期間的借款利息108,750元(被告按年利率4.35%,即按月利率約0.36%計付)。但此后未再付款。原告認為,雙方之間屬個人借款,被告理應如期償還?,F(xiàn)無奈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原告起訴時向本院提交了借條等證據(jù)材料。
被告潘某某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quán)提出異議認為,原被告之間并非民間借貸糾紛,而是股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糾紛,本案應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而無論是被告住所地還是合同履行地,均為北京市海淀區(qū),故本案應由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審理。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本案中,被告提出管轄權(quán)異議后,本院通知雙方當事人到庭接受詢問,原告到庭而被告未至。原告向本院明確雙方為民間借貸糾紛,其是基于雙方的借貸關系要求被告還款。基于此,本院認為按照民間借貸糾紛審理本案并無不妥。而民間借貸糾紛為合同糾紛的一種,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本案中,雙方爭議的標的為給付貨幣,原告作為接收貨幣的一方,其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原告起訴時向本院提供了居住證明,證明其經(jīng)常居住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該證明經(jīng)本院核實無誤,故本院對于本案具有管轄權(quán)。被告提出的管轄權(quán)異議不成立。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被告潘某某對本案管轄權(quán)提出的異議。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被告潘某某負擔(于本裁定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姚洪濤
書記員:周昳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