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書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贊皇縣。委托代理人趙一民,系河北晟舜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何瑞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贊皇縣。委托代理人陳芹虎,系石家莊市贊皇太行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陳書林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解除原、被告之間的電動車買賣合同;2.依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17200元;3.依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伙食費8000元;4.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4月10口,原告從被告經(jīng)營的贊皇縣何瑞某電動車門市購買宏鉆牌四輪電動車一輛,價格8600元。購買使用一個月后,電動車大梁斷裂和動力不足,不能滿足原告正常使用,原告多次和被告交涉未果。后得知濟寧宏鉆車業(yè)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25日就被工商行政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而被告仍銷售該公司產品,被告對原告存在欺詐。綜上所述,原告認為,原告是在購買、使用被告出售的商品時,因被告提供的商品質量不合格受到財產損害的,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原告的損失被告應予賠償。故此提出上述請求。被告何瑞某辯稱,1.原告的訴訟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理由是自原告購買之日到起訴之日已經(jīng)超過一年;2.被告出售產品有合格證等證件,證件齊全,不應承擔任何責任。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查明,原告2017年4月10日從原告處購買宏鉆牌四輪電動車一輛,價格8600元。原告使用一個月后,2017年5月雙方因產品質量問題發(fā)生爭議,并經(jīng)贊皇縣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調解,因被告拒絕調解,2017年6月6日工商部門出具終止調解告知書。上述事實當事人雙方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有告知書和購買發(fā)票在案佐證。另查,電動車的質量問題爭執(zhí)點在于電動車大梁斷裂。該電動車出廠日期為2016年5月15日,生產廠家濟寧宏鉆車業(yè)有限公司已于2008年12月25日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原告提供產品合格證和金鄉(xiāng)縣工商行政管理局2018年4月16日出具的公司吊銷情況證明等證據(jù)證實,被告對上述證據(jù)無異議,但認為自己對企業(yè)吊銷信息并不知情,自己屬合法銷售。原告認為被告銷售違法產品而存在欺詐,故此提出賠付請求。原、被告雙方爭執(zhí)的焦點問題是涉案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原告認為所買電動車在使用一個月后出現(xiàn)大梁斷裂和動力不足,就應該認定為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被告認為原告使用產品一個月有余,造成大梁斷裂或動力不足的因素不確定,不能簡單認為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關于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原告曾向本院申請進行鑒定,后又撤回申請。
原告陳書林與被告何瑞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4月2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書林及其委托代理人趙一民,被告何瑞某委托代理人陳芹虎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企業(yè)已經(jīng)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而生產的產品不必然認定為違法產品,因此不能確定被告的銷售行為為欺詐行為。原告立足于原告欺詐而起訴被告承擔責任不能成立。該糾紛本質問題就是商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本案涉及商品電動車大梁斷裂是否屬于質量問題,應依法進行質量鑒定來確認。原告購買產品若存在質量問題,其相關利益應受法律保護。原告申請質量鑒定又撤銷申請,應視為原告舉證不能,原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的法律后果。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書林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30元,減半收取計215元,由原告陳書林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鄭國軍
書記員:丁靜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