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夏國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漢川市人,住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漢川市人,住海南省??谑旋埲A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漢川市人,漁民,住漢川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建華,男,湖北諦益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夏國民、陳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漢川市人民法院(2016)鄂0984民初79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5月1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夏國民、被上訴人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建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夏國民、陳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改判駁回陳某某的起訴;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陳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1、陳某某與夏國民之間是合伙關系,陳某某向夏國民的銀行轉賬實際是其合伙出資;2、涉案33萬元的借條是受陳某某欺騙所寫;3、夏國民于2011年12月10日給陳某某10萬元現金、于2014年3月30日給陳某某2000元現金(陳某某出具收條)、于2014年11月19日給陳某某8000元現金(陳某某出具收條)、于2014年11月19日通過銀行轉賬給陳某某8000元(陳某某未出具收條)、于2014年12月19日通過支付寶支付給陳某某6000元(陳某某未出具收條)、于2014年12月27日通過支付寶支付給陳某某2200元(陳某某未出具收條)、于2015年2月12日在銀行ATM取款機取1.2萬元現金給陳某某(陳某某未出具收條)。
陳某某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陳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決夏國民、陳某某償還陳某某欠款330000元及相應利息;2、本案訴訟費由夏國民、陳某某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夏國民、陳某某系夫妻關系。2011年元月至8月間,夏國民、陳某某以生意缺乏資金周轉為由,向陳某某借款,2011年1月11日至2011年8月21日期間,陳某某通過其妻欒建華及其弟欒國偉先后五次以銀行轉賬方式匯給夏國民、陳某某共計人民幣340000元。經陳某某多次索要,陳某某向陳某某還款10000元,2014年3月14日,夏國民向陳某某出具借條,借條載明“今借到陳某某人民幣叁拾叁萬元整,借款人夏國民”,未約定利息。此后,陳某某多次催收未果,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夏國民、陳某某向陳某某借款并出具了借條,事實清楚,其借貸關系依法成立并生效。夏國民作為借款人拖欠陳某某的借款不還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陳某某系夏國民之妻,且此債務發(fā)生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屬夫妻共同債務,夏國民、陳某某應當承擔共同償還責任。夏國民、陳某某辨稱陳某某、夏國民系合伙關系,未向陳某某借款,但沒有提供證據,根據證據規(guī)則,法院對此辨稱意見不予采納。陳某某要求判令夏國民、陳某某償還借款人民幣330000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陳某某要求支付起訴之日的利息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準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夏國民、陳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償還所欠陳某某借款人民幣330000元及利息(自2016年3月23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如果未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件受理費6250元,由夏國民、陳某某負擔。
本案二審期間,夏國民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證據一、張書華的證人證言,擬證明夏國民支付給陳某某10萬元現金;證據二、陳某某出具的收條二份、銀行轉賬票據及支付寶付款票據,擬證明夏國民通過支付現金、銀行轉賬、支付寶支付等形式向陳某某支付款項38200元。陳某某質證認為,對證據一的真實性有異議,不認可張書華的證人證言,與事實不符。對證據二中的二份收條、2014年11月19日的銀行轉賬、2014年12月19日、2014年12月27日支付寶付款票據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聯性。本院認為,夏國民向本院提交的兩份證據均與本案無關聯性,故對此兩份證據均不予采信。陳某某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
二審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陳某某在一審訴訟中提供的借條及銀行轉賬憑證,可證明夏國民向陳某某借款340000元,陳某某按照雙方約定向夏國民交付340000元的事實。夏國民、陳某某上訴主張其與陳某某系合伙關系及涉案借條是受陳某某欺騙所寫,因其未能舉證證明,故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夏國民、陳某某上訴主張其多次向陳某某給付款項的事實,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其可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所述,上訴人夏國民、陳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250元,由上訴人夏國民、陳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孟曉春 審判員 丁福生 審判員 蔣家鵬
書記員:董彎彎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